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邊社會主義

費邊社會主義

費邊主義(Fabianism)簡單的來說就是漸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思潮的一支。19世紀後期,流行於英國的一種主張採取漸進措施對資本主義實行點滴改良的英國的社會主義思潮。它是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綱領。不同於列寧主義認為的應該通過革命的方式進入社會主義。1884年一部分知識分子創立了費邊社,該社成員認為社會改革應循序漸進,故以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一位因主張等待時機、避免決戰的戰略而著名的將軍費邊的名字命名社名。其學說故稱為“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簡稱“費邊主義(Fabianism)”。費邊主義者的基本信念認為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漸進而必然的轉變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邊社會主義
  • 外文名:Fabianism
  • 代表人物:喬治·肖伯納、悉尼·韋伯
  • 代表作:《費邊宣言》、《費邊社綱領》等
基本觀點,體系簡介,主要觀點,基本信念,組織機構,由來發起,成立過程,組織規模,代表人物,對比區別,

基本觀點

體系簡介

費邊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喬治·肖伯納和悉尼·韋伯,其成員幾乎全是知識分子。代表作有《費邊宣言》(1884年)、《費邊社綱領》(1889年),1889年出版的《費邊論叢》一書,為費邊社會主義奠定了基礎。該社還出版過幾百種小冊子和論著,並編有《費邊新聞》和《費邊季刊》等定期刊物,在英國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中廣泛傳播費邊社會主義。費邊社會主義的主要觀點是:提倡階級合作、社會和平,反對激進主義革命和激進主義政治。恩格斯指出,費邊社會主義這些形形色色的英國的社會主義者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英國人皈依社會主義,從而用和平和立憲的辦法來實行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351頁); 費邊社會主義屬於社會民主主義思想體系。費邊社會主義者幫助成立了英國工黨費邊社也一直是英國第一大黨工黨的理論庫。至今,費邊社會主義者仍然活躍在英國的政治舞台上。
費邊社會主義

主要觀點

費邊社會主義的主要觀點是:提倡階級合作、社會和平,反對激進主義革命和專政;主張通過民主選舉建立地方自治市政機關,逐步掌握煤氣、電力、自來水等公共事業所有權,運用溫和漸進的方法和一點一滴的改良,實現社會主義。它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英國的社會主義思潮,即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潮,它的傳播對歐洲的社會主義運動造成很大影響。恩格斯指出,費邊社會主義者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英國人皈依社會主義,他反對費邊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因,就是“和平主義,這就是他們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98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提倡社會沙文主義。

基本信念

費邊主義者的基本信念認為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漸進而必然的轉變過程。他們看到英國民主憲政的擴展以及勞工組織的發達,足以促成必要的社會改革,因此排斥馬克思階級鬥爭及激烈革命的觀點,主張研究社會實況,以民主漸進溫和的手段,透過選舉投票來解決問題。企圖以國家作為推動改革的工具,主張廢止土地私有制、工業國有化,以及實現各種社會福利。
費邊主義者參與協助英國工黨(The Labour Party)的成立,並成為工黨中頗具影響力的會員,但其重要的貢獻,實在於透過各種活動,包括學術的研究出版、演講、座談會以及暑期學校的舉辦,向社會大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與傳播,喚起社會良知,鼓吹改革措施,因而對於教師、公務員、工會領袖、國會議員等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一八八九年起陸續出版的費邊社會主義論文集(Fabian Essays in Socialism)。

組織機構

費邊社會主義組織——費邊社

由來發起

費邊社的得名,來自於古羅馬大將費邊。公元前217年,費邊接替前任敗將的職務,迎戰迦太基的世紀名將漢尼拔。費邊採取了避其鋒芒,改用迅速、小規模進攻的策略,從而達到既避免失敗,又打擊對方的目的。經過八年的苦戰,費邊終於擊敗了漢尼拔。從此費邊主義成為緩步前進、謀而後動的代名詞。

成立過程

費邊社創立於1884年1月,最初成立時社員不足12人。費邊社創立不久才華橫溢的蕭伯納才加入,第二年悉尼·韋伯由蕭伯納介紹才成為社員。這兩位新社員的到來,很快成了該社的台柱,並使費邊社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蕭伯納在費邊社當了27年的執行委員,1906年至1907年期間是該社的社長。悉尼·韋伯是英國著名政治活動家,費邊社會主義的理論家。悉尼·韋伯是英國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中的費邊社派代表,他為工黨起草了黨章,擬定黨綱草案,指導各項政策,努力使費邊社會主義成為該黨的指導思想。面對19世紀末的英國社會,他們堅信必須通過漸進的--而不是激進的、暴力的--手段達到社會主義。
費邊社汲取了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放棄了前輩社會主義者們的激進姿態。蕭伯納說:“不是說暴力乃是進步的產婆嗎?但暴力同樣是混亂的產婆,是戒嚴令的產婆。”儘管費邊社不認同暴力革命,但費邊社的活動始終以支持社會主義價值的核心為目標。面對19世紀末的英國社會,費邊社認為資本主義在根本上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最終的解決之道在於工人應該擁有生產工具。只不過由於手段的不同,費邊社在承受著嘲笑的同時,堅定的朝著與嘲笑者相同的目標前進。
為了推行自身的主張,費邊社的成員不遺餘力的向社會宣傳他們的主張,並且與政府官員、黨派政客們過從甚密。1891-1892年,117名費邊社成員作了3339次演講,印發了37800份小冊子,與邱吉爾、勞合喬治、阿斯奎那、貝爾福等眾多政治家進行了談話並且提出建議。在費邊社的努力下,國家保障最低生活標準、資源的社會管理、以累進稅縮小貧富差別、整頓教育等許多措施通過一個一個法案,落實到國家立法中。費邊社幫助建立了工黨,而且一直成為工黨的組成部分,費邊社也一直是英國工黨的理論庫。

組織規模

費邊社的成員人數一度達到8000人,地方分社超過一百個,後來逐漸衰落。1931年成立新費邊研究社,1939年與費邊社合併成為新費邊社。至今費邊社仍然存在,據的內部報導稱,該社現有活躍成員5000人左右。

代表人物

“費邊主義”是社會主義的一種,全稱是“費邊社會主義”,所以,可以說“費邊主義”是一種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社會主義思想,在現實中不可能推翻資本主義而徹底的建立社會主義.其代表人物是英國作家蕭伯納,成立了“費邊社”,出版有《費邊主義文集》。古羅馬將軍費邊,擅長拖延戰術,故取其名.英國工黨就是主張費邊主義的政黨,其領袖就是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香港譯為白高敦)。
西元一八八四年成立於倫敦的費邊社,系由少數具有祉會理想的青年知識分子所組成,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韋伯夫婦(Sidney and Beatrice Webb,1859~1947)、蕭伯納(Bernard Shaw,1856~1950)、華萊士(Graham Wallas)、威爾斯(H.G. Wells,1866~1946)與阿特禮(Clement Attlee,1883~1967)。他們以古羅馬名將費邊亞(Fabius)做為學社名稱的來源,意即師法費邊亞有名的漸進求勝的策略。

對比區別

費邊社會主義是在較發達資本主義歐洲國家所產生的(英國),以減少社會衝突與矛盾的漸進式改良主義;而傳統列寧社會主義則是在較落後資本主義國家甚至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以徹底的革命掃除社會原有剝削階級而進行的社會主義。
兩者都是對人類社會資本主義產生的不公正、不公平、不自由的反擊與改進;但因為所處環境不一致,所以採用的社會方法不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