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崇本

赫崇本

赫崇本,滿族。教授。奉天鳳凰(今遼寧鳳城)人。九三學社社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曾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8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建國後,歷任山東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海洋學系主任,山東海洋學院教授、教務長、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一至四屆副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科學卷》副主編。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屆中國人大代表。是中國物理海洋學奠基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崇本
  • 民族:滿族
  • 出生日期:1908
  • 逝世日期:1985
早年經歷,簡歷,教育事業,創辦海洋系,科學研究,巨大貢獻,

早年經歷

赫崇本,又名赫培之,滿族,遼寧鳳城人,本姓赫舍里。海洋學家。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2年7月畢業後曾在天津河北工學院、山東煙臺益文中學、天津南開中學、清華大學和昆明西南聯大等校任教講授物理
1943年11月,赫崇本赴美國留學加州理工學院氣象系攻讀博士學位,1947年7月獲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後轉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物理海洋學,從事海洋與波浪研究。其時中國政局急劇變化,赫崇本深恐美國政府採取敵視新中國的政策,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便於1949年初毅然放棄學業回國,為新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回國後,赫崇本被山東大學聘為教授、系主任。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全身心投入發展祖國海洋事業的教學中,他開設了《海洋學通論》。為儘快地培養中國自己的海洋科學工作者,他動員9名同學在臨畢業前一年攻讀其他海洋專業課,他為此專門增開了《潮汐學》、《動力氣象學》等。一位教授在一年中同時開四門“硬課”,他的忘我工作精神,令人們敬佩不已。
1950年1月,與童第周、朱樹屏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並一直擔任學會領導工作。他還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
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兼任研究員, 並任物理研究分組的負責人。
1952年院系調整,山東大學成立海洋系,赫崇本擔任系主任。
後參加了中國第一個科學發展長遠規劃的制定工作和1958年—1960年全國首次海洋綜合調查的領導工作,曾任國家科委海洋組副組長,並同曾呈奎等科學家聯名建議國務院成立國家海洋局。對中國海洋觀測台站的設定、標準觀測斷面的選擇、海洋儀器的研製和開發等都曾提出過不少富有遠見的建議和意見。
1959年,山大西遷濟南,留下海洋系等組建海洋學院,赫崇本參加山東海洋學院的籌建工作,先後任教務長、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物理海洋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為建設全面培養海洋人才的教育基地,赫崇本付出極大的精力。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學評議組成員。曾任《中國科學》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學卷》副主編、《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論叢書》第一副主編,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一、二、三屆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南海海洋研究所學術顧問。1959年,作為中國代表參加中、蘇、朝、越四國漁業會議。主持了《海洋學基礎理論叢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卷、《辭海》海洋條目、《海洋學辭典》《海洋與湖沼學報》的編審工作。赫崇本在物理海洋學特別是在中國近海水文特徵的變化、水團分析和淺海海洋調查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主持編寫過《海洋學》《潮汐學》《動力氣象》等多種教材,發表過《黃海冷水團的形成及其性質的初步探討》《關於淺海海洋調查與分析的兒點意見》《關於海洋水文氣象調查精度問題》《海洋調查的一些基本問題》《十年來的中國科學·綜合調查(1949—1959)“海洋調查”》《淺海水文調查的一些問題》《全國海洋調查綜合報告——水團分冊》《對發展中國海洋科學的幾點意見》等文章。1985年7月14日病逝於青島。
赫崇本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他一方面設法在全國範圍內羅致人才,一方面注意培養本校畢業的中青年教師。崇本重科研道德在海洋學界有口皆碑,他時常花大量氣力幫他人定計畫論文,但從不掛自己的名字。赫崇本重視理論基礎,也重視實踐能力。他力主建造一艘用於教學實習的遠洋綜合調查船,經多方努力,終於1964年使學校填補了這方面空白。
作為國家高層次專家,赫崇本把學術思考沒有僅限於校內,而是經常思考新中國的海洋科學的前途,對制定我國海洋科學發展規劃煞費苦心。1956年,他擔任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氣象海洋組副組長。1958年他又擔任全國海洋綜合調查領導小組副組長。他積極為發展我國海洋科學獻計獻策,許多重要建議被國家決策機構採納,如1994年國務院增設國家海洋局,便是根據他與20多位專家向中央上書的精神,由中央採納決定的。他還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科學編委會副主任等職。他主編的《中國近海水系》為重要海洋科學文獻。
赫崇本逝世後,學校師生自動集資為他在海洋大學院內樹立半身石雕像,譽之為我國海洋科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是無愧於心此殊榮的。

