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
- 作者:馬克思
- 出版時間:1963年12月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305231148
- 裝幀:精裝
- 統一書號:1001-116
《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思
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思、恩格斯。內容簡介 本書此次再版,曾由譯者根據德文原本並參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25卷及英文譯本對譯文作了一次校訂,譯文不妥之處,尚希讀者指正。 1966年1月附恩格斯:《資本論》第三卷的補充 ...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具體化》是2021年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陳俊明。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具體化》——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本書論證政治經濟學批判是《資本論》的基本理論之一,以專門研究的方式突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批判性品格、價值、目的。全面研究、闡述了馬克思的科學批判的性質和...
《政治經濟學批判-從〈資本論〉到〈帝國主義論〉》是2007年6月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俊明。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批判-從到》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冠名,不同於一般的政治經濟學教材,是對《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的文本研究和學理性闡釋,並力求完整準確在闡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的原意,...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K.馬克思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為他的經濟學巨著《政治經濟學批判》寫的一部手稿,通常被稱作《資本論》的第2稿。創作背景 《手稿》共有7本,308頁。1939年和1941年用德文分兩冊先後在莫斯科公開出版,當時編者加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的標題。1953年,在柏林重新...
《面向資本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邏輯線索釋義》是2019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付文軍。內容簡介 《資本論》是馬克思的*之作,它是馬克思借用哲學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典範。該書稿是面向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文本世界,力圖回到馬克思的言說語境中去把握我們常見的社會經濟範疇,繼而深掘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
《導言》的科學價值就是,它從對象、方法和結構諸方面勾畫出_『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作《資本論》的總藍圖,為《資本論》的創作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內容簡介 《導言》雖是未完成的草稿,但卻包含了極其深刻的思想,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所取得的奠基性成果,確定了整個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邏輯起點和邏輯進程,具有...
《“資本一般”與政治經濟學批判》是2018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嘉。內容簡介 在馬克思一生所寫的《資本論》材料中,“1861-1863手稿”的篇幅最大,涉及23個筆記本、1472頁。但貫通的頁碼錶征的卻是不連續的寫作過程;龐雜的內容,紛亂的議題,若隱若現的邏輯,對研究者構成了極大的挑戰,深刻...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的簡明邏輯是關於歷史對象和社會對象的相互鉗制規定的闡述。繪圖表示如右:它是對《資本論》研究對象的邏輯的結構化的表達。形象地說,這是一個丫型財產關係生長道路(圖1)。第一,在根部,生產關係、交換關係尚未分化,屬於財產關係創製階段——對應於抽象勞動成長的活動範圍;第二,在...
《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一部由[德]米夏埃爾·海因里希所著的書籍,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馬克思《資本論》三卷本及其“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計畫的總體性闡釋。作者在書中援引了大量馬克思的原始文獻,針對當代左翼思想中對馬克思《資本論》的表面化理解和傳統馬克思主義對《資本論》的若干定論,提出了...
《政治經濟學批判、歷史科學、第二國際及其他》是2023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順良。內容簡介 該書收入姚順良教授不同時期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成果,主題包括試論《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關於社會結構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比較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通向《資本論》的思想驛站 ——讀《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顧海良】/3 政治經濟學邏輯中的政治哲學顛覆 ——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解讀【張一兵】/27 回歸政治經濟學批判【陳學明】/35 《資本論》的真諦及其曲解 ——兼論《資本論》與西方經濟學的關係【...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是2023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寫於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所以又被稱為《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一共七本,是後來《資本論》的初稿。在這些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明確闡述了他的價值理論的基本要點和一些細節,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
《資本論(1863~1865年草稿)》,K.馬克思1863年8月至1865年底寫的《資本論》草稿。創作背景 又稱《經濟學手稿(1863~1865)》。現被稱為《資本論》的第3部草稿。但也有人認為,馬克思的這個草稿只包括《資本論》第3卷草稿。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把自己的經濟學著作命名為《政治經濟學批判》,並先後於1857~1858年...
《資本的生產過程》是資本論第一卷,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開篇之作。《資本論》是馬克思以畢生精力撰寫的一部光輝巨著。馬克思《資本論》是一部實踐性強的讀和用的著作。正因如此,時間過去了兩個世紀,這部著作依然熠熠生輝,理論魅力無窮,就是由於《資本的生產過程》堪稱一部相對獨立完整的著作。《資本論第一...
