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理論 (商業銀行)

購買理論認為,銀行對負債並不是消極被動和無能為力的,銀行的流動性不僅可以通過加強資產管理獲得,而且銀行完全可以採取主動地負債、主動地購買外界資金等手段實現。因此,銀行沒有必要在保持大量高流動性資產,而應將它們投入高盈利的貸款或投資之中;一旦出現流動性需要,隨時可通過負債管理來提供。

購買理論的最主要特徵在於主動性,銀行應以積極的姿態,主動地負債,主動地購買外界資金。它是在存款理論之後出現的一種負債理論。購買理論對存款理論作了很大的否定,認為銀行對負債並非消極被動,無能為力,而完全可以主動出擊;銀行購買外界資金的目的是保持流動性,銀行在負債方面有廣泛的購買對象,如:一般公眾;同業金融機構,中央銀行,財政機構等等。還有眾多的購買手段可以運用,最主要的手段是直接或間接提高資金價格,如高利息、隱蔽補貼、免費服務等高於一般利息的價格。一般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存在著實際的低利率或負利率,或實物資產投資不景氣。而此時金融資產投資較為繁榮時,購買行為較為可行。

商業銀行購買理論的內容,商業銀行的購買理論和銷售理論,

商業銀行購買理論的內容

購買理論主要包括:銀行購買資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強流動性;購買對象及資金供給者是十分廣泛的;直接間接地抬高資金價格是實現購買行為的主要手段;銀行通過主動購買行為,擺脫了存款數額的限制

商業銀行的購買理論和銷售理論

購買理論和銷售理論都是從盈利性出發,為了滿足商業銀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動地通過從同業金融機構、央行、國際貨幣市場以及財政機構借入(即購入)資金,或者為了迎合客戶的需要,通過努力推銷可轉讓存款單、回購協定、金融債券等金融產品,擴大零售銀行資金來源,保證流動性,以提高銀行的經濟效益。
購買理論和銷售理論的出現促進了零售銀行負債業務的創新,一些新的零售負債業務品種(如大額可轉讓存單等)應運而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