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賣花聲⑴·題岳陽樓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⑵。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⑶。
醉袖撫危闌⑷,天淡雲閒。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賣花聲: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小令,又名“浪淘沙”。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淒壯之音。
⑵斂芳顏:收斂容顏,肅敬的樣子。
⑶陽關:陽關,古關名,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古曲《陽關三疊》,又名《陽關曲》,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引申譜曲,增添詞句,抒寫離情別緒。因曲分三段,原詩三反,故稱“三疊”。
⑷危:高。
⑸長安:此指汴京。
白話譯文
秋風裡萬木凋零,君山上落葉紛飛;洞庭湖水與長天一色,浩浩蕩蕩。歌女斟滿一杯酒,斂起笑容,要唱一首送別歌。我不是當年王維在渭城送別西去的客人,請不要唱這曲令人悲傷的《陽關》。
酒醉後,手扶樓上的欄桿舉目遠望,天空清遠,白雲悠然。被貶的南行囚客有幾人能從這條路上生還呢?回望處,夕陽映紅了天邊,那裡應該是我離開的京都長安。
創作背景
張舜民做過監察御史,曾因黨爭遭貶遷。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作者被貶官郴州途中,登臨岳陽樓時所作。據張舜民《畫墁集》卷八《郴行錄》:“辛卯,登岳陽樓。”詞即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道出了謫貶失意的心情,是題詠岳陽樓的詞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詞沉鬱悲壯,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濛的秋月景象,烘託了作者其時的悲涼心境。首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句意。第三句詞筆轉向樓內。此時詞人正樓內飲宴,因為他的身份是謫降官,又將離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氣氛顯得沉悶。“十分斟酒斂芳顏”,說明歌妓給他斟上了滿滿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臉上沒有笑容。“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滿,也說明滿杯敬意。“斂芳顏”,即斂眉、斂容。寫女子之動情,可謂極宛極真,深得其妙。
過片承“酒”而來,將視界再度收回樓前,寫詞人帶著醉意憑欄獨立。仰望天空,只見天淡雲閒;回首長安,又覺情牽意縈。濃烈的抒情中插入這筆寫景,使感情更為頓宕,深得迴旋紆迴之妙。“醉袖”二字,用得極工。不言醉臉、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飾代人,是一個非常形象的修辭方法。看到衣著的局部,比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更易引起人們的想像,更易產生美感。從結構來講,“醉袖”也與前面的“十分斟酒”緊相呼應,針線亦甚綿密。“天淡雲閒”四字以淡語、閒語間之,使全詞做到了有張有弛,疾徐有致。由於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揚起,便能激動人心。“何人此路得生還”,完全是口語,但卻比人工鍛鍊的語言更富有表現力。它概括了古往今來多少遷客的命運,也傾吐了詞人壓胸底的心聲,具有悠久的歷史感和深刻的現實性,負載著無盡的悲哀與痛楚。
結尾兩句筆鋒一轉,又揭示內心深處的矛盾。這裡的結句用的是宋人獨創的脫胎換骨法。費袞說此詩用白樂天《題岳陽樓》詩“換骨”。所謂換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換之“(釋惠洪《天廚禁臠》)。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詞人對故鄉的眷戀,對遭貶的怨憤,對君王的期待,和盤托出,意蘊深厚。
這首詞在內容層次上有很大的跳躍,但結構安排自然得體,了無痕跡。全詞起伏跌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內心複雜的感情,深沉真切,動人心魄。這是一首格調很高、有較強感染力的好詞。
名家點評
周煇《清波雜誌》卷四:放臣逐客,一旦棄置遠外,其憂悲憔悴之嘆,發於詩什,特為酸楚,極有不能自遣者。……張芸叟元豐間從高遵裕辟,環慶出師失律,且為轉運使使李察訐其詩語,謫監郴州酒。舟行,以二小詞題岳陽樓,亦豈無去國流離之思,殊覺哀而不傷也。
費袞《梁溪漫志》卷七:張芸叟詞云:“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人喜誦之。樂天題岳陽樓詩云:“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蓋芸叟用此換骨也。
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乙卷:麥孺博云:聲可裂石。
作者簡介
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字芸叟,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陝西邠縣)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元祐二年(1087年)除監察御史。徽宗朝,為吏部侍郎,以龍圖閣待制知同州。坐元祐黨,貶商州。生平嗜畫,題評精確,能自作山水。著有《畫墁錄》及《畫墁集》。《全宋詞》錄其詞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