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舊識

《贈舊識》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自己當年遊學太學之時的意氣風發,目空一切;後兩句寫三十年時間過去了,自己滿腔的理想抱負卻並沒有得到實現。此詩在貌似直白的敘述語氣中卻沉潛著深沉的人生感嘆。全詩僅“蹉跎”二字語帶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點燃了全詩的情感之火,也打開了讀者的情感之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舊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韋應物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贈舊識
少年游太學,負氣蔑諸生
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

詞句注釋

詞句注釋

⑴太學:即國學,是古學校名。唐設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七學,屬國子監。
⑵蔑:蔑視。諸生:指太學裡的同學。
⑶蹉跎(cuō tuó):指虛度光陰,任由時光流逝卻毫無作為,可以用於形容人做事毫無鬥志,浪費時間。
⑷海隅(yú):常指僻遠的地方,此處指蘇州。

白話譯文

我年少遊學太學時,憑著意氣蔑視所有的同學。
虛度了三十年光陰了,我卻還蜇居在蘇州這樣的邊隅之地。

創作背景

此詩是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蘇州刺史任內所作。韋應物少年時不好讀書,做著唐玄宗的侍衛,志得意滿。然而韋應物的荒唐歲月並沒有持續太長,否則他可能一事無成。五年後,即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在幽州范陽起兵造反,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叛軍攻破潼關,玄宗出逃,韋應物自然也就失職流落了。經過安史之亂後,韋應物性情大變,開始進入太學讀書。詩題曰“贈舊識”,所贈之舊識,可能就是當時太學裡的同學。由詩意可知,此詩為追憶昔年在太學時的情況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短短二十字,看似無任何藝術技巧可言。然而,如果聯繫詩人的生平考察,即發現已將其一生的坎坷沉痛寫盡。前兩句寫自己當年遊學太學之時的意氣風發,目空一切。那時,詩人懷著滿腔的抱負、拯時濟世的熱情。接著兩句寫到,然而三十年時間過去,詩人滿腔的理想抱負卻並沒有得到實現。如今只能蜇居在此沿海邊隅之地,消磨時光。當年的意氣、當年的熱情都不復存在了。一生“蹉跎”,十分沉痛。追憶少年志氣,更是恍若隔世。韋應物大約於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入太學,唐制太學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乾元二年(759年)韋應物二十多歲,已超過規定年齡。也許正因為韋應物在當時太學裡是年齡較大的,所以三十年後當他再贈詩太學同學時,其心情之慚愧,歲月蹉跎之感嘆,就要來得更加深沉。
此詩在貌似直白的敘述語氣中卻沉潛著深沉的人生感嘆。一頭是“太學”,一頭是“海隅”;一頭是少年負氣,一頭是今日“蹉跎”,中間橫著的卻是一生“三十年”的寶貴時光。全詩僅“蹉跎”二字語帶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點燃了全詩的情感之火,也打開了讀者的情感之門。

名家點評

日本·近藤元粹:“這等詩咄嗟作此,在蘇州,竹頭木屑耳。”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年),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十五歲起以三衛郎為唐玄宗近侍,出入宮闈,跟隨唐玄宗出遊。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同鄉認為他是禍行而苦。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常“焚香掃地而坐”。先後擔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791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