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費多爾·伊萬諾維奇)

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一般指本詞條

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俄語:Феодор I Иоаннович,1557年5月31日—1598年1月17日),稱費奧多爾一世(俄語:Федор I )。是俄羅斯留里克王朝最後一位沙皇(1584年—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母親為安娜斯塔西亞·羅曼諾夫娜。娶伊琳娜·戈東諾娃。無子,有一女費奧多西亞·費奧多羅夫娜女大公。1589年,莫斯科都主教區升格為牧首區。莫斯科取代君士坦丁堡成為東正教的中心。費奧多爾死後,留里克王朝絕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
  • 外文名:Феодор I Иоаннович 
  • 別名:費奧多爾一世(敲鐘者)
  • 國籍俄羅斯帝國
  • 民族俄羅斯人
  • 出生地莫斯科
  • 出生日期:1557年5月31日
  • 逝世日期:1598年1月17日
  • 職業:俄羅斯帝國沙皇
  • 信仰東正教
  • 父親伊凡四世
  • 母親:安娜斯塔西亞·羅曼諾夫娜
  • 妻子:伊琳娜·戈東諾娃
  • 繼任者鮑里斯·戈東諾夫
家族背景,朝政紛爭,皇位不穩,政權下的陰謀,權利的爭奪,家族的影響力,攝政王,弱智皇帝,繼續發展,東正教大牧首,新沙皇,

家族背景

伊凡四世在狂暴中打死王儲伊萬之後,只剩下兩個有可能的繼承人:弱智兒子費奧爾多和襁褓中的幼子季米特里。最終伊凡四世宣布立費奧爾多為王儲。他深知這個弱智的兒子不足以繼承大統,所以又指定五位大臣組成攝政會議,共同輔佐日後的費奧爾多。這五位大臣都是當時權傾一時的豪門貴族,包括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世代名門的舒伊斯基、費奧爾多的舅舅扎哈林-尤里耶夫(羅曼諾夫家族)、費奧爾多的妻弟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大公。

朝政紛爭

伊凡四世死後,為控制弱智的沙皇、爭奪權力,攝政會議里的五位大臣馬上分為兩派,展開了激烈鬥爭。在這五位大臣里,國舅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大公兩人主張支持費奧爾多,主張繼續加強中央集權,而舒伊斯基(後來的瓦西里四世)和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正好相反,主張立年幼的德米特里為沙皇,主張擴大貴族們的權力。費奧爾多的舅舅扎哈林處於中立位置,不斷調和兩派,寄希望於各方和解。

皇位不穩

在1584年4月,費奧爾多還未來得及登基繼承皇位,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就在第一個回合鬥爭中遭到失敗:莫斯科城中的貴族和百姓在舒伊斯基煽動下,爆發了反對別利斯基的騷亂,要求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別利斯基。最終鬥爭的結果是別利斯基被驅逐出權力中心,被貶到下諾夫哥羅德去做督軍。

政權下的陰謀

戈東諾夫深知,他的權力來自於他的國舅身份,因為他的姐姐是皇后,所以他才能夠代替弱智的沙皇,成為攝政王;如果費奧爾多被廢黜,那么他將失去一切。為此,必須除掉唯一能夠挑戰費奧爾多皇位的季米特里。儘管季米特里被認為是私生子,但弱智的費奧爾多也不是統治俄國的最好人選,城中一場騷亂或者兵變就足以把費奧爾多趕下台。於是戈東諾夫在這裡給政治對手以沉重打擊:把季米特里和他的母親流放到遠離莫斯科的烏格里奇。1591年,季米特里死在了烏格里奇。當時很多人認為是戈東諾夫為了斬草除根,下令處死了年幼的季米特里。但從史料中推斷,戈東諾夫不大可能下這樣的命令:在1591年的時候,戈東諾夫已經大權獨攬,沒有必要採取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反而因此背負惡名。

權利的爭奪

費奧爾多登基後,戈東諾夫聯合各派貴族,尤其是聯合了貴族杜馬的成員,逮捕了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剝奪其所有權力和財產,使用強制手段把他送進了修道院。這時候處於中立的扎哈林因病退出朝政,對權力的爭取變成了戈東諾夫和舒伊斯基兩人的對決。1586年,舒伊斯基故伎重演,煽動城中貴族和百姓騷亂,起來反對戈東諾夫。但戈東諾夫面對騷亂人群沒有絲毫手軟,在禁軍和射擊軍支持下鎮壓了騷亂。此後進行的大規模逮捕又牽出了幕後指使人--舒伊斯基。