簡歷

1908年9月30日 出生於遼寧省鳳城縣西楊木村。
赫崇本赫崇本
1932年 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2-1935年 分別任河北工學院、煙臺益文中學、天津南開中學物理教師。
1936-1937年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鑒於抗日戰爭,隨校遷移。在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3校聯合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物理系任教。
1938-1940年 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任講師。
1940-1943年 在清華大學金屬研究所任講師。
1944-1947年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氣象學。
1947年 獲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
1947-1949年 在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海洋學。
1949-1951年 在山東大學物理系和植物系任海洋學與氣象學教授。
1950年 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前身)研究員兼物理組組長。
1951年 任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1952-1959年 任山東大學海洋水文與海洋氣象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3年 參加九三學社,任青島市委副主任委員。後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顧問。
1956年4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 任國家科委海洋組副組長;中、朝、蘇、越太平洋西部漁業委員會中方海洋學專家。
1960年 任山東海洋學院教務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1964年 當選為第3屆中國人大代表。任國家海洋局顧問。
1979年 任山東海洋學院副院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科學》卷副主編。
1979年 任首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科評議組成員。
1980年 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顧問。
1982年 任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
1982年 當選為中國共產黨十二大代表。
1984年 任山東海洋學院河口海岸帶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5年7月14日 在青島病逝,享年77歲。

教育事業

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期間,受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賞識與推薦,1943年赴美留學,攻讀氣象學。1947年以《利用統計方法分析北美大氣形成》論文獲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
物理海洋學物理海洋學
當時,世界上最權威的物理海洋學家是挪威的海洋學家、氣象學家H.U.斯韋爾德魯普(H.U.Sverdrup),他是現代海洋科學的奠基人。他對赫崇本有很深的影響。赫崇本認為,作為氣象學家,要深刻地揭示氣象規律,應從全球系統考慮,占地表71%的海洋是極為重要的部分,研究氣象學必須擴展到海洋領域。赫崇本的這一想法得到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趙九章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的支持,於是他又回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師從斯韋爾德魯普,並與美國年輕的海洋學家蒙克(W.H.Munk)一起從事海洋與波浪研究。
赫崇本是一位科學家,更是一位愛國者。鑒於1948年中國解放戰爭已接近全面勝利,美國已加緊對留美中國學者歸國的控制。赫崇本沒有忘記師友的重託,為了儘早實現報效祖國的願望,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工作的機會,接受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和曾呈奎的邀請,於1949年春回國。
促使赫崇本後半生決心投身於海洋研究的另一個動機,則是他長久的一個想法:他是在祖國處於國難深重的時候出國的,民族正在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的拼搏,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是由海路出國的,親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在海上的橫行霸道,深知若中國不開展海洋科學研究,就沒有海防可言,我們的民族就要受欺侮。

創辦海洋系

回國初期,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開展海洋研究十分困難。赫崇本沒有任何抱怨,堅信中國必須開展海洋研究。他意識到,中國要開展海洋研究,必須要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海洋科技人才,只有這樣,中國的海洋事業才有希望。於是,赫崇本將從事海洋研究的巨大激情轉化為堅定地為祖國培養、儲備海洋科技人才。
山東大學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內,赫崇本一面埋頭海洋研究,一面積極籌建物理海洋專業和海洋系。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於是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與廈門大學海洋系合併,成立了山東大學海洋系,赫崇本擔任系主任,從此開始成批培養高級海洋科技人才。
赫崇本籌辦海洋系的主張是,一要辦出特色,二要配備較強的師資。所謂辦出特色,就是首先要籌辦物理海洋專業,因為在海洋研究中,人們十分關心的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生活的物理環境。其次,赫崇本堅持再辦一個海洋氣象專業,他指出要真正學懂海洋,還必須要有海洋之外的許多學科來配合,氣象學是極為重要的姐妹學科,這兩門學科應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兩門專業分別於1952年與1957年創辦。為了使這兩門專業都能辦出特色,赫崇本以自己多專業融於一身的淵博知識兼任了跨專業的物理海洋學與動力氣象學教授。在師資陣容上,他聘請了原廈門大學海洋系系主任唐世鳳教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毛漢禮研究員(兼)、商調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青年教授文聖常、青島觀象台台長王彬華教授和四川大學牛振義教授等,從而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迄今,青島海洋大學的物理海洋學科已被確定為中國重點學科,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博士後流動站。應該說,這是赫崇本在海洋教育事業上的一大功績。

