赫氏家族

赫氏家族

赫氏家族定居蘇子河、渾河流域後,在清前為後金政權的締造,氏族成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氏家族
  • 外文名:heshijiazu
  • 時間:明朝末年
  • 政權:滿清王朝的締造者之一
家族簡介,源流考證,赫姓分支,赫氏發祥地,

家族簡介

赫舍哩氏 ---赫 相傳是清初弘文院大學士希福之後人,希福曾是赫舍哩部人,即取該部名稱而姓赫舍哩。清末又取前一個字為姓,由於赫氏家族人丁興旺,族大枝繁,後又分赫、康、張三個姓,因其先人是努爾哈赤的舊部,世有戰功,故為官者甚多。
赫氏在清時隸屬正白旗,先居住在邊門鎮的赫家村,後散居各地。楊木鄉、紅旗鎮赫姓較多。另外,劉家河蛟羊峪、藍旗鄉老虎洞、雞冠山鎮袁家溝、賽馬鎮赫家窯村等地都是赫姓的聚居地。(注意:岫巖滿族自治縣湯溝鄉赫家堡子亦屬本支,自八世起有兩支於清同治初年遷居至黑龍江是雙城縣。)
按字排輩為: “德承吉林貴崇榮,英明景會樂輔清。忠良維國安全志,世守純真保泰平。”赫姓宗族。赫氏是遼東地區的滿族著姓之一,他與何氏同是由滿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頭一字冠注漢字姓演變而來,兩者之間為同音異字。赫舍里氏宗族分居遼東各地,氏族中存藏有記事全面的宗族譜書。譜書中對其氏族的遷徙、源流均做了翔實地記述。
赫氏是在清代後期光緒初年冠用漢字赫姓的。在此以前,其姓氏為赫舍里氏。 “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為姓。”赫舍里這一姓氏是氏族在由原始居住地遷徙後而以河名冠用的姓氏。赫舍里氏的先世,歷史上生活在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金代歸胡里改路。元末明初之際赫舍里氏先世隨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一道,開始了遷徙。遷徙中,他們先後遷徙到緩芬河流域、圖們江流域及長白山地區,最後定居在蘇子河、渾河流域。
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蘇子河、渾河流域後,在清前為後金政權的締造,氏族成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碩色巴克什,正黃旗人,穆瑚祿都督第七子,特赫納之孫也。國初偕其弟希福巴克什來歸,太祖高皇帝以碩色兼通滿、漢及蒙古文字,賜名巴克什,命在文館行走。其子索尼,亦兼通滿、漢、蒙古文字,賜名巴克什,由頭等侍衛授吏部啟心郎。三年考績,所任稱職,授騎都尉,隨大軍征討,所向有功。”,清前赫舍里氏從其遷徙的歷史記載中可以得知,這一姓氏是於明初而冠用的。在此之前,他們的先世應追屬為金代女真紇石烈部人。在元末明初的遷徙中,其部族分居在今延邊布爾哈河、湯旺河、隴烏河流域。金代紇石烈部族人,姓氏為紇石烈氏,是以部為姓的。紇石烈氏,譯漢姓為高姓。紇石烈一姓,《金史·列傳》記載:“紇石烈恆端,西南路忽倫宋割猛克人,襲兄銀術謀克。泰和伐宋,充行軍萬戶,破宋軍兩千於蔡州,加宜武將軍。自壽州渡淮,敗宋步騎一萬五千於鷂子嶺,遂克安豐軍。”
從金代史料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女真紇石烈氏早在金代就已是一個族眾繁多的氏族,並由於族眾龐大,遠在赫舍里氏宗族冠用赫舍里這一姓氏以前,即有其他族支紇石烈氏中冠用新的姓氏分離出來,由紇石烈氏冠用漢譯高姓的一支,即是這樣分離出去的。至此,今日遼東滿族赫氏宗族的姓氏演變分別為:金、元時期,紇石烈氏(譯漢字姓為高姓);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赫舍里氏;清代後至今,赫氏。
赫姓不應該是漢族人,既便是赫連姓的後裔。

