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職官名,即輔助年幼皇帝執政的王公大臣,是輔政大臣的另一種名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贊襄政務王大臣
- 說明:官名
- 職務:輔助年幼皇帝
- 出現日期:鹹豐十一年
清代職官名,即輔助年幼皇帝執政的王公大臣,是輔政大臣的另一種名義。
清代職官名,即輔助年幼皇帝執政的王公大臣,是輔政大臣的另一種名義。...... 令載垣、端華自盡, 罷景壽等五大臣職,實行垂簾聽政,贊襄政務王大臣之名目遂廢[1...
十一年,鹹豐帝病重,遺命杜翰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反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年,慈安太后、慈禧太后與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解除八大臣職務,處死載垣、端華和...
道光二十六年端華襲封,鹹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殺肅順,端華賜自盡。鄭親王世爵共...
十二月授協辦大學士。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鹹豐帝病死前遺詔肅順與載垣、端華等八大臣同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幼帝載淳,權勢煊赫,盛極一時。...
《清史稿·后妃傳·文宗孝欽顯皇后》:“是時,怡親王載垣、 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等以文宗遺命,稱‘贊襄政務王大臣’,擅政,兩太后患之。” 擅擅柄...
慈禧太后力圖取得最高統治權力的人物。她與慈安太后密謀剷除載垣等贊襄政務王大臣,並與外國侵略者所支持的奕訢相勾結,拉攏握有兵權的勝保等人。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
同時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瑞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額駙景泰,以至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要他們輔弼幼主,掌管朝政。...
道光二十六年(1826)襲爵鄭親王,授總理行營事務大臣及御前大臣。鹹豐死後,與怡親王載垣、其弟肅順等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八大臣)。後在慈禧太后與恭親...
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 [2] 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總...
鹹豐十年,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遷太僕寺卿。鹹豐帝駕崩後,與肅順同受顧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祺祥政變後,罷直軍機處,議罪革職。 [1] ...
幼主沖齡,鹹豐帝遺詔令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輔政。“祖制重顧命”,按親疏遠近關係,應該是奕訢排在第一位,但鹹豐帝余憾未釋,把奕訢...
《清史稿·后妃傳·文宗孝欽顯皇后》:“是時,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等以文宗遺命,稱‘贊襄政務王大臣’,擅政,兩太后患之。” [1] ...
八大鐵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鹹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
帝崩前授命肅順、載垣等八人為顧命大臣,慈禧遂與恭親王奕訢密謀誅肅順,定為“辛酉政變”。之後,慈禧與慈安兩宮垂簾,並由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把持政務。六歲小...
軍機處贊襄政務王大臣為出具印領事,皇上於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迴鑾,所有本處隨扈滿、漢章京共十六員,應領馬三十二匹,全行折價,總計銀九十六兩,所領是實...
鹹豐病重時,御前大臣端華、載恆、肅順、景壽;軍機大臣穆萌、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被召見,受命為輔政大臣,稱“贊襄政務王大臣”。時慈禧太后欲垂簾聽政,...
鹹豐十年八月(1860年)扈駕熱河,十一年(1861年)七月與怡親王載垣等共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祺祥政變”。十月削職,仍留公爵及額駙品級...
1861年8月鹹豐帝在熱河去世,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同治帝載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