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江流域

賀江流域是古代王朝控制嶺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之一。賀江蘊育了嶺南文明,賀江流域乃是廣文化發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江流域
  • 時期:古代王朝
  • 榮譽:嶺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之一
  • 起源:廣西富川
簡介,封中,廣東和廣西的得名來由,古粵語,文物古蹟,地理形勢,

簡介

賀江古稱封水,起源廣西富川,經賀州、信都、南豐、封開與北回歸線相交後流入西江。賀州古稱臨賀,從漢武帝平南越建臨賀縣算起,迄今已2116年。地處賀江上游、萌渚嶺南麓。從史前時代起一直為嶺南與中原的交通要津,又扼粵、湘、桂邊區交往之關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蹟多,是歷史上廣文化的發源地。賀江蘊育了嶺南文明,賀江流域乃是廣文化發源地。

封中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兩幅地圖格外引人關注。它就是漢初長沙國南部的《駐軍圖》和《地形圖》,從漢墓下葬的公元前168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所見到的最早的地圖。地圖中在嶺南地域內只有一個標名—封中。據考證,這個“封中”就是今賀江流域地帶。這也就給了我們一個答案,賀江蘊育了嶺南文明,賀江流域乃是廣文化發源地。
“封中”位於今廣東西北端和廣西東北角,它是古代嶺南嶺北間的交通樞紐,嶺南經濟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從西漢至唐初,它遠比如今眾所周知的廣州發達。在漢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1年,在不足400里距離的賀江流域上建立了六個縣城,它們是廣信、封陽、臨賀、富川、馮乘和謝沐,這就是今天的封開、信都、賀州、富川和瀟水一帶。在當時來說,這樣密集地設縣,說明漢武帝對“封中”地域的重視。把它看作通往新闢地區和向外擴張的咽喉要道。可見漢初統一中國平定嶺南的政策使然。此後,賀江流域逐漸產生了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一支特殊的文化分支——廣文化。

廣東和廣西的得名來由

賀江下游與西江的交匯處,今天的封開縣,始建於漢武帝六年,當時稱之為廣信。當時南粵剛平,統治者對初開之地施以廣布恩信而得名。廣信也由此成為整個嶺南的首府。它管轄著現在的廣東、廣西和越南的大片土地。廣信作為“封中”的門戶,從秦漢開始,首先得到了中原和楚的進步文化和生產技術的傳播,廣信也就成為了嶺南最重要的地方。而廣東、廣西的地名也由此產生。廣東、廣西之名始於宋代,都是以著名的廣信縣為分界線,廣信以東、謂之廣東。廣信以西、謂之廣西。在2006年11月11日於封開落成的“廣信塔”,為廣東、廣西得名於廣信做了充分的肯定,也揭開了廣東、廣西地名的由來。

古粵語

古廣信的燦爛文化對粵語的形成有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近年來廣東的語言學家大都認為粵語是由北方的古漢語傳入嶺南而產生的。由於五嶺與中原交通往來較少,粵語的變化較少,因而較多地保存了古漢語的特點。秦始皇統一嶺南百越各族後,徒民五十萬至嶺南,而大量的移民是循瀟水而來,聚集點自然就是廣信和封中一帶地方。中原漢語也就在此傳播,與當地的粵語融合發展。至唐宋時期,粵語已發展成為一支有顯著特點的漢族語言。從現在的廣東話流行情況,也可以印證上述粵語形成和發展的論述。在西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區,是以粵語為主體方言的。與廣州話相比,這一帶語言大同小異,賀江流域地區語言與廣州話可以互通,而廣州附近的非西江流域的語言則相差很大,這證明粵語的形成發展是與西江中游和古廣信息息相關。

文物古蹟

賀州文物古蹟多,有始建於公元前111年的臨賀古城最早的城池—大鴨村舊縣肚城池;還有建於公元1571年的中華古石城;建於北宋開寶元年(972年)間的黃姚古鎮;建於公元前111年的富川古明城;明清時期遺留下的秀水狀元村;程陽風雨橋;沿江有數處古漢墓群。

地理形勢

賀江,別稱桂嶺水,發源於廣西富川縣的蠻子嶺,上游稱富川江,流經富川、鐘山、賀縣、封開,在封開江口鎮注入西江。全長338公里,為西江第五大支流,河床平緩,坡降僅為058‰,略高於桂江(043‰),極利於通航。而其發源地為夾在萌渚嶺和都龐嶺之間一片山間谷地,丘陵海拔不超過300—400米,谷地海拔也在200米以下,越過分水嶺,即達湖南湘江支流瀟水上源永明河,形成一條很容易通過的南北交通線。在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地形圖》上,清楚標示這一帶地理形勢,是一個不加任何閉合山形曲線的大缺口。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張修桂教授認真研究這幅地圖後也充分肯定了這一點。
順著這條山口水陸通道,北可上溯湘江,下可抵西江,或經南、北流江出合浦港轉東南亞、印度洋等地;或直下番禺(廣州),同樣接海上絲綢之路通海外諸國,故在2100年前我國最早上述《地形圖》中,今廣東境內只標出兩個地名,一是桂陽,即今連縣,另一個為“封中”,即今賀江流域,顯見這是一個軍事、政治活動要地,所以才在地圖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