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清真北大寺

赤峰清真北大寺

赤峰清真北大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步行街51號,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仿照當時奉天清真南大寺的風格建造,保留了穆斯林特色。

赤峰清真北大寺,占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由正門、正殿、瑤殿、邦克樓(望月亭)、左右配房、浴室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形式,正門門楣上懸“清真北大寺”金字匾額。赤峰清真北大寺對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3月5日,赤峰清真北大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峰清真北大寺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步行街51號
  • 所處時代:清
  • 占地面積:36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918-3-216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一進院落,二進院落,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赤峰清真北大寺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
清乾隆八年(1743年),擴建重修赤峰清真北大寺。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赤峰清真北大寺重修完工。
2011年,赤峰清真北大寺完成規模較大的修繕。

建築格局

赤峰清真北大寺,占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赤峰清真北大寺建築群由正門、正殿、瑤殿、邦克樓(望月亭)、左右配房、浴室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共有房舍38間。正門門楣上懸“清真北大寺”五個金字匾額。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形式。位於中軸線最前端建山門,含左右耳房通面闊三間,大木單檐硬山式,耳房內立石碑兩塊,碑文記載建寺情況,山門前左右分立高大的石構抱鼓石,山門後置照壁。
清真北大寺位於中央軸線上的各主要殿堂建築,形成前廊抱廈,中禮拜殿、後窯殿(邦克樓又稱望月樓),呈高台基、規制逐漸增高的梯次式,三跨勾連搭建組合在一起做縱深配置,具有伊斯蘭教建築的顯著風格特點。在殿堂建築的裝飾上,以幾何紋、植物紋及阿文文字圖案為主,為突出這些圖案的特點,多系用平面化裝飾手法,少見立體高浮雕手法,富有生活氣息,充分體現清代伊斯蘭教建築傳統的地方工藝技術。如:抱廈、禮拜殿和後窯殿(邦克樓)的清官式繪畫藝術;新疆石膏塑制藝術;河州的磚石雕刻藝術等,都體現出回族建築濃烈的民族藝術特色。大殿後為望月亭,高約30米,有木梯通入亭內,亭上頂部有銅製鎏金寶頂,已幾經修葺加築改制而為現狀。

主要建築

一進院落

一進院落中央建大禮拜殿,殿前置卷棚頂歇山抱廈,通面闊三間,通進深六檁圓山,大木構制,外檐輔作五檁疊建,施角科、柱頭科、平身科(十二攢)七採昂翹斗拱,鏤空花牙大雀替,內外檐及上架梁檁枋步架普施彩畫,高台基石構須彌座;大禮拜殿,通面闊五間,通進深五間,抬梁穿斗式結構,大木單檐硬山建築。殿內空間廣闊,盡端牆壁處裝飾聖龕,代表至高無尚的真主,地面鋪設木質地板,南北兩側牆體各開起兩個拱券窗,殿前(與抱廈連線)置八扇六抹連楹木隔扇門,殿後設木製宣諭台,為禮拜時阿訇主持儀式之處;大禮拜殿正後方,連建大木重檐六角歇山式後窯殿,又稱邦克樓,建築翼角卷翹,出檐深遠。位於一進院落左右(南北)兩側,對稱各建兩排,縱深兩排廂、配殿房和客廳、講堂,通面闊各三間,通進深五架梁,大木單檐無廊硬山建築,抬梁式結構。

二進院落

二進院落正後建住宅、辦公室,北側建客房及穆斯林浴室等附屬建築若干,進深五架梁,大木單檐無廊硬山建築,抬梁式結構,南側建築已失存,北側亦有部分失存。

文物價值

赤峰清真寺分是穆斯林聚禮朝拜之處,是赤峰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伊斯蘭風格的古建築,對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文物保護

2013年3月5日,赤峰清真北大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赤峰清真北大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步行街51號。
清真北大寺
  • 交通指引
赤峰市人民政府距離赤峰清真北大寺8千米,可打車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