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聲·春夢似楊花

《賣花聲·春夢似楊花》是明代詞人楊慎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女主人公春夢綿綿,思邈情飛,被黃鶯驚醒後看窗外已是晨炊的白煙裊裊;下片寫女主人公乘車郊遊時不禁思舊傷懷,淚流滿臉。全詞境界完整,意象活潑多姿,在女主人公淚流滿面的酸楚情景中結束,給讀者留下一種深深的遺憾和長長的嘆息,以及無盡的傷感和難言的無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賣花聲·春夢似楊花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楊慎
  • 作品別名:浪淘沙·春夢似楊花
  • 作品出處:《升庵長短句·卷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賣花聲1
春夢2似楊花3,繞遍天涯。黃鶯啼過綠窗紗4。驚散香雲5飛不去,篆縷6煙斜。
油壁小香車7,水渺雲賒8,青樓9珠箔10那人家。舊日羅巾11今日淚,濕盡鉛華1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賣花聲:詞牌名,又名“浪淘沙”,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均五句、四平韻。
  2. 春夢:春天的夢,引申為相思夢。沈佺期雜詩》:“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溫庭筠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3. 楊花:即柳絮。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又:“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4. 黃鶯啼過綠窗紗:取金昌緒春怨》全詩詩意。
  5. 香云:少女的頭髮、雲鬢。
  6. 篆(zhuàn)縷:盤香的煙霧。篆,盤香的喻稱,因其形狀如篆字之迴環而得名,一作“幾”。
  7. 油壁小香車:以油塗飾的小香車,一般為婦女所乘。《玉台新詠·錢塘蘇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8. 賒(shē):稀疏,遙遠,遲緩。
  9. 青樓:青漆塗飾的豪華樓房。
  10. 珠箔(bó):即珠簾,一作“朱箔”。李白陌上贈美人》:“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箔,簾。
  11. 羅巾:絲織的手巾。
  12. 鉛華:搽臉的胭脂水粉之類的化妝品。溫庭筠《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

白話譯文

春夢好似飛飛舞舞的楊花,飛來舞去旋轉至海角天涯。宛囀黃鶯掠過綠窗紗,驚醒小姐卻飛不出去,望窗外,繚繞著盤香的煙霞。
乘精緻的油壁小香車,望遠水渺渺茫茫,疏雲淡淡稀賒。青漆塗飾的樓房,珍珠綴成的帘子,就是她思念著的那戶人家。用他舊日贈予的羅巾,揩拭著如今的淚水,濕透了,沾胭脂水粉如霞。

創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三十七歲的詞人因悖明世宗的意願而受廷杖,被謫戍雲南永昌衛,居滇三十餘年,最終客死他鄉。此詞即作於謫戍期間,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就內容來看,此詞寫出少女的戀情,大概是詞人抒發閒情的戲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詞上片寫女主人公春夢綿綿,思邈情飛,被黃鶯驚醒,發鬟散亂,看窗外已是晨炊的白煙裊裊。一開篇即為讀者展現出一幅縹緲朦朧的夢境般的圖畫,一股執著中帶有悽慘的相思之情奔涌而至。這裡,詞人將前人的語境經過重新構思,組合成一幅新的圖景,以“似”來極寫相思成夢、魂牽夢縈的境況與情緒。而“啼過”二字寫出鶯啼破人好夢之後卻又不肯以其婉囀娛人以解人悶,反而飛投他處,則是詞人賦予的新意。起拍以兼師眾家之長而巧妙點化的藝術手法,表現出詞人對女主人公相思之苦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意境纏綿,情韻悠深。“驚散香雲”二句直寫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展示其深居閨闈、養尊處優而百無聊賴的寂寞生活。女主人公從夢境中驚醒過來,如幻如煙的情景仿佛還在她眼前浮現,如同那飛不去的香雲和繚繞四處的縷縷斜煙。五代馮延巳《鵲踏枝》詞云:“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而此詞使這種殘夢迷情更具體、更生動,同時將秦觀《減字木蘭花》一詞“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的意境以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
下片寫女主人公乘車郊遊時不禁思舊傷懷,淚流滿臉。通過對往日歡樂時光的追憶回味,從被思念者的角度表現二人之間的深情厚意,抒發男女相思的苦痛情懷。“水渺雲賒”用晏殊《寓意》詩“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典故寫女主人公想到過去的歡樂時光,已是像水一樣渺茫、雲一樣遙遠,只留下一段難忘的記憶。“青樓”一句,更是將這種兩地之間刻骨銘心的思戀寫得哀婉傷感、深切感人。這裡,女主人公觸景生情,睹物思人,“那人家”三字,飽含著無盡的懷戀、嚮往和回味。結拍二句,採用大膽的想像、誇張的手法,勾勒女主人公的思念情態,楚楚動人,生動逼真。昔日兩情相悅時互贈的羅巾只能用來揩抹如今相思的淚水,即使這樣也無法止住滿面淚流,只能任其沖刷臉上的粉妝。以今昔對比來突出悲歡離合,“濕盡”二字凸現出思念之深切、情意之真摯。
全詞境界完整,意象活潑多姿,在女主人公淚流滿面的酸楚情景中結束,留給讀者的不僅僅是一種深深的遺憾和長長的嘆息,還有無盡的傷感和難言的無奈。

名家點評

清代陳廷焯:此詞絕沉至。(《詞則·閒情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揚忠:閨怨春思之類的題材,自古多有,早被寫得濫熟,難出新意。楊慎此篇卻能以深沉淒婉之調,傳哀怨繾綣之情,語美境美,使人不覺其陳舊。(《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作者簡介

楊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楊廷和之子,因流放滇南而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