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賢賢易色
- 出處: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
- 補充:王念孫說:易者,如也。賢賢易色
- 詞性:名詞
詳細釋義,譯文,補充,辨析,
詳細釋義
譯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賢賢易色:楊伯峻先生將賢賢易色解釋為: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
- 子夏說:“對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 子夏說:“辨別君子,就觀其言談舉止;侍奉爹娘,觀其是否能盡心竭力;服侍君上,看其是否能盡職盡責;同朋友交往,見其說話是否誠實守信。雖說只是辨別,可在辨別的過程中會漸漸提高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了。”
3.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服務君主要奉獻自身,與朋友交往要說話有誠信。這樣的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摘自《論語》】
補充
王念孫說:“易”者,如也。賢賢易色,猶言“好德如好色”也。(見劉寶楠《論語正義》)
辨析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對賢賢易色的解釋如下:
我們看原文“賢賢易色”,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易,改變。在春秋的時候,易的改變暗含著持續的,不間斷的改變。色:態度,對人對事對社會的態度。賢賢易色換個說法就是:見賢思齊。
“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么解釋的呢?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楊伯峻先生更正賢賢易色的解釋:
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理由是:與以下三句相比,此處不應當為泛指;奴隸社會中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和“王化之基”
或者可以解釋為:“賢者善於改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樣解釋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