源流考證

赫姓相傳是遠古帝王赫胥氏的後代,是由他的稱號而來的姓氏。 除赫姓外,他的後代還有人以赫胥為姓。 歷史上,出自赫胥氏之後的赫姓人構成了當今漢族赫姓的主體。
也有說赫出自於漢代烏桓族,源頭出自郝旦,因古音郝赫不分,經多年遷徙,口傳成為後來的赫姓。至今已兩千多年。由於烏桓族信奉太陽,以太陽為至高無上的神聖,崇尚赤色,後代便以赤、或赫作為姓氏。
也有文介紹是出於商末郝姓,時經兩千多年,至漢代仍居住在山西太原一帶。到了宋代,郝姓已經發展到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南方開始出現郝姓,南宋鹹淳年間發生“胡妃之變”,,97戶33姓南遷,不少的郝姓,為了避難“去邑離鄉”,就是說把“郝”字右邊的“邑”字丟掉,便成了赤姓或赫姓。
烏恆族出自東胡。
東胡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與匈奴同時興起於戰國末期(公元前三世紀),至漢初(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冒頓單于擊破,部眾逃散,其中主要的兩支分別逃至烏桓山和鮮卑山,(位置在現在的大興安嶺南部),從此便以烏桓族和鮮卑族出現於史冊,而東胡之名遂湮沒無聞。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漢將霍去病打敗匈奴左賢王后,把烏恆遷徙到了上谷等五郡邊塞外居住,這幾個郡包括了幽州的代郡,上谷,右北平,遼西,昌黎以及遼東。設定了護烏恆校尉管轄烏恆各部。
東漢,在上谷寧城(近河北宣化市西北)繼續保留了護烏恆校尉。同時東漢王朝使用烏恆騎兵征討匈奴、鮮卑,甚至用烏恆人來打烏恆人。
公元二世紀末,中原爆發黃巾起義,烏恆統治者冒頓趁亂在漢獻帝初平年間(190-193)統一了烏恆各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親帥大軍征討烏恆,大敗冒頓於柳城,(今遼寧遼陽南)得降俘二十餘萬,這些包括赫姓人在內的烏恆人被遷入內地,到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在後來的歲月中,逐漸與漢族、回族和其他的少數民族相融合。而沒有離開舊地的烏恆人,很快又被鮮卑人征服。
在之後歷代的遷徙過程中,使得原烏恆族姓氏產生了變化,或簡化、或改成了更方便的單字姓,如郝、赫、赤、丘、蘇、五、尚、熙、欽、侯姓也融入了各個民族。
有史料記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有遼西君烏恆首領赫旦(郝旦)率部下九百二十二人歸順漢朝。漢封其八十一人為王侯、君長。這些人留在漢朝,成為了後來漢族的一部分。
應該理解這樣一個道理,中國大陸各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是在不斷的之戰亂、遷徙、集中居住、再戰亂、遷徙、居住過程中,所以各民族之間總是有不斷地被同化,被吸收的過程。姓氏當然也在這個過程中,所以赫姓就會在各個民族中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赫姓分支

