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集中表現了李商隱對民族戰爭的看法,對研究李商隱的創作思想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文中這種側面著筆之法,不但使詩的結尾顯得含蓄深沉、舉重若輕,而且與頸聯的正面讚頌和鋪寫形成不同的筆法,表現了詩人在結構安排和行文上的高度技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李商隱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①
何年部落到陰陵②,奕世勤王國史稱③。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④。
蕃兒襁負來青冢⑤,狄女壺漿出白登⑥。
日晚鸊鵜泉畔獵⑦,路人遙識郅都鷹⑧。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蔚州:今山西靈丘縣。契苾使君:蔚州刺史契苾通。詩題下作者自註:“使君遠祖,國初功臣也。”契苾通是鐵勒族契苾部落人,貞觀六年,契苾通五世祖契苾何力,率部歸順唐王朝,以後又立有大功,封涼國公。
②陰陵:陰山。契苾何力歸唐後,曾移居陰山。
③奕世:累世。勤王:為朝廷效力。
④“夜卷”二句:意為契苾家族為國東征西討,作戰勇敢,立有赫赫戰功。
⑤襁負:背著小孩。青冢:王昭君墓,此處泛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帶。
⑥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東。此二句意為契蘇通所到之處,深受各部族老幼婦女的歡迎。
⑦鸊鵜泉:在今內蒙古五原縣。
⑧郅都:西漢景帝時人,任雁門太守時,威震匈奴。
白話譯文
是在哪個時代契苾部落來到了陰陵,世世代代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雪壓千帳的寒夜營前的大旗迎風飄卷,軍情緊急的清晨,傳書的軍騎越河踏冰。
西蕃的男兒背負著小孩來青冢歸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壺盛酒到白登勞軍。
在黃昏時節你來到鸊鵜泉邊打獵,路上的行人遠遠就認出你這位郅都鷹。
創作背景
會昌三年(843),大唐軍隊破回鶻於黑山。契藍通奉詔赴天德(現在的河套地區),故義山由詩送之。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送別契苾通出征的詩,以“奕世勤王”為中心,歷敘契蔥部落內附後與唐朝廷的友好關係,表彰契菇氏歷代勤王的功績及其對促進北方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作用,
首聯用設問起手,總敘鐵勒部落歸附唐王朝和為朝廷效力的歷史:“奕世勤王國史稱”,這是朝廷對契苾一門的評價,也表達了詩人的讚譽之情。
頷聯二句的大意說,在雪蓋千帳的寒夜,掩旗突襲敵軍,在冰封河流的早晨,率兵涉冰飛越:寫的是契菇通五世祖契蔥何力當年勤王的事跡:這裡詩人虛擬鋪排,選擇早晨、夜晚兩個典型時間,掩旗夜襲和朝飛冰河兩個典型場面,著力強調契菇騎兵行動的迅急和作戰的神勇。詩人強調這點有其現實意義:因為當時諸藩鎮口稱勤王,卻多擁兵自重,養寇固恩,即使進兵,也多是徘徊觀望,牽延不進。詩人在這裡稱讚當年契苾氏勤王之日夜兼程,迅急神勇,一則是對當時藩鎮一種婉轉的批判,二則是勉勵契菇通仿效乃祖,效忠朝廷,再展契菇氏之雄風。
接著頸聯二句,轉寫現實,契菇通此次出兵勤王,深得北方少數民族擁護,紛紛背著幼兒前來歸附,簞食壺漿表示歡迎÷詩人用具體的畫面,寫出了少數民族廣大民眾支持擁護這場抵禦外族入侵的戰爭,這就點出了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質。這對正在出師勤王、捍衛邊塞的契菇通來說無異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持和鼓勵,同時這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禦侮的歷史證物。
尾聯借出獵隱指對回鶻作戰,意思是說契菇通傍晚出獵鷺鵜泉畔,路人在很遠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鷹,就知道這位蒼鷹式的人物出現了。這裡以郅都比契苾通。“鷹”字雙關,既關合上句“獵”字,又喻契菇通正如號稱“蒼鷹”的郅都,為回鶻所畏憚,一明一暗,一喻物一喻人,關合得異常巧妙。
總而言之。這首詩聲華既壯,骨力也足以相副,末聯“郅都鷹”、給人以勇悍威嚴的印象。由於腹聯已寫了他獲得了“蕃兒”、“狄女”的擁戶和歡迎,則其威嚴又是和兄弟民族的關懷和友愛相結合的,從而表現出一位既得到各部落愛戴,又令敵人畏憚的出身於少數民族的邊防太守形象。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平遠。
《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日:此等詩工麗得體,晚唐人獨擅其勝,不獨義山為然。何焯日:雙關借用,齊梁以來多此法,末句不為病。紀昀日:聲調清遒。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取青媲白,大家所笑。然如《贈契葛使君》,此詩殆可辟瘧,雖以“青琢”、“白登”組織,但見其工,寧病其纖哉!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典麗極矣,但少題中一“別”字。
清代胡以梅《唐詩貫珠》:通首有聲有色,情旨含蓄,非庸筆可夢見。
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一、二追溯使君家聲,三、四寫使君英武,五、六寫使君勳業,七、八寫使君威名。真是寫得神采奕奕,更不待曹將軍始開生面也。
清代紀昀:《玉駱生詩說》:四家評日:清壯。純取聲華,而骨力足以副之。詩到無所取義之題,既不能不作,則亦不得不以修詞煉調為工,此類是也。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收句用“郅都”,言其職事也,切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