家族的影響力

舒伊斯基先是被逮捕,隨後又被貶到外地做督軍,繼而被流放,最後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流放地。雖然舒伊斯基本人死了,但舒伊斯基家族畢竟累世名門,此後舒伊斯基家族的瓦西里成為軍隊中的重要將領,保留了家族在莫斯科的政治影響力。

攝政王

從這一年起,消滅了所有政治對手的鮑里斯·戈東諾夫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唯一的攝政王,把持朝政,成為沙皇俄國的無冕之王。費奧爾多不但弱智,身體還很衰弱,長時間站立就會體力不支,所以不必說處理朝政,就是各類重大慶典儀式都無法完成。甚至在登基典禮上,費奧爾多身著厚重的禮服,站立時間過長,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隨手把鑲滿黃金寶石的皇冠交到站在一旁的米羅斯拉夫斯基大公手中,又把沉重的金屬權杖交給站在另一側的戈東諾夫。堂上眾多王公大臣不僅為之瞠目。 儘管如此,弱智的費奧爾多不失善良本性。他自幼喜好教會的宗教活動,尤其喜歡聽教堂的鐘聲,成年後經常跑到鐘樓上自己敲鐘。為此,他性烈如火、剛愎決斷的父親伊凡四世半帶蔑視半開玩笑地給費奧爾多起了個外號:敲鐘的。

弱智皇帝

繼承沙皇位子以後,費奧爾多也是每天要花掉很多時間,泡在教堂里,做祈禱,觀看各種宗教儀式。此外弱智的沙皇還以看人打架,看人與熊搏鬥為樂,觀看宮裡小丑們的表演也是費奧爾多喜愛的消遣。 據史書記載,費奧多爾確實做到了與世無爭:他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傻笑?),對下屬的要求可謂有求必應,非常大方地賞賜教會和大臣們土地和財產。在皇宮內,費奧多爾是弱智,對此可謂盡人皆知;但民間關於沙皇的所有訊息都被戈東諾夫嚴密封鎖,所以民間一直有關於費奧多爾如何仁慈善良、心地寬厚的傳說。

繼續發展

伊凡雷帝之後的俄羅斯,因為大舉消藩和持續25年的立窩尼亞戰爭而元氣大傷。在費奧爾多即位之後,俄羅斯沒有對外用兵,內政也逐漸穩定下來,沒用了幾年就恢復了生機。1590年至1593年間,俄羅斯和瑞典在邊境不斷發生武裝衝突,最終俄羅斯占了上風,和瑞典簽訂停戰和約。瑞典歸還了此前占領的邊疆六城。
在南方俄軍也和克里木汗國進行了有效的鬥爭,加固了邊防,在邊境上建立了一系列城堡和要塞,包括沃羅涅日、別爾哥羅德薩馬拉薩拉托夫、察里津(現伏爾加格勒)等。沙皇俄國對西西伯利亞的控制進一步加強,西伯利亞地區實際上已經處於莫斯科的有效統治之下。

東正教大牧首

在這一時期,在俄羅斯的宗教生活里還出現了一個重大事件:1589年,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教廷正式承認莫斯科教廷獨立,此後莫斯科教廷的宗教領袖不再是都主教,而是升格為大牧首,全稱全俄及莫斯科東正教大牧首。俄羅斯的第一位東正教大牧首叫做約夫。
在沙皇費奧爾多統治時期,俄羅斯的農奴製得到鞏固。此前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地主從是勞役,而根據1592年的法令,不允許農民自由遷徙,農民喪失了選擇地主的權利。自此後農民就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 1598年11月7日,費奧多爾病逝。費奧多爾活到41歲,在位14年。費奧爾多沒有子女,隨著費奧爾多去世,俄羅斯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留里克王朝子嗣斷絕了。
後世曾經開棺驗屍,在費奧爾多的遺骸做了取樣,結果發現了大量的砷,這也從側面驗證了沙皇費奧爾多是被人毒害致死的。當年宮中就有傳言,說戈東諾夫為了登上皇位,命人下毒殺害了沙皇。但無論真相如何,費奧爾多之死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新沙皇

費奧爾多死後,經大貴族杜馬推舉和縉紳會議的選舉,戈東諾夫被推舉成為新的沙皇。 戈東諾夫加冕成為沙皇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打破了當時俄羅斯社會中君權神授的觀念,沙皇這個概念也不再神聖,要成為沙皇也無須皇族世代相傳,子承父位,這就為後來的動盪年代埋下了伏筆。畢竟,代表著巨大權力和財富的沙皇寶座實在令千萬人為之垂涎;另一方面,自費奧爾多病逝、俄羅斯在留里克王朝終結後,名義上成為沒有主人的國家,不論出身,人人皆可問鼎,主要規則就是唯強者居之。 俄羅斯政局將陷入長時間的混亂和動盪已經不可避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