目前所收集到的赫姓有以下幾支
1. .渤。海。名。宗。禮。樂。詩。書。光。祖。德。
帝。臣。遐。裔,衣。冠。文。物。振。家。聲
2.……國恩家慶……
3.自、宣、繼、大、廷、雲、雁、玉、耀、連、勝、
4.永長修令蘭桂香,風和山谷實泰康,吉慶亨通福如海,日升月恆文明揚。---------(黑)
5.學、必、明、先、正、家、興、進、有、功;純、修、余、立、智、萬、世、德、朝、忠。
6.……元承祖德……
7.……XX學成永,文明志家長。……
8.……英、輔、景、明……
9.……敬,之,成,建,玉……
10.……明文生連道,萬玉德聖長……
11.德承吉林貴崇榮,英明景會樂輔清。……(赫舍里)
12.宗,思,士,應,民,祉,復,文,永,守,德,成,學,廣,道傳憲章(黃河灘李家台),這支祖居滕西赫村.
八旗赫姓的歷史最短,只有一百多年,他們是在清朝的中後期才由民族姓氏變成單姓的赫姓的。
漢族赫姓的歷史很長,大約四千多年。
赫舍里曾經被譯為黑舍里,但是在雍正之後就不可能再發生此事。在編撰了《滿洲氏族八旗總譜》以後,滿族人就統一了姓氏稱謂。
為了更好地區別開自己這一支與別支的不同,赫姓被稱為了郝(hao),山東、陝西、河南、的赫姓被稱為黑 (hei),還有的地方由於口音的變化稱為何(he、二聲)
山東乳山鎮有個司馬莊,曾經叫赫家潼,在金天會年間(1123一1135 )文登(今榮城)赤山於廣攜眷遷赫家疃居住。後赫姓遷走他鄉,于氏北遷里許,建於家庵村,後又改為司馬莊。(摘自乳山市志)
由此看來,此赫姓不會是滿族或女真族,因為當時的女真人還在使用原始的女真姓氏,還沒有使用便捷的單字姓。
漢族赫姓在歷史上以朔方為郡望,當代的分布也較為廣泛。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宋代進士赫洗、明代石樓知縣赫震等。
目前發現的資料里,漢、滿、回、彝、錫伯、蒙古民族都有赫姓,而他們的出處則為漢族郝姓;匈奴赫連;烏恆郝旦;錫伯荷葉爾、賀在爾氏;滿州赫舍里、赫佳、赫宜、赫錫赫哩、赫葉勒、赫哲氏:
蒙古赫錫特、赫爾、赫勒、赫魯克氏。
彝族赫姓原姓俄母,他們都是在後來簡化為赫的。
赫氏在清時隸屬正白旗,先居邊門鎮赫家村,後散居各地。楊木鄉、紅旗鎮赫姓較多。另外,劉家河蛟羊峪、藍旗鄉老虎洞、雞冠山鎮袁家溝、賽馬鎮赫家窯村等地都是赫姓的聚居處。岫巖縣湯溝鄉赫家堡於亦屬本支。自八世起有兩支於清同治初年遷居黑龍江省雙城縣。。 —
始遷祖窪爾達兄弟九人,他排行老九,曾任漢都將軍。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窪爾達由京撥至鳳凰城駐防,生三子,長子阿爾密和次子阿什他被封為騎都尉,三子韋合訥官至協領,三世中有三人被封贈為通議大夫、三人是昭武大夫、一人是昭武都尉。
赫氏族譜會稱為《赫舍里氏宗譜》;清光緒五年(1879年)立譜,16開印刷本,線裝上下兩冊、總辦纂修人是十世六品軍功領催赫墨林、七品軍功委領催赫文林、委領催赫茂林。按輩排字為: ’ .
德承吉林貴崇榮,英明景會樂輔清。
忠良維國安全志,世守純貞保泰平。
現在,已排到“明”字,為十五世。
赫氏家族是鳳城一大家族,人口乾人以上。省、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縣東風機械廠廠長赫貴聞,原岫巖滿族自治縣縣長、現市統戰部部長赫祟壯均系赫氏後人

赫氏發祥地

總體說今天的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了解更多的家族事情在和平年代是很榮耀的事情。
赫舍里氏,一個神秘的姓氏。
它究竟出自哪裡呢?
一種說法:赫舍里氏源於一個部族姓;
又一種說法:赫舍里氏源於一支河流的名字②;但是這個河流到底是哪裡?是先有的姓氏還是先有的河名?現在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
根據鳳凰城赫舍里氏的排字:“德承吉林貴崇榮”③,可以得到啟示,鳳凰城赫舍里氏的先祖源於“吉林”!此“吉林”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吉林行政區域,而是清朝時代吉林都統的轄區,這裡包括了不僅現在的吉林,而且也包括了百分之九十的現在的黑龍江地區。在松花江和黑龍江交匯的地方,正是那個金朝或明朝曾經叫做胡里改的地方④。
赫舍里氏屬於建州女真⑤。為了家族的生存和發展,他們和許多女真人一樣,從唐代就開始了遷徙。金朝的建立使得更多姓氏的女真人從發源地走進了中原,其中他們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從北部松花江、黑龍江邊,發展到了河南,河北,甘肅,山東、山西、陝西等黃河以南的地區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留在了現在意義上的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區。赫舍里氏也同樣在遷徙過程中發展繁榮,同時分成了幾個部族:
1.今延邊布爾哈圖河赫舍里部,
2.今湯旺河赫舍里部,
3今湯原縣吞河北的多隴烏河赫舍里部,
4.今付拉葷河赫舍里部,
5.今綏芬河入海附近之阿敏河赫舍里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