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是高雅的藝術品,賞畫能使人的心境沉入到藝術的氛圍中受薰陶,使人生增長見識之餘,又心曠神怡,是心病的“精神療法” 。 賞畫歷來就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健康身心。要說賞畫是良藥,恐怕就會令人難以置信了。其實,賞畫治病,古今有之。
簡介,醫理,歷史案例,南齊鄱陽王妃,秦少游,國外案例,
簡介
賞畫:心病的“高雅療法”。
醫理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精神心理狀態與機體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賞畫治病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療法”,類似精神病院把病人置身於自然環境中,喚起病人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達到“忘病“的境地,從而從憂愁、悲傷、哀思、痛楚、煩悶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使心情舒暢,樂觀開朗,使失調的大腦神經機能得以恢復,以調動機體蘊藏著的巨大潛能,促使機體分泌出更多的有益健康的激素,增強機體生命活力和免疫能力,啟動強有力的防病抗病機制,從而使患者異常情緒和行為得到減輕及消除,加速疾病的自愈和康復。
醫學證明,賞畫是一種審美活動,必然引起病人的豐富聯想,從而調節交感神經系統,直接影響免疫力。賞畫入迷,入其境界,積極進取,促使人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如酶和乙醯膽鹼,起著調節血流量,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進而促進疾病痊癒。
歷史案例
南齊鄱陽王妃
《南史·劉王真傳》載:南齊高帝第七子鄱陽王遇害後,鄱陽王妃追思成疾,飲食不進,百藥無效。王妃胞兄吏部郎劉王真延請當時著名畫家殷倩畫一幅鄱陽王畫像,讓其妹在臨終前對鄱陽王聊寄哀思。殷倩默思良久,心病還須心藥醫,當用攻心之術,不幾天就畫了一幅年輕英俊的鄱陽王與寵姬在鏡前的調笑圖送上。王妃一見此畫,竟出人意料地從病榻上翻身坐起,怒形於色地說:“好色之徒,殺之何惜!“其病竟也不治而愈。一幅鄱陽王移倩別戀的調笑圖,給王妃心理上一個猛烈的刺激,用女人的妒恨生怒去沖淡並轉化由愛而生的哀傷倩緒,使王妃從愛之情深,悲之亦切的哀思中解脫出來,從而使沉疴得愈。這種心理治療的方法,是心理學中的情志相勝法,即所謂的“思傷脾怒勝思“,過度憂思勢必脾氣鬱結,運化不力,納谷不香,機體失養而患病,發怒可使氣機運行,氣機暢通,沉疴得愈。但怒不可過,過之則傷肝成疾。
秦少游
北宋著名的詞人秦少游在《淮海集》中記述了一則親身經歷的事,說的是秦少游在蔡州任教時,不慎得了腸胃病,久治不愈,甚為煩躁。友人得知後,送來了一幅珍藏多年的唐代王維的山水畫《輞川圖》,並說只要天天堅持看畫,疾病就會自然消失,這幅名畫已經治好過不少的病人。秦少游當時好生不解,但仍堅持每天看畫多遍,不知不覺地漸漸地自覺精神好轉、心情暢快。只要一看畫,就像置身於那令人心曠神恰、清新迷人的畫境之中,受到幽靜宜人、青山綠水的大自然美的薰陶。僅僅半月之餘,秦少游就擺脫了病魔的糾纏,康復如初。這種心理治療相當於心理學中暗示療法同超覺靜默法相結合的療法,通過暗示該畫已經治好過不少病人,再通過每天看畫而集中意識、控制心緒,摒除煩躁雜念,達到精神鬆弛,心緒條達暢快,從而改善和提高機體活力和抗病能力,使疾病自愈。
國外案例
約翰·法埃特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油畫家,為了給一個患絕症的少年帶來生的希望,精心畫了一幅“天上飛來了希望“的油畫贈給少年。少年接到油畫後,看到油畫畫的是在碧藍的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隻只美麗的海鷗在振翅飛翔,於是整天沉醉在油畫的意境之中,一遍又一遍地盡情地欣賞著油畫,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語:“多美的世界啊,多么勇敢的海鷗啊,我是多么地愛你們啊……“朦朧中覺得自己也長上了翅膀,同海鷗一起在大海的碧空上展翅翱翔,忘記了自己身患絕症的痛苦,久之竟一掃原來的絕望憂愁,變得心胸暢快,樂觀開朗,精神振奮,充滿活力。一年後經檢查,醫生們驚奇地發現,原來的癌症竟消形無跡了。這是心理學中竟念療法的奇特作用,科學研究發現,意念療法能有效地調節人體生物電及免疫系統,發揮機體潛意識的抗病能力,能夠達到強有力的抗禦多種疾病乃至癌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