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蘇子瞻風雪貶黃州》。雜劇劇本。元費唐臣作。四折一楔子。寫推行新法的王安石與蘇軾政見不合,讓御史李定以訕謗朝廷之罪加以彈劾,蘇軾即被貶黃州。退職還家的馬正卿,在大雪中用酒果相迎,蘇軾對仕途險惡大發感慨。後安石又令黃州太守斷絕蘇軾的資糧,使其陷入窘境,幸得馬正卿接濟。幾年後,蘇軾官復原職,但已...
元代戲曲作家費唐臣的《蘇子瞻風雪貶黃州》,描寫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故事,對封建官場的黑暗和世態炎涼,都有所揭露。如寫御史李定用斷章取義、曲解原作的手法,彈劾蘇軾“托吟詠而謗訕朝廷”。又如寫蘇軾謫居黃州時,楊太守對他冷酷無情。當他奉詔回朝時,楊又趕來巴結。作者通過蘇軾的...
⑵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定惠寺”。在今湖北省黃岡市東南。蘇軾初貶黃州,寓居於此。⑶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計時用的漏壺。這裡“漏斷”即指深夜。⑷時:一作“誰”。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貞吉”,其義為幽囚。引申為幽靜、優雅。⑸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⑵徐公君猷:徐君猷,名大受,東海人,當時任黃州知州。見過:來訪。⑶覆塊:謂麥苗覆蓋田壟。塊,土塊。⑷臨皋:臨皋亭,在黃岡南長江邊,蘇軾被貶黃州時曾居住在此。煙景:雲煙繚繞的景色。⑸雪床:指霰粒。⑹轣(lì)轆:車輪轉動之聲。⑺扶頭:一種酒,因易醉得名。⑻圃:菜園。翠羽:形容菜葉的...
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貶官黃州(今湖北黃岡)。元豐六年三月張懷民也貶官在黃州,與蘇軾的心境相同。他們結識後,因氣味相投而成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月十二日蘇軾將往張懷民暫住的承天寺與之一起賞月,寫下了著名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觀覽長江勝景。蘇軾欽佩張懷...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作者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
《後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後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緻描寫,...
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元豐六年(1083年)3月,張懷民也被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元豐六年(1083年)10月12日(農曆)夜,張懷民和蘇軾夜遊承天寺,蘇軾寫下了《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因“烏台詩案”而謫居黃州達五年之久的蘇軾,接到了量移汝州(今河南臨汝)安置的命令。鄰里友人紛紛相送,蘇軾作此詞以示告別。所謂量移,指的是被貶謫遠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並非平反覆官。對於蘇軾來說,這次雖是從遙遠的黃州調到離京城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給他的罪名並未...
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偁貶謫黃州之後,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貶黃時寫有赤壁二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揚中外。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為“東坡赤壁”。東坡赤壁的樓閣始建於西晉初年,距今約一千七百餘年,後多次重建,現有面積五百餘畝。建築物計有二堂(二賦堂、雪堂),三樓(...
《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五言古詩組詩作品。第一首詩描寫淫雨、海棠之景,把思想情感形象化,以抒發貶徒身世之情。第二首詩除展現宋代寒食的節令風俗外,更將寒食節雨、寒食節獨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與東坡的身世遭遇緊密結合。這兩首詩反映作者謫居黃州時痛苦、壓抑甚至是絕望的心理狀態,表達了他...
名軾,字子瞻,北宋四川眉山人。生於書香門第,進士及第,曾為翰林大學士。文詩之美,膾炙人口。滿腹經綸,但不得志。被貶黃州,建室於東坡,自稱東坡居士。三游廬山,其詩有“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之句。與佛印禪師為友,緇素之交,傳為佳話。某日,寫一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有《東坡七集》、...
《南鄉子·集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是一首集句詞,其體式源於集句詩。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的詞作,既有他為人熟知的豁達開朗、處之泰然的一面,亦有痛苦、掙扎的灰暗一面。全詞取唐人詩句不僅均符合詞人當下的境遇、身世、心態,而且信手拈來,仿若己出,經過他貫注心血的再創造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作...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縱34.2厘米,橫199.5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台詩案”成為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
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
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
⑵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闢的游息之所,築雪堂五間。⑶聽江聲:蘇軾寓居臨皋,在湖北黃縣南長江邊,故能聽長江濤聲。⑷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奔走鑽營,追逐名利。⑸夜闌:夜盡。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有“酒闌”,裴駰集解曰“闌,言希也。
蘇軾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
本文系元豐七年(1084),蘇軾改汝州安置即將離開黃州時,應安國寺僧首繼連之邀而作。文章回顧了居黃期間的生活及思想變化,表明了蘇軾經過“烏台詩案”的嚴酷打擊後,從佛老中得到了慰藉,思想呈現儒釋道融合的傾向。這是研究蘇軾思想變化的重要資料。安國寺在黃州城東南三里,蘇軾貶黃州時常去寺中讀經思過。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