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與過程工程》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強,徐哲,向軍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源環境與過程工程
- 作者:李建強,徐哲,向軍輝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400024
《資源環境與過程工程》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強,徐哲,向軍輝。
《資源環境與過程工程》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強,徐哲,向軍輝。內容簡介本書全面分析我國過程工業發展中資源、能源、環境的現狀及問題,並結合過程工程實踐,通過過程工業在資源利用、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等方面...
陳杭,男,漢族,1989年8月生,籍貫浙江杭州,200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7月參加工作,工學博士,副教授。現任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資源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7/09-2011/06:學士,華東理工大學 環境工程 2011/09-2016/06:博士,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 工作經歷 2016/07-...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是為了滿足中國國家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及循環經濟等戰略型新興產業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在2010年設立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涉及環境科學、經濟、管理等諸多學科交叉與融合。採用課程教學與基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發展歷程 2010年7月12日,教育部公布同意設定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
資源環境的產生是由人們自然資源到環境資源對認識的一種深化,幾乎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構成人類生存的環境因子,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可供人類利用的表現為各種相互獨立的靜態物質和能量。而環境資源則是靜與動的統一體。物質分類 1. 礦產能源資源。主要指標有:礦產能源資源的儲蓄量、開採量和產生的廢物...
長江流域地質過程及資源環境研究計畫,是由10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倡議、中國地質大學牽頭髮起,聯合國內多家科研單位、面向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性科技創新計畫。2017年11月26日,長江流域地質過程及資源環境研究計畫”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正式啟動。計畫背景 長期以來,進行地學研究的區域範圍廣且分散,從...
資源環境管理是指依據國家資源政策,以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持續利用為目的,以實現可再生資源的恢復與擴大再生產、不可再生資源的節約使用和替代資源的開發為內容的環境管理。例如,流域環境管理就是一種典型的資源環境管理。這是因為,可以把一個流域的水環境容量根據發展的公平性原則看成是面對整個流域可以重新進行最佳化分配...
環境生態工程(Environmental Ecology Engineering)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培養學生具備生態學、環境科學和工程設計等方面基礎知識,掌握環境生態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夠在環境與生態保護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或教育部門從事...
環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
環境工程學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運用工程技術和有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以改善環境質量的學科。環境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利用,以及噪聲控制等。環境工程學還研究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統工程方法,從...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成立於1997年,由環境工程、能源化工和化學工程等多個優勢學科組合而成,具有鮮明的特色。學院中環境學科可以追溯到1973年,能源化工學科的前身則是1952年建校之初就成立的燃料工學專業。建院以來,我院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在上海乃至...
駐點由駐點要素組成,如人居環境的駐點要素就是人居環境要素。以不同原材料取不同“過程”將獲得不同“產品”,即使同類產品也會因不同過程對環境有不同的“ 效果 ”。因此,21世紀的人們將重新審視以往的“過程”、以期在充分且減量化利用資源基礎上做到‘零污染’、‘零排放’和‘少能耗’。材料過程工程學將...
)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為標誌,人類社會步入善待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及人與人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特徵的嶄新的文明時代——綠色文明。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人類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這個階段,全球處於和平時期,科學技術水平獲得極大提高,人類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口已...
二級學科博士點: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旅遊地質與地質遺蹟、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礦業電氣與自動化 工程博士點:能源與環境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測繪...
學院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等3個系和環境化學與工程技術、環境生物技術、環境生物技術與功能材料、流域水環境、大氣污染控制、資源循環及環保新材料、資源循環與清潔生產公益、戰略環評與規劃等8個研究所以及現代分析測試中心、實驗教學中心。2013年開始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創辦“環境與健康菁英班”,...
系科: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系 碩/博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 職稱: 教授 職級:四級 人物經歷 教育與研究經歷 2004年9月—2006年11月,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助教(提前選留博士生);2005年9月—2006年6月,地理空間信息套用工程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武漢大學資源與...
因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事件,因多氯聯苯污染引起的油症事件等,都是人類活動的排泄物超過限度而遭到環境生態系統懲罰的事例。工程方法 環境生態系統同人口、資源和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它們之間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圖2)。在套用系統工程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時需要從全局出發,立足於巨觀角度和長期觀點,統一考慮經濟...
環保工程學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運用工程技術和有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以改善環境質量的學科。形成 環境工程學是人類為了保護和改善生存環境,在同環境污染的長期鬥爭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300年,為了保護水源,建立了持刀守衛水井的制度,也在公元...
清華大學生態工業研究中心的主要骨幹力量就是從過程系統工程所轉過去的,幾年來他們為我國第一批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從我國工業信息化建設看PSE的作用 十六大提出:“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的新型...
在中國面臨的生態危機,不單純是環境污染,而是由於人口激增,環境與資源破壞,能源短缺、食物供應不足等共同而成的綜合效應。因此中國的生態工程不但要保護環境與資源,更迫切的要以有限資源為基礎,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以滿足人口與社會的發展需要,並力求達到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改善與維護生態...
2000.12—2007.01: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7.01—2008.02: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 教授(客員)。2008.03— : 北京大學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承擔課程:清潔生產過程原理 本研合上課程 生態環境學 本科生課程 現代工學通論 本科生課程
1978年,中國首個農業環境保護專業創建。1979年,杭州大學化學系環境化學專業建立。1993年,杭州大學環境科學系建立,環境科學專業建立。1996年,環境工程專業建立。1999年,浙江大學“四校合併”,環境與資源學院成立。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7月,學院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資源環境科學(2019級...
2.1.5 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影響 2.2 人口與環境 2.2.1 全球人口概況 2.2.2 當代中國人口發展概況 2.2.3 人口對環境的影響 2.2.4 控制人口增長,保護生態環境 2.3 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2.3.1 土地資源 2.3.2 人口、糧食和耕地 2.3.3 我國的土地資源 2.4 能源利用與保護 2.4.1 能源的分類 ...
其中,環境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同時水利工程和理論經濟學相關的二級學科快速發展,在國內外影響和地位日趨提升。目前擁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環境生態工程3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5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環境科學,...
凡建設項目所必須依賴的環境是:技術條件、經濟條件、自然條件、資源條件等。如政策法規方面,有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外匯政策、勞動政策、土地政策、對外資來源的態度、投資者的合法保障等。社會行政方面,有公共事業效率、自然資源的供應、工業生產力發展程度、一般生活居住的環境等等。這些客觀環境決定著項目的成敗,必須...
(三) 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 1 年。(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①環境工程;②環境科學;③環境科學與工程;④環境生態工程;⑤環保設備工程;⑥資源環境科學。⑵相近專業:①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②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③能源與動力工程;④水質...
工業固體廢棄物的高效循環利用:包括若干典型工業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過程物質分離、反應以及能質傳遞、轉化規律;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與生態化的工程技術與技術集成。該研究方向將綜合運用現代礦物學、物理學、化學、環境科學、信息學、系統工程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以金屬資源高效、循環利用、能量減量消耗與環境保護為目標與...
林匡飛 ,男,1963年7月出生,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危險物質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環境保護化工過程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農業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專家組專家。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0,09~1984,07 浙江大學(...
生態公墓的殯葬經濟生態化主要表現為採用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在經濟發展上追求質量與效益的提高,努力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按照生態經濟原理,套用生態工程的方法,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建成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謝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園區,其目的是消除殯葬污染,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將環...
循環經濟是較為全面地分析投入與產出的經濟,它是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與科學技術的大系統中,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均衡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其基本工具是套用系統分析。包括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生態學和資源系統工程管理等一系列新學科。傳統工業經濟時代把經濟生產看作一個與世隔絕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