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豆當歸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豆當歸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具有排膿血,除濕熱之功效。主治傷寒狐惑,下血、先血後便,腸癰便膿。症見先下血後大便的出血,肛門潰爛化膿。臨床用於腸癰便毒,及下部惡血諸疾;痔瘡出血;便血;赤白帶下者。

基本介紹

  • 名稱:赤豆當歸散
  • 出處:《金匱要略》
  • 組成:赤小豆、當歸
  • 功用:排膿血,除濕熱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文獻摘要,

歌訣

赤豆當歸散除壅,蘊毒成膿漿水用;濕熱成膿狐惑病,活血排膿濕熱清。

組成

赤小豆(浸令芽出,曬乾)三升(30g),當歸三兩(10g)。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方寸匕,漿水下,一日三次。

功用

排膿血,除濕熱。

主治

傷寒狐惑,下血、先血後便,腸癰便膿。

方義

此方用於濕熱蘊毒成膿的狐惑證候,重用赤小豆清熱滲濕、排癰膿解蘊毒為主,配當歸活血通絡、祛瘀生新,用漿水清涼解熱、調和臟腑,共奏滲濕清熱、活血排膿之功。

運用

症見先下血後大便的出血,肛門潰爛化膿。臨床用於腸癰便毒,及下部惡血諸疾;痔瘡出血;便血;赤白帶下者。

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
2、《張氏醫通》:“小腸熱毒,流於大腸,先便後血,及狐惑蓄血,腸癰便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