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最簡單、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是構成複雜的資本主義經濟有機體的最基本的單元或“細胞”,表現了資本主義最簡單的經濟關係和一切矛盾的萌芽。馬克思通過兩條邏輯思路把商品確定為《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①從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發現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共同缺點是形上學的非歷史...
《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精力寫成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學巨著。 為了適應讀者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需要,根據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由中央編譯局將《資本論》三卷的基本內容進行節選,集成選編本。選編的總篇幅大約為《資本論》原著的五分之一。本書稿還收入了馬克思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經濟學手稿(1861~1863)》是K.馬克思於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為自己的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寫的草稿。一般稱之為《資本論》的第2部草稿。馬克思在19世紀40年代即立意要寫一部經濟學著作,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於1857年開始寫作。當時,他把這部經濟學著作命名為《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第1分冊於1859...
本書針對一般讀者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群體和理論工作者,詳細介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典著作的寫作背景、創作過程、核心觀點等,具體包括《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反杜林論(政治經濟學部分)》《〈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論糧食稅》《論...
導論 從《資本論》的現代性批判看人類解放 第一節 現代性總問題與黑格爾的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資本主體性批判”與“個人現在受抽象統治” 第三節 資本內在矛盾與為人類求解放 第一章 《資本論》的“三重批判””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批判”究竟意味著什麼? 第二節 《資本論》...
從行動的地基出發,藉助《〈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年)對“對象和研究對象規定”的系統性闡發,以及藉助《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貨幣章、資本章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1859年)關於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研究對象的歷史視角的深入研究與系統闡述,馬克思最終確立了《資本論》(1867年)中的“政治經濟學的...
我們回憶一下《〈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和《資本論》商品章的工作邏輯:馬克思堅持從對象出發,從對象——即物的存在進行批判的規定出發,確立對象的歷史結構,進而認識把握住研究對象的歷史結構。在這裡,所謂的歷史,所謂的系統,皆是一種生長運動,即“對象的歷史”進到“研究對象的歷史”,以及“對象的結構”進到“研究...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第三分冊》是(德)馬克思(K.Marx)編著政治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1975年。作品目錄 第二篇資本底流通過程 從資本底生產過程過渡到流通過程 過剩生產 特殊的資本積累 一般利潤率 資本主義生產底限制 從生產過程出來的資本重新變成貨幣 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變成了剩餘資本 剩餘資本Ⅰ的...
(7)無產階級的理論雖然批判了政治經濟學的(拜物教的)範疇,但是,它不能通過其它直接社會的範疇完全取而代之……馬克思在其思想未發展的哲學階段,把超越政治經濟學立場的任務宣告為不純粹是理論的,而是只有通過革命的實踐才可解決的任務……後來,他以改變了的形式把它們納入他的科學的經濟著作《資本論》之中。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是指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對商品向貨幣的轉化的形象比喻。意思是生產出產品最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銷售出產品從而使商品轉換成貨幣才是更為關鍵的一步。困難 首先,商品能否出售取決於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否為社會需要。社會分工使商品所有者的勞動成為專業性的,但...
其主要代表作有: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資本論》(1863~1865),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5),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列寧的《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99)等。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古代城市產生、演變以及資本主義城市化的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
《整體視閾下馬克思貨幣學說研究》是2019年4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紅艷。內容簡介 本書從整體視閾出發,對馬克思成熟時期的重要經濟學著作和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以及《資本論》三卷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解讀,以探究貫穿於其中的...
二、馬克思研究經濟學問題的鑰匙: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的前奏曲 萊茵河畔靜悄悄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到《資本論》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艱苦歷程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和實質的經典式概括 科學研究應持有的態度 ※啟示篇社會管理創新——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字”三、曠世巨著工人階級的“...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手稿筆記本第VII本封面 倫敦英國博物館的圖書館閱覽室,馬克思曾在這裡從事經濟學 研究並為創作《資本論》收集資料(19世紀中葉的英國版畫)《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一1863年手稿)》手稿筆記本第XIX本第1159頁 《資本論(1863-1865年手稿)》第一冊第六章手稿第441頁 《資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