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理論認為,銀行對負債並不是消極被動和無能為力的,銀行的流動性不僅可以通過加強資產管理獲得,而且銀行完全可以採取主動地負債、主動地購買外界資金等手段實現。因此,銀行沒有必要在保持大量高流動性資產,而應將它們投入高盈利的貸款或投資之中;一旦出現流動性需要,隨時可通過負債管理來提供。
購買理論的最主要特徵在於主動性,銀行應以積極的姿態,主動地負債,主動地購買外界資金。它是在存款理論之後出現的一種負債理論。購買理論對存款理論作了很大的否定,認為銀行對負債並非消極被動,無能為力,而完全可以主動出擊;銀行購買外界資金的目的是保持流動性,銀行在負債方面有廣泛的購買對象,如:一般公眾;同業金融機構,中央銀行,財政機構等等。還有眾多的購買手段可以運用,最主要的手段是直接或間接提高資金價格,如高利息、隱蔽補貼、免費服務等高於一般利息的價格。一般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存在著實際的低利率或負利率,或實物資產投資不景氣。而此時金融資產投資較為繁榮時,購買行為較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