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武廟

資中武廟

資中武廟,又稱關帝廟,是古代供祀三國時關羽的廟宇,位於風景秀麗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重龍山腳下,與資中文廟相距100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資中武廟
  • 占地面積: 1608.8平方米
  • 別名關帝廟
  • 作用:古代供祀三國時關羽的廟宇
武廟由來,歷史,寺廟起源,

武廟由來

武廟又稱武成廟,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唐高宗上元初,封為姜太公為武成王。開元間比照文廟祭祀體系,始置亞聖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漸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廟。明朝洪武年間,廢武廟,以姜太公從祀帝王廟。至滿清時稱供奉關羽的關公廟為武廟。民國時合祀關羽﹑岳飛的關岳廟也叫"武廟"。同"文廟"相對。

歷史

資中武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同治時先後三次修葺,建築布局與文廟相似。武廟占地面積3731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 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門(以上毀)朝貢殿、關聖殿、偏殿武星殿(啟聖宮)、三義祠和左右廂房、鐘鼓樓、廊道、院壩組成。《資州志》載,同治十一、二年正殿加高如文廟大成殿,左修啟聖宮(武星殿),右建三義祠。民國二十六年武廟資料記載,正殿有忠義神武綏靖帝君、關壯繆侯、岳忠武王牌位,有關羽、關平、周倉像。啟聖宮(武星殿)有光昭王、裕昌王、成忠王牌位。三義祠有玉駕聖像神像(劉備、關羽、張飛等)。
資中武廟資中武廟
武廟保存基本完整,建築工藝精美,氣勢恢宏。屋面的青黃色琉璃瓦與毗鄰文廟的紅棕色琉璃瓦,在日光下交相輝映,翼角起伏交叉,雄偉壯觀,同時,文、武二廟對峙而立,屬全國罕見,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寺廟起源

關羽崇拜最早只是流行於荊州地區, 唐朝時成為武成廟的配祀,宋朝朝廷對關羽進行冊封,關帝信仰進入佛教、道教體系,並在清代發展到頂峰。宋真宗時,以關羽為主祀的關聖廟出現。至明末,關羽成為武廟的主神,與孔子的文廟並祀。明末北京城內外關帝廟至少接近百所。明朝萬曆年間,關羽被明神宗封為“協天大帝”、“義烈真君”、“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關羽的“忠”“義”“仁”“勇”得到歷代皇帝的推崇。同時,關羽“學尊孔孟,志在春秋,固儒教之聖人也”。清康熙四年,尊關羽為父子,與孔子並稱。雍正八年,追封關羽為武聖,以關羽為主祀的武廟(關帝廟)與孔子的文廟並列,合稱文武廟。
資中武廟資中武廟
2006年05月25日,資中武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與資中文廟共同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