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黃田二月二

賀州黃田二月二

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二月二是桂東影響較大的一個傳統節日,習俗由來已久。

每年農曆傳統二月二。黃田鎮數萬民眾喜逛花街,走親串客,歌舞昇平,熱鬧非凡,當地客家人以沿襲獨特的民俗歡度這一傳統節日。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州黃田二月二
  • 別稱:龍頭節、龍抬頭、花神節、花朝節
  • 節日時間:農曆二月初二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祭祀
  • 流行地區:東北、華北、華東、中南
  • 節日活動:經濟貿易、傳統吃節
  • 節日飲食:釀豆腐、黃田扣肉
花朝節,二月二,黃田二月二習俗,一是喜迎賓,二是走花街,三是唱大戲,四是吃扣肉,五是舞龍觀燈逛廟會,

花朝節

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農曆二月初二舉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節的。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
廣西賀州黃田文武廟廣西賀州黃田文武廟
因有著這樣的民俗傳統,以及花期伊始,廣西賀州市黃田鎮人則又給龍抬頭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更豐富的內容,黃田人在二月二這一天,組成祭社隊伍,抬著神位、喜炮、整豬、整羊,舞龍、舞獅到文武廟中關羽、岳飛二帝神像面前讀祭文,燒香扣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家戶戶殺雞宰鴨,大擺宴席,敲鑼打鼓唱大戲。黃田鎮的大街小街擠滿了人群,看相算命的、賣藥吆喝的,表演雜耍的、擺攤賣貨的,擺滿街道兩旁,濃濃的歡樂籠罩在黃田鎮上空。
黃田二月二這種集宗教信仰、祭社活動、文藝娛樂、經濟貿易、傳統吃節於一體頗具特色的民俗節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來黃田參觀遊玩。

二月二

傳說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二月二,龍頭節,相傳在宋朝時為“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採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像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俗,比如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
俗話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大人小孩多在這天剃頭理髮,意思是剃“龍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麵,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其實,“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一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變音,這種說法的起因也與瀋陽有關。自古《孝經》有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明末清初,滿清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下發“剃髮易服令”,強令漢人留辮易服,雖有揚州十日等流血反抗,及“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等說,亦無法阻擋,故清朝成立後,當時不少漢人為懷念前朝,就在正月里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敢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並一直流傳下來。

黃田二月二習俗

富裕的黃田是賀州市的“衛星城”,是賀州市名副其實的“後花園”,這裡有美麗的田園風光,這裡的連片種植的蓮藕、連片的西紅柿、連片的草莓、涼薯、甘蔗和著附近的奇峰異石締造的大自然情趣,不知道迷醉了多少遊客。所以,令所有黃田人自豪的,除了出色的致富本領,還有,用智慧創造了讓更多人為之陶醉的秀麗風光。
因此,每當在黃田過節這天,我們也喜歡登上主人家的樓頂,指點遠近山水,欣賞田園美景。二月二,讓每一個客人都願意將黃田人的熱情和黃田的美景一起懷揣回家。
黃田二月二幾大特點彰顯客家文化。

一是喜迎賓

這一天過節,俗稱慣節,只要你在黃田街上有一位親戚或認識一位朋友,你就可以帶上你所有的親朋好友到那位朋友家做客。不管你原來是否和主人家相識,只要有一個熟人帶路,你就可以到任何一戶人家吃節。在黃田的這個節日,仿佛看哪家的客人多,客人越多,主人臉上越增光。。這一習俗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好客的特點。也能因此結交更多的朋友,屆時可以回吃其當地的傳統節。
黃田路口黃田路口

二是走花街

每年二月初二前幾天,黃田街大街小巷都在街上拉起彩旗掛起彩燈,二月二當天,整條黃田街被五顏六色的彩紙遮蓋成一個彩色的世界,一片喜慶氣氛。行人在彩紙彩旗下行走,人如潮湧,川流不息,據說這是過年“行大運”的繼續,白天晚上景象卻又不盡相同
街上空曠的地方還會有“上刀山”“下油鍋”“演魔術”等等一些雜藝表演。
花街花街

三是唱大戲

黃田街上有一座古戲台,始建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曾於民國六年和1992年重修(2003年左右又有重修),距今已有140餘年的歷史。古戲台平面呈凸字形桿蘭式斗拱結構,飛檐翹角,蔚為壯觀。戲台曾被列入《中國戲曲志·廣西卷》,被列為第六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二月二,都要在戲台上演出戲劇,吸引不少民眾駐足觀看。也有到此的朋友自帶椅凳到此看大戲的,為廣大戲迷提供豐富節目。
黃田古戲台-保護文物黃田古戲台-保護文物

四是吃扣肉

黃田扣肉工藝獨特,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是“雙扣”,即兩件肉夾一片芋頭。肉加進了蜂蜜,一般還會放些香菇紅棗之類作襯底,所以看起來肥膩,但吃起來香甜無比,肥而不膩。(當然還有客家豆腐釀以及白切雞等美食)
黃田美食——黃田扣肉黃田美食——黃田扣肉

五是舞龍觀燈逛廟會

二月二當天,黃田各街及各村都會有相應的舞龍舞獅隊,隨著三牲祭品,由各處舞龍、舞獅遊行匯聚至黃田文武廟處,祭關羽、岳飛二帝,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在大祭的時候還會標炮旗。趁著廟會的時候還會有各種擺地攤賣廟會小玩意兒的,還有粘糖畫的等等
夜晚觀燈逛街看大戲,更增添了節日的熱鬧和歡快。長街舞龍、舞獅,鑼鼓歡聲,鞭炮震天,白天廟會,夜晚觀燈逛街看大戲,更增添了節日的熱鬧和歡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