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燕山早期雙模式岩漿作用及其地質意義

贛南燕山早期雙模式岩漿作用及其地質意義

《贛南燕山早期雙模式岩漿作用及其地質意義》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陳培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南燕山早期雙模式岩漿作用及其地質意義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培榮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申請代碼:D0204
  • 研究期限:1998-01-01 至 2000-12-31
  • 批准號:49772110
  • 支持經費:16(萬元)
項目摘要
通常認為我國東南大陸最早的裂解作用發生在燕山晚期,距含約120-140Ma。在此之前的燕山早期火成岩形成於區域擠壓環境。通過對贛南燕山早期雙模式岩漿作用及其地質意義的研究,發現贛南存在A型花崗岩類,如寨背花崗岩體和陂頭花崗岩體,後者含有霓石和鈉鐵閃石,它們的Rb—Sr等時線年齡分別為176和178Ma。在尋鄔縣和龍南縣等地,廣范發育有雙峰式火山岩組合,其Rb—Sr等時線年齡變化在165-178Ma間,它們的基性端員為板內拉斑玄武岩,酸性端員屬A型流紋岩類。表明中國東南大陸在燕山早期發生過岩石圈的伸展和裂解作用。鑒此,現在有必要重新認識中國東南大陸的構造框架和中生代時岩石圈的動力學演化,及其相關的南嶺花崗岩成因和成礦等重大科學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