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皮症

赤皮症,病原體螢光假單胞菌,菌體短桿狀,流行情況本病為草魚、青魚的主要疾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皮症
  • 病原體:螢光假單胞菌,菌體短桿狀
  • 流行情況:本病為草魚、青魚的主要疾病之一
  • 症狀: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鬆動脫落
病原體:螢光假單胞菌,菌體短桿狀,大小為0.7~0.75微米x0.4~0.45微米。
流行情況:本病為草魚、青魚的主要疾病之一。螢光假單菌胞是條件致病菌,魚的體表完整無損時,病原體無法侵入魚的皮膚;只有魚體受機械損傷或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損傷時,病菌才能乘虛而入,引起發病。草魚、青魚、鯉魚、鯽魚、團頭魴等多種淡水魚均可患此病。在我國各養魚地區,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在捕撈、運輸後,北方地區越冬之後,此病最易爆發流行。故又稱為“擦皮瘟”或 “赤皮瘟”。
症狀: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鬆動脫落,尤其在魚體兩側及腹部最明顯;鰭的基部或整個鰭充血,鰭的稍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間的軟組織也常被破壞,使鰭條呈掃帚狀,稱為“蛀鰭”,在體表病灶處常繼發水霉感染;病魚有時腸管亦發炎充血,有的出現爛鰓症狀,病魚行動遲緩,反應遲鈍,離群獨游,不久即死去。
防治方法:
(1)用二氧化氯全塘消毒,200-250g/畝.米
(2)混飼魚每千克體重拌餌投餵10~15毫克氟苯尼考(按5%投餌量計,每千克飼料用氟苯尼考0.2~0.3克),一日1次,連用3~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