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鄉(四川資中縣馬鞍鄉)

馬鞍鄉(四川資中縣馬鞍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鞍鄉隸屬四川資中縣,位於內江市資中縣北部,國土面積40.6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人口3.12萬人。境內有馬鞍山、皇覺、楊泗灘集市。地屬淺丘,大小蒙溪河過境,有石橋扁水庫。產稻穀、玉米、小麥、甘薯、甘蔗、黃麻、花生、油菜籽等,畜禽以生豬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鞍鄉
  • 別名:馬鞍鎮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內江市
  • 下轄地區:19個村
  • 政府駐地:資中縣馬鞍鎮老街4號
  • 電話區號:0832
  • 郵政區碼:641215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中部
  • 面積:40.6平方公里
  • 人口:3.12萬人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資中文廟資中武廟羅泉古鎮鐵佛古鎮聖靈山寧國寺
  • 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火車站資中站資中北站銀山鎮站
  • 車牌代碼:川K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經濟,政治,交通運輸,社會事業,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馬鞍山集市始建於清末,皇范集市始建於1897年,楊泗灘集市始建於清末。歷經撤併,
馬鞍鄉
1914年改場為鄉。
1951年析出另置水口、楊泗、石童鄉。
1955年水口鄉併入。
1958年建人民公社,取馬鞍山得名。
1984年撤社復鄉。
1992年撤區並擴鄉鎮,由原馬鞍鄉、皇覺鄉、楊泗鄉組成新的馬鞍鄉。

行政區劃

馬鞍村、石板灘村、小河子村、石橋村、麥子灣村、伍隍村、黃石壩村、李子沖村、拾童廟村、熊家溪村、鞍子坡村、牡羊溝村、龍馬橋村、楠木岩村、楊家寺村、松樹村、駝柏樹村、高洞壩村、兩河村
四川資中縣馬鞍鄉

人口

全鎮總人口3.1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04人,有漢族、白族、藏族。

經濟

1998年國民生產總值7998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2936萬元。
馬鞍鄉

政治

羅世勇,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李黎,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負責財稅、金融。分管財政所。聯繫國稅分局、地稅所、信用社。
胡元果,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工作,負責民政、老齡、國土、建管等工作,分管村建環衛中心、社事辦。
林渝入,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負責黨建、黨務、組織、人事、宣傳、幹部管理、紀檢、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協、統戰、民族宗教、老幹部、機關作風效能建設、督查督辦、便民服務、群團、應急管理、後勤、政務信息、保密、檔案、電子政務、地方志、無線電管理等工作。分管黨政辦、政協聯絡組、效能辦、關工委、機關一支部、紀委、督查室、便民服務中心、婦聯、團委、工會、科協等工作。聯繫麥子灣村的工作。
熊偉,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副書記,負責綜合治理、法院執行、維穩、信訪、防邪、禁毒、政法、社會治安、大調解、依法治理(依法行政、政府法制)、衛生、人口計畫生育、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聯繫派出所、龍江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分管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聯繫拾童廟村、牡羊溝村的工作。
王鐵,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兼副鎮長,負責武裝、交通、民兵、安全、電力、郵政、電信、消防、菸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工作。分管武裝部、交通辦、安辦、道安辦。聯繫工商所、供電所、郵政所、龍江交警中隊、龍江客運站、道路交通安全協會。聯繫石橋村的工作。
王丹,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工業、統計、招商引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環保、勞保、文教、體育、廣播、物價等工作。具體分管經發辦、勞保所、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環保站、城管辦。聯繫石板灘村、松樹村的工作。
彭瑜,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負責組織、黨建、目標考核、民生、旅遊、服務業、商務等工作。具體分管目標辦。聯繫社區的工作。
蒲康,中共黨員,大學,馬鞍鎮人民政府副鎮長,負責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利、農機、城鄉統籌、科技、扶貧、河庫聯網、產權制度改革等工作。具體分管農業服務中心。聯繫楊家寺村、駝柏樹村的工作。

交通運輸

資安公路橫貫於鄉,村村通公路。

社會事業

有發電站、酒廠、磚廠和職業中學、初級中學、國小、衛生院。

風景名勝

有東漢和南北朝時的岩基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