科學研究

赫崇本作為物理海洋學家,首先開創並推進了中國對海洋學基本問題之一——“水團”的研究。他首次對黃海冷水團的形成、性質、範圍及季節變化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分析,嚴謹地論證了大氣圈和水圈的相互制約關係。這種大範圍考慮的分析方法,不僅適用於黃海冷水團的分析,對中國整個淺海水域的“水團”研究,同樣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赫崇本主編的《中國近海水系》是中國海洋界一部重要的經典文獻。該書對劃分複雜的淺海水團提出了一些創造性的原則,並首次全面地論述了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近海區的水團分布、形成機制和季節變化。
《科學通報》《科學通報》
在赫崇本的開創和推動下,青島海洋大學和中國的海洋界,在水團研究上已形成了中國的特色。把多元統計與模糊數學方法引入水團的劃分、分析及預報,取得顯著成效;針對淺海水團的特點,在分析水團變性與消長規律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密切結合漁業生產實際,在探索水團和漁場、漁汛關係方面,取得了明顯效益,形成了獨特的研究體系。
赫崇本在學術上的另一重要功績是,為了確保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國海洋綜合調查資料的可靠性和權威性,對淺海水文調查方法等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系統地論證了逐日變化、周日變化和臨時變化對淺海水文狀況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原因,指出在淺海海洋調查中要充分考慮水文要素變異等的基本問題與海洋調查特點,他為中國廣闊海域的海洋調查方法奠定了基礎。
在大學創辦海洋研究所,為國家設定一批新興的海洋學科。赫崇本在青年時代曾在昆明清華大學金屬研究所從事冶金研究;在美國期間,曾在加里福尼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從事海洋研究。深知大學要辦出特色,要辦出水平,必須要創辦研究所。赫崇本回國後,在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並任副所長。1959年在山東大學以海洋系和水產係為基礎擴建成以海洋為特色的山東海洋學院,下設海洋研究所,他任所長。為突出特色,將海洋研究所改名為物理海洋研究所,後擔任顧問和名譽所長。鑒於社會急需,又創設河口海岸帶研究所。在赫崇本的支持下,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海洋遙感與海洋光學信息處理研究室、海洋物理化學及海水防腐研究室、海洋雷射研究室、海岸工程研究室、水產養殖研究所等海洋研究機構相繼成立。
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學科的誕生與發展,使中國的海洋科學與國外不斷地保持著交流與聯繫,促進了中國海洋科學快速發展。
赫崇本也十分重視大學創辦學術刊物及出版系列專著,除長期擔任《山東海洋學院學報》主編外,還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科學》卷副主編,兼《海洋物理》分卷主編;《海洋與湖沼》副主編,科學出版社的《海洋湖沼科學理論叢書》副主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編委等職。在赫崇本的推動下,現今青島海洋大學各院、系、所、中心,特別是物理海洋和海洋氣象系,出版了一大批優秀論文和專著。既推動了科研的發展,又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

巨大貢獻

赫崇本是國家科委海洋組副組長,他是一位著名的物理海洋學家,在海洋事業的發展中,赫崇本起著重要的決策作用,他多次參加海洋科學長遠規劃的制定。
領導中國海洋綜合調查。通過山東大學海洋系的海上調查,掌握了中國近海海洋水文、化學、生物、地質等要素的基本特徵和變化規律,為進一步開展中國的海洋研究和海洋開發奠定了基礎,從而在中國掀起海洋調查的熱潮。為了使有限的財力、人力、物力發揮出最大的效益,赫崇本等24名地學界專家向中央建議,促成了國家海洋局的誕生,有效地統轄了中國的海洋調查事業。1984年出現了中國海洋研究大協作的面貌——“向陽紅10”號調查船到南極洲和南大洋進行考察,使中國的海洋調查走向世界。當年,中國海洋綜合調查遍布黃、渤、東、南諸海,收集了大量寶貴資料,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與組織中國海洋儀器會戰。為了推動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赫崇本認為中國海洋科學要趕上世界水平,一是要有科學的調查方法;二是要有適合中國海域特點的調查規範;三是要有先進的調查技術與裝備。他以超前的意識,對調查方法做了大量研究,發表了《海洋調查的一些基本問題》等論文。赫崇本從長期研究中悟出:一種新型的海洋技術、裝備、儀器的誕生,不僅可以促使海洋調查效率的提高和資料的更臻精確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對現有海洋理論與學說進行一次新的鑑定和推動,甚至是一次新的挑戰。為了加速中國海洋研究手段的發展,使海洋調查技術與裝備儘快地系列化、自動化、標準化和現代化,在赫崇本的倡議、推動下,國家海洋局海洋儀器研究所(現為海洋技術研究所)和山東省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相繼成立;天津氣象海洋儀器廠得到了擴充與發展;在部分高校中也先後建立了海洋儀器研究機構。重要的是,赫崇本通過國家海洋局在中國先後2次組織了大規模的海洋儀器會戰。第一次會戰解決了常規海洋調查儀器和裝備的國產化。第二次會戰實現了海洋調查儀器與裝備的現代化。於今,中國參加國際聯合調查和南大洋的考察中,調查隊的專家們已自豪地使用著國產現代化的海洋儀器了。
指導中國海洋研究機構的發展。赫崇本始終關懷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和各部、委海洋研究機構的發展。他曾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兼任研究員和物理組組長,培養了一批研究人員。對在青島市的幾家海洋研究所,如水產部的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聲研究所北海工作站、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等,他都無不親切指導。
為了緬懷赫崇本在海洋界的功績,在青島海洋大學校慶30 周年之際,一座令人崇敬的赫老半身石雕像,屹立在他畢生為之奉獻的海洋館旁。赫崇本在海洋教育與海洋科學事業上的豐功偉績,將永遠留在每一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心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