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充足約束下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監管研究

資本充足約束下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監管研究

《資本充足約束下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監管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鄭長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充足約束下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監管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鄭長軍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促使我們思考我國金融體系尤其是商業銀行在這次金融風暴中面臨的危機與挑戰。本項目結合當前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特徵,從監管制度創新的角度進一步研究資本充足約束下的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研究首先考慮到我國銀行制度的現實背景,從銀行監管制度變遷影響因素的分析入手,探討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變化的動因,進而結合博弈理論、金融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等相關理論,通過建立數理模型綜合分析制度變遷視角下資本充足約束與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相關關係和作用機理,進而分析銀行風險承擔行為、銀行穩定與銀行監管的關係,深入探討資本充足約束下的銀行監管方法,最後提出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最佳化策略並提出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本項目基於資本充足約束視角研究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監管問題。 銀行監管制度變遷中的主體——銀行、企業和政府從自身利益考慮,分別承擔不同的風險,其內在機理在於各自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從制度的視角看,銀行監管制度變遷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化、國際化和內在約束性因素等,從而為銀行的監管創新提供了制度空間。同時,銀行監管制度變遷對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產生直接的和深刻的影響。 本項目基於對中國銀行業的事件研究,以2008-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期間為研究區間,驗證公允價值是否存在順周期性。驗證結果顯示公允價值存在一定程度的順周期性,但其並未使金融資產價格出現惡性循環。 我們以1991-2009年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依據,建立了一個非平衡面板,運用廣義矩方法研究了短期資本緩衝與投資組合風險調整的關係。結果表明對於資本充足的銀行來說,其資本緩衝和風險調整之間是顯著正相關關係,即當資本增加(減少)時,他們將通過增加(減少)風險來維持他們的目標資本水平。 我們採集中國銀行業主體的16家商業銀行2006-2011年的數據,套用聯立方程模型,對資本強制約束下的資本與系統風險貢獻度進行研究,結論表明:資本充足監管對銀行系統風險貢獻度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而槓桿率監管對其無顯著影響。 我們對國際衝擊的主要形式即對沖衝擊的傳導機制進行了分析,構建了金融危機傳導的時間層面和空間層面框架,較為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金融危機傳導的具體途徑。 我們基於我國2008-2013年61家銀行的非平衡面板數據,檢驗銀行競爭與銀行破產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存在一個閾值,當銀行競爭小於這個閾值時,競爭程度越低,銀行破產風險越小,銀行系統越穩定;而大於這個閾值時,競爭程度越高越穩定。實證結果還顯示我國當前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給銀行系統穩定帶來正效應但並不那么顯著。 為了洞察銀行風險承擔行為與企業和政府的關係,我們深入研究了不確定信息下的內生激勵與企業效率。我們建立了以企業內生激勵為視角的競爭模型來重新認識企業的行為決策。這一研究,為建立良好的銀行風險承擔機制找到了癥結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