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比興研究史》作者為魯洪生,全書約215,000 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賦比興研究史
- 作者:魯洪生
- 類別:圖書 / 非虛構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2
- 提供方:人民文學出版社
- 字數:215,000 字
作品簡介
作品目錄
-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出版說明
- 前言
- 緒論 《詩經》賦比興研究的價值與方法
- 第一章 先秦時期對賦比興的認識
- 第一節 賦比興的提出及古今對其本義的解說
- 賦比興的提出
- 古今對賦比興本義的解說
- 第二節 從賦比興產生的時代背景看其本義
- 賦比興產生的時代背景
- 賦比興本義是用詩方法
- 比興觀念反映了古代人類共同的思維特徵
- 第三節 春秋賦詩言志
- 春秋賦詩言志的文化根源
- 春秋賦詩言志的形式
- 春秋賦詩言志的原則
- 春秋賦詩言志的方法
- 春秋賦詩言志的功用
- 賦詩言志的意義與影響
- 第四節 孔子說“興”
- “《詩》可以興”本義考辨
-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本義發微
- 第五節 《周易》《詩經》思維方式產生的文化背景
- 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 等級森嚴的宗法制
- 以天為師的道德觀
- 主文譎諫的政治目的
- 第六節 《周易》《詩經》的類比聯想思維
- 立象盡意的表現方式
- 類比聯想的思維方式
- 類比聯想的規則
- 類比聯想思維方式的特點
- 類比聯想思維方式產生的原因
- 類比聯想對抒情方式、推理方式的影響
- 第七節 《周易》對“以男女喻君臣”比興模式的影響
- 《周易》天人合一、陰陽哲學觀對“以男女喻君臣”比興模式的影響
- 《周易》象數思維對“以男女喻君臣”比興模式的影響
- 《周易》卦爻辭“假象喻意”方式對“以男女喻君臣”比興模式的影響
- 第八節 《詩經》比興中的“以男女喻君臣”
- 《詩經》中的“美人”
- 《詩經》比興中的“以男女喻君臣”
- 第二章 兩漢時期的賦比興研究
- 第一節 漢儒沿用興法說詩
- 第二節 《毛傳》標興本義考
- 前人對《毛傳》所標興的解說
- 對《毛傳》標興說詩的考辨
- 《毛傳》標興說詩的文化根源
- 《毛傳》標興的文學價值
- 第三節 鄭玄對賦比興的認識
- 鄭玄《周禮注》對賦比興的解釋及產生的根源
- 鄭玄《毛詩箋》對興的認識
- 第四節 賦比興從用詩方法轉變為表現方法
- 第五節 兩漢時期賦比興理論的時代特徵
- 第六節 漢賦源於《周禮》“六詩”之賦
- 古今對漢賦起源的種種解說
- 漢賦發生的歷史根源:源於《周禮》“六詩”之賦
- 漢賦發生的時代助因
- 對歷代不同解說的分析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賦比興研究
- 第一節 經學家因循漢儒舊說
- 第二節 文學理論家對賦比興理論的貢獻
- 摯虞對賦比興的認識
- 劉勰對賦比興的認識
- 鐘嶸對賦比興的認識
-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賦比興研究的時代特徵
- 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賦比興研究
- 第一節 孔穎達的“三體三用”說
- 第二節 詩人、文學理論家對賦比興認識的分歧
- 第三節 隋唐時期賦比興研究的時代特徵
- 第五章 宋元明清時期的賦比興研究
- 第一節 朱熹等經學家對《詩經》藝術實踐的探索
- 後人對朱熹賦比興解說的誤解
- 後人對朱熹三經三緯說的誤解
- 朱熹賦比興理論自身的矛盾
- 第二節 詩人、文學理論家對賦比興的闡發
- 第三節 宋元明清賦比興研究的時代特徵
- 第六章 現當代的賦比興研究
- 第一節 對《詩經》表現方法的研究
- 起興“無所取義”說
- 興有取義和不取義兩種說
- 起興取義說
- 第二節 對漢儒賦比興觀念的研究
- 對不同含義的興加以區分
- 關於《毛詩》《鄭箋》賦比興觀念的研究
- 關於興義溯源
- 對作為表現方法的賦比興之間的關係加以解說
- 認識到比興觀對後世詩學的影響
- 第三節 對《周禮》“六詩”賦比興的研究
- 六詩皆體說
- 六種作用說
- 六種用詩方法說
- 教詩方法說
- 演述方法說
- 宗教觀念說
- 宗教儀式說
- 第四節 關於《詩經》興意的研究
- 聞一多《詩經》研究成果豐碩
- 聞一多以廋語解釋《詩經》之興,與興之本義、《詩經》創作實際皆不符
- 聞一多認為“《國風》中凡言魚,皆兩性間互稱對方之廋語”,與《詩經》中魚之興意不盡相符
- 第五節 關於賦比興思維方式、美學價值的研究
- 關於賦比興思維方式的研究
- 關於賦比興美學價值的研究
- 主要參考文獻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