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明嘉靖《香山縣誌·風土誌》載:端午,為粽祀神,或采畫龍舟水中競渡,名曰搶標。其後,龍艇競渡在當地日益流行,成為民間娛樂的盛會,活動時間也不限於端午節,農事稍有閒暇、早晚稻收穫前後或神誕廟會時均可舉行,正如清乾隆年間裡人何大佐《欖屑》載:欖鄉競渡,不拘端陽節,每于田事畢後舉行,不妨農務也。
此後數百年來,賽艇一直是小欖人一項水上競技活動。
清代及民國時期,鄉中賽事活動,常以村社或廟宇為中心,並以村社或廟之名義組隊參賽。皆因小欖鎮鄉村通常都不是單姓村,宗族祭祀圈的凝聚力往往不及信仰圈與區域圈,以村社及村內大廟名義出賽較容易獲得圈內人群對活動的支持與贊助,從而把全村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晚清及民國時期,小欖賽艇隊中頗有名氣的有“慈天”“古廟”“基咀”“桂子社”等,在鄉中賽事中屢獲優異成績,成為小欖人的驕傲。“慈天”與“古廟”隊,其信仰圈都與觀音廟有關,如西區沙浩“古廟”艇隊,原叫“慈悲堂”,取自當地一間觀音廟名,廟建於明代,人們認為西區數百年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均有賴於此廟庇佑,能佑人生子,稱廟為“公廟”或“古廟”。艇隊“古廟”名沿用至今,又如東區“慈天”隊,龍艇是以下基觀音廟(慈天宮)為名,代表這一區域信仰圈人群,影響力大。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慈天”隊舵公馮耀林(花名車公林)以站立姿勢掌舵而聞名鄰鄉各地,而隊員石枝榕、石添榕、李炎德、梁發枝等也卓有名聲,出賽常奪錦而歸。另外,“基咀”隊第一代舵公鐘金福、肖天洪、鐘同福及第二代鐘啟培、肖暖成等在鄉中賽事亦小有名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小欖賽龍艇更為活躍,每年均舉辦鎮內賽事。
運動特色
傳統小欖龍艇分三橈(三人)、五橈(五人)、十三橈(十三人)等多種,後因河道及觀賞性等原因,十三橈艇和三橈艇競賽較少。百年來,小欖龍賽艇規模大型、競爭激烈、觀眾多的是五橈艇。五橈艇長約12.5米,艇頭寬8厘米,艇尾寬6厘米,艇中部寬45厘米,沒有龍頭、龍尾等裝飾,艇頭置龍牌及龍眼葉、香案等。
龍艇競賽活動內容繁複,有成立主會、標紅、請龍、練橈、篩龍、競賽、食龍舟飯等環節,其中以競賽熱鬧非凡。競賽規模有區內賽與埠際賽兩種,區內賽規模較小,限區內龍艇參加;埠際賽任何地方的龍艇都可參加,參賽龍艇可達百艘以上。傳統五人艇賽除每艇限定五人(舵公一人、扒仔四人)外,另有一名小孩(戽水仔),比賽開始時戽水仔自始點迅速跑到艇上,龍艇方能起動;比賽途中“戽水仔”負責將船中的水戽出,必要時要跳水離艇。令炮一響,各艇先經水閘進入內河涌,然後圍繞環鎮大涌(水色匝)進行循環競逐。何時收龍由主會決定,先過龍門者高舉蘭橈獨劈龍門,以示捷足先登,謂之“奪標”。過去比賽還設“殿軍”,名次由主會決定,如以第十六為殿軍,則其獎品與第三名相同,故賽程後期各賽艇奪標無望仍斗前留後、各出奇招,鬥智比技巧。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小欖賽龍艇雖有別於端陽龍舟競渡民俗,但龍艇比賽中祭祀、祭龍、下水儀式等卻有著強烈的民俗文化符號,是承傳地方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傳承並弘揚小欖賽龍艇活動,有利於保持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小欖賽龍艇強調“頑強拼搏,力爭上遊、奮勇向前”精神,有利於培養人們拼搏向前、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精神,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小欖賽龍艇活動的傳承與發展形勢卻不容樂觀。過去以廟宇為中心組隊參賽的形式, 隨著廟宇拆除,導致活動停辦;傳統民俗甚至參賽隊伍和人數等也日漸消退,僅有西區“古廟”龍艇隊仍保留了這一傳統;龍艇製作技藝傳承處於瀕危狀態,傳統作坊已經在當地消失;小欖賽龍艇競技成份不斷增加,民俗本源逐漸淡化,賽龍艇的民俗內涵已逐漸被人們淡忘。
傳承譜系
代表性傳承人
歐壽枝,男,漢族,1941年9月出生。中山市小欖鎮人。2011年12月被確定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盧炳坤,男,漢族,1946年9月出生,中山小欖人。2015年5月被公布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譜系圖
參考資料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8年,小欖鎮舉辦中國首屆五人龍舟賽暨廣東省第二屆五人龍舟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