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當歸散

赤小豆當歸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具有排膿血,除濕熱之功效。主治傷寒狐惑;下血,先血後便;腸癰便膿。

基本介紹

  • 出處:《金匱要略》卷上
  • 組成:赤小豆,當歸
  • 功用:排膿血,除濕熱
歌訣,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註,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眼眥赤黑變多般,小豆生芽曝令乾,豆取三升歸十分,杵調漿水日三餐。

組成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曬乾)(150g),當歸(30g)。

用法

上為散。每服方寸匕(2g),漿水下,一日三次。

功用

《金匱要略心典》:排膿血,除濕熱。

主治

傷寒狐惑;下血,先血後便;腸癰便膿。

方義

1、《金匱玉函經二注》:“凡脈數則發熱而煩。此熱在血,不在榮衛,故不發熱,但微煩爾。汗出者,以血病不與衛和,血病則惡煩,故欲默,衛不和則陽陷,故欲臥;腠理因開而津液泄也。三四日目赤如鳩眼者,熱血循脈炎上,注見於目也;七八日目四眥黑者,其血凝蓄,則色變成黑也。若能食膿已成者,濕熱之邪散漫,則毒血流,傷其中和之氣不清,故不能食;若能食,可知其毒血已結成膿,胃氣無擾,故能食也。用赤豆、當歸治者,其赤小豆能消熱毒,散惡血,除煩排膿,補血脈,用之為君;當歸補血、生新去陳為佐;漿水味酸,解熱療煩,入血為輔使也。”
2、《沈注金匱要略》:“用赤小豆去濕清熱,而解毒排膿;當歸活血養正,以驅血中之風;漿水屬陰,引歸、豆入陰,驅邪為使。斯治風濕流於腸胃而設,非狐惑之方也。”
3、《千金方衍義》:“方以赤小豆清熱利水,且浸令芽出,以發越蘊積之毒,佐當歸司經血之權,使不致於散漫也。至於先便後血亦主,此方以清小腸流入大腸熱毒之源,見證雖異,而主治則同也。”

運用

臨床套用以腹痛便膿血,或大便下血,而伴有肌表熱不甚、微煩欲臥、汗出、目四眥黑、能進食、脈數,為其辨證要點。先常用於瘡瘍,癰腫,尤對痔瘡和直腸肛門周圍膿腫,膿成者為宜;也適用於白塞氏綜合徵之會陰損傷等屬於濕熱下注者。

使用注意

1、套用本方時,方中漿水至為重要,用之則有明顯的清熱作用。
2、寒濕便血證者禁用。
3、方中當歸原無用量,現據《醫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補

附註

附方1 黃土湯
組成:甘草、乾地黃、白朮、附子、阿膠、黃芩各9g,灶心黃土30g。
功用:溫陽健脾,養血止血。
主治:陽虛便血。症見大便下血,先便後血,或吐血、衄血,及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
出處:《金匱要略》
附方2 瀉心湯
組成:大黃6g,黃連3g,黃芩3g。
功用:瀉火解毒,燥濕消痞。
主治:邪火內熾,迫血妄行。症見吐血,衄血,心煩口渴,面赤目赤,或便秘,舌紅,脈數有力。
出處:《金匱要略》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1、遠血與近血,僅是下血的兩個證型,對此臨床辨證還應注意便血的顏色及病人的全身情況。如見下血暗紫稀薄,便溏,腹痛綿綿,喜熱喜按,面色不華,倦怠懶言,手足不溫,舌淡,脈細弱者,即為虛寒便血,宜用黃土湯治療;而見下血色鮮紅或兼膿血,大便燥結不暢,苔黃膩,脈弦數者,則為濕熱便血,宜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2、瀉心湯與赤小豆當歸散都可治療出血,但瀉心湯所主出血,證機是火熱熾盛,上攻上灼上損脈絡,上部出血者多用之;而赤小豆當歸散所主出血,證機是濕熱內盛,濕熱下注浸淫腐灼脈絡,下部出血者多用之。再則,瀉心湯又主治胃熱痞重證,赤小豆當歸散又可主治濕熱毒血證,是其不同。

重要文獻摘要

1、《金匱》:“主治傷寒狐惑,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眼,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能食,膿已成;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
2、《張氏醫通》:“主治小腸熱毒,流於大腸,先便後血,及狐惑蓄血,腸癰便膿。”
3、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赤豆當歸散”。方中當歸用量原缺,據《千金》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