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資金循環,是社會主義企業的資金經歷的三個階段的形態變化。第一階段,是企業的貨幣資金經過流通過程,購買回機器設備和原料、材料、燃料等生產資料,支付貨幣工資,這是保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結合,使物質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當這個過程結束時,資金便從貨幣形態轉化為生產形態。第二階段,進入生產過程,勞動者藉助於勞動資料把勞動對象加工成為新的可供銷售的商品。在這一過程中,不僅保存了墊付的資金價值,而且通過工人勞動創造的新價值使墊付資金價值得到增長。這個過程結束時,資金從生產形態轉化為商品形態。第三階段,又回到流通過程,隨著商品的出售,資金又從商品形態轉化為貨幣形態,並開始新的循環。
資金循環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在資金以實物形態和貨幣形態相互轉化、相互交織的運動過程中,墊付資金的價值不僅沒有消失,而且得到了增長。為了保證資金得以不斷地循環,墊付資金必須以一定比例同時並存在它的三種形態上。而每一種形態的資金又必須不斷地經歷它的三種形態變化。因此,社會主義資金不間斷地進行循環,同時包含著三種循環形態,即貨幣資金的循環、生產資金的循環和商品資金的循環。社會主義資金的現實循環是三種資金循環形式的統一。資金的循環運動在任何形式或任何階段上陷於停滯,資金就不能繼續循環,表明社會再生產出現了障礙。
主要區別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資金循環區別
社會主義資金循環和資本主義的資本循環,形式上具有共同點,都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並採取三種不同的形態,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1、社會主義資金循環不存在剝削關係。資本循環的目的是使預付資本得到增殖,使資本家發財致富。資本循環過程同時也就是資本剝削工人的過程,通過僱傭工人的勞動在循環過程中生產和實現的剩餘價值,歸資本家所有。社會主義資金循環是為勞動者謀福利。在資金循環過程中,由於勞動力不再是商品,生產成果歸勞動者所有,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和改善勞動者的生活,因此,資金在循環中的增長不再具有剝削的性質,勞動者之間不存在剝削和被剝削關係。
2、社會主義資金循環具有計畫性。資本循環是各個資本家的私事,是在無政府狀態中進行的,並且不可避免地周期地被經濟危機所打斷。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各個社會主義企業的根本經濟利益是一致的,企業的資金運動是在國家的計畫指導下進行的。社會主義企業雖然是相對獨立的或獨立的經濟單位,形式上各自獨立地進行自己的資金循環,但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的資金運動又包含在社會總資金的有計畫的運動之中,不僅企業之間互相依存、互為前提,而且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盈利大部分上交國家,企業擴大再生產資金主要部分由國家有計畫地安排和提供,企業用自留資金自主地進行擴大再生產的部分,也從屬於國家的計畫指導。雖然因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間的矛盾有可能出現局部的企業資金循環的中斷,但是從根本上說由於消除了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性之間的矛盾,消除了企業有計畫與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能夠通過國家的計畫的管理與指導,使整個社會再生產順暢進行,使社會總資金大體保持正常的循環和周轉,保持資金運動連續性,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