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華村

賽華村是位於福建省永定區湖山鄉北端的村,地處下洋鎮與湖山鄉交界,南與里佳村接壤距鄉政府約8公里,距縣城54公里是湖山鄉的北大門,轄區面積約17.4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2421畝,竹林面積1848畝,耕地面積1523畝,人均年純收入8414元,全村現今1286人,轄區內有6個自然村(蘭林、碓下、上斜、下斜、坪坑、泥溪仔),8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中共黨員4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賽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17.4 km
  • 下轄地區: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建築景觀,地理位置,自然景觀,特產經濟,劉氏宗祠,

歷史人文

賽華村有兩個姓氏,即沈姓和劉姓。沈氏是由本縣堂堡鄉遷入;劉氏由廣東省大埔縣百侯松柏坑幾經輾轉遷居至賽華蘭林村。村部位於蘭林自然村湖洋公路旁。賽華村歷史悠久,但具體成村時間不詳,據上代祖宗傳下來的說法有五、六百年之久。賽華村是典型的客家村落,民風淳樸,村民是典型的客家人,繼承了漢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仁義善良,愛國愛鄉,重孝重教,崇拜祖宗。民間信仰多元化,既信佛教,又信道教,崇敬的神明有:天神、觀世音菩薩媽祖娘娘、慚愧祖師爺、公王五顯大帝等等。每年既有春節端午中元節中秋等傳統節日,也有“四月八迎神”,“九月做戲”等具有本村特色的活動。另外賽華村民恪守幾千年的禮儀,對於近幾代的先祖一律“春秋二祭”,春祭時間為正月初五“開小正”後,秋祭時間為中秋前後但不得遲於重陽節。賽華村民既崇敬傳統文化,又積極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有客家人敢於拼搏的精神,歷史上有多位賽華人在外闖蕩,出人頭地。賽華人對於壓迫敢於反抗,劉連甲烈士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建築景觀

賽華村現有古建築基本是解放前建造。其中碓下沈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90年代以前建造的基本上為土木結構房屋,大部分是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90年代以後至今建造的為磚混結構的房屋。現已全面開通了往碓下、上斜自然村的水泥公路,從而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村民的經濟發展。

地理位置

賽華村

自然景觀

賽華村東北方向是湖山鄉最高峰——鍋仔崬。風景秀麗,民間傳說甚多,西南方向有九指崬,九座山峰相連,巍峨壯麗,此外還有很多景觀散布在村子裡

特產經濟

賽華村以農業為主,村民以農、林為生,樹木、毛竹的種植與生產是本村的致富項目。村中有多處地方發現有稀土、水晶等礦藏,儲量不明。隨著改革開放地深入,村中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務工。

劉氏宗祠

賽華村劉氏宗祠始建於何時已無法考究,經後輩子孫多方努力,於2011年投資約50萬元翻修,今劉氏宗祠其實輝煌,占地面積1500多平米。宗祠對聯是:正堂:漢室家(嘉)聲遠. 彭城世澤長 (源遠流長) 正廳:燕翼詒謀功德著, 克繩祖武幸福長(長發其祥) 中門:彭發吉祥如意葉, 城開富貴榮華花 ( 萬代興隆) 大門:彭啟祖德玉牒興, 城承宗福貴胄旺(繼往開來) 大門加書:宗功 祖德。幾幅對聯既頌揚了劉氏祖宗的豐功偉績,又激勵後輩子孫事業輝煌騰達,幸福安康。
附屬檔案:劉連甲烈士簡介
劉連甲(1903-1931),福建省永定縣湖山鄉賽華村蘭林劉屋人。打鐵工人出身。1926年冬,開始參加革命。當時他在平和九峰與藥店店員沈偉良等人經常與共產黨員朱積垂接觸,開始學習並接受馬列主義,秘密加入了農協組織。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湖山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
劉連甲在平和九峰與藥店店員沈偉良等人經常與共產黨員朱積垂接觸,開始學習並接受馬列主義,秘密加入了農協組織。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湖山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此後,他回到湖山地區秘密建立黨組織,發動民眾,開展反對土豪劣紳的鬥爭。1927年10月,與李長發等人在香坪成立了五坎赤衛隊,為負責人之一。隨即率隊進行政治、軍事等訓練。1928年3月8日,他與李長發等人率領赤衛武裝參加平和暴動,攻打縣城駐敵。繼之,率部配合永定紅軍五六、五七團反抗敵人的“清產”,與敵作頑強鬥爭,並不斷打擊反動勢力,開展土地革命鬥爭,成立區、鄉蘇維埃政權。1929年5月,紅四軍入永定後,他與沈偉民等人領導五坎區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建立赤衛隊、共青團、婦女會等組織為蘇區的各項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30年被選為饒和埔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8月,兼任饒和埔交通聯絡站站長,為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保持蘇區與白區黨組織的聯繫,運送軍需民用物資和護送中央黨政軍領導同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31年在閩西地區開展“肅社黨”運動中,蒙冤被害於岐嶺。建國後被追認為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