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隱

費隱

費隱的拼音是fèi yǐn ,注音是ㄈㄟˋ ㄧㄣˇ,對於其含義,儒家學者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隱
  • 拼音:fèi yǐn 
  • 注音:ㄈㄟˋ ㄧㄣˇ
  • 釋義:無道而隱居或君子之道廣大而精微
基本信息,釋義,

基本信息

語出《禮記·中庸》第十一章或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費而隱”。

釋義

對於“費”和“隱”的解釋,歷代儒家學者由於學脈淵源的不同,大體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以東漢鄭玄為代表的漢學更加注重政治制度方面的分析,認為“君子之道費而隱”應斷句為“君子之道費/而隱”。按照這種分法,”君子之道費而隱“應該放在第十一章的末尾,承接之前孔子關於”素隱行怪“、”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段落的語義,也就是說:前面說的“君子之道”已經荒廢了,所以君子才要去隱居。這種解釋主要根據鄭玄對《禮記》的注和唐代孔穎達對鄭注所作的疏。(鄭玄 註:“言可隱之節也。費猶佹也,道不費則仕。” 孔穎達 疏:“言君子之人,遭值亂世,道德違費,則隱而不仕;若道之不費,則當仕也。”)
以南宋朱熹為代表的宋學更加注重修身和哲學方面的分析,認為“君子之道費而隱”應斷句為“君子之道/費而隱”。按照這種分法,“君子之道費而隱”應該放在第十二章的開始,開啟下面“夫婦之愚”等段落的論述。也就是說:君子之道是廣大而且精微的。這種解釋主要根據朱熹對《中庸》該句的註解。(朱熹注“費,用之廣也,隱,體之微也”) 朱熹的這種解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與原文中後面“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說法也是相互印證的。
朱熹對“費而隱”的解釋在明清時期由於《四書章句集注》成為科舉考試教科書而被人廣為接受。例如,明 葉子奇 《草木子·原道》:“中和以性情言之,中庸以德行言之,費隱又以人物兼觀之,此理之無乎不在,信手拈來,頭頭皆是,吁,其妙矣乎!” 清 魏源《<曾子章句>序》:“不越戶庭,明天察地,體用,費隱貫於一、不遺不御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