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生書院

貴生書院

貴生書院在廣東省湛江徐聞縣徐城鎮舊城內。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貶任徐聞典史時,有感於當地士子輕生,因而倡建此書院,清代經多次修建,1984年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生書院
  • 校訓:君子學道則愛人,天下之生皆當貴重
  • 創辦時間:1591年
  • 知名校友:湯顯祖
  • 所屬地區:廣東省鎮江市徐聞縣徐城鎮舊城內
  • 主要獎項:1990年列被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景觀,展覽,

簡介

貴生書院坐落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城古城聖殿塘(今南門塘)東50米處,原有一條石道,由登雲塔(明代建築)一直延伸到書院,並連線著其後的文廟,形成徐聞文化教育的基本格局。

景觀

如今走入貴生書院,除了敬仰緬懷外,我們更多的是學習與借鑑——在這座書院中我們可以看到明清教育的大致體例和學宮學院的大致布局。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貴生書院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貴生書院
貴生書院坐北面南,是四合院式庭院建築。書院前堂一座三開間,面闊13.5米,進深7米,硬山頂磚瓦結構,前檐柱二支,前堂大門上有題匾“貴生書院”。書院前庭有幾株郁蔥的鳳凰樹與古榕,還有一口古井雅稱“夢泉”,相傳為湯顯祖所鑿。沿前堂往前19.6米,有東西學齋兩座,各為六開間,面闊16米,進深6.5米,磚瓦結構。明清兩代學齋分列: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格物、致知、修身、齊家和治國12間課室。兩學齋之間的正廳為講堂,進深7.1米,面闊6.3米。書院庭中還有一古亭,院記憶體古碑刻多塊,有《院規條》碑、《五夫子賓興條例芳名錄》碑、《貴生書院官田》碑和新捐生碑等。
貴生書院前有明代石道,全長732米,寬4.6米,東西走向,路面有牛車車輪輾成軌跡2道,深達13厘米。沿石道西走300米有學宮,建於明,僅存大成殿,1986年重修,現完好。書院和石道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展覽

重修與保護 書院傳承“貴生”精神
目前的貴生書院是清道光三年重修的,在明代原規模上擴大面積,修葺一新。書院在1985年再次得到重修,並於1990年列被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貴生書院
為紀念宣傳其教育思想與貴生精神,如今書院已重新布置,大廳講壇放置有湯顯祖座雕,坐像照壁寫有湯顯祖詩句“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並有系列湯顯祖廉政文化陳列。
兩列廂房布置湯顯祖事跡文物展,在展示中我們看到了歷代文人對湯顯祖的紀念追崇及現當代名人對湯顯祖的高度評價。歷代先賢學者到徐聞來都會到貴生書院瞻仰湯顯祖;歷代文人也經常在書院內聚會。
其中劇作家田漢的句詩“貴生書院遺碑在 百代徐聞感義仍”,既概括了湯顯祖的追求,也寄託了我們徐聞人對先師的仰慕之情。
創辦原因
古代廣東徐聞縣民風好鬥人皆輕生,湯顯祖為了推廣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聯合
湯顯祖。畫像湯顯祖。畫像
湯顯祖將書院的12間教室,分別命名為審問、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並在《徐聞留別貴生書院》一文中道:“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湯顯祖在教學上對弟子一視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談修,每日津津不厭。
知縣熊敏捐俸銀在徐聞縣城西門塘畔創辦了一所“貴生書院”,教民知書識禮,認識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輕生之俗。並宣傳“君子學道則愛人”、“天下之生皆當貴重”的人生哲理。
影響
通過湯顯祖的教育和宣傳,徐聞文風漸盛,科舉盛行。
清《王夫子賓興》碑文曰:“自明義仍先生來徐聞建書院,而徐益知向學,當時沐其教者,輟魏科登賦仕,後先輝映,文風稱極。”明萬曆19年至崇禎年間徐聞連年旱災,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學,仍出了15名舉人。明清兩代徐聞多次修繕貴生書院,並訂立了《院規條》,還撥出學田96石作為會科經費,可見湯學已經深入徐聞人心。湯顯祖病逝的訊息傳至徐聞,徐聞縣興建了“湯公祠”,以此表達當地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
歷史湯顯祖與徐聞貴生書院
明萬曆十九年(1591),湯顯祖因上疏彈劾語犯神宗,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在徐聞,湯顯祖“深感此地人輕生,不知禮儀”,便夥同同鄉知縣熊敏,共同創辦貴生書院。
古色古香的貴生書院古色古香的貴生書院
湯顯祖崇尚摯愛,提倡“貴生”,這是其戲劇之魂,更是其教育之旨。湯顯祖帶著他的“貴生”思想踏上徐聞大地,“立貴生書院講學,士氣頓移”,從此,徐聞形成賓興制度,以此教化鄉梓,開啟民智。
“疏愚之資,孤焉瘴海。天幸得挹長者卷卷。還鄉病起,更辱遠諭,乃至處以餐餞。徐聞幾許閒田,添尉一口,可謂荒飽矣。九日欲吊長沙,懷湘而雷,一宿貴生書院,視海上人士自貴其生何如也?萬里炎溟,冰雪自愛。”
——摘自湯顯祖《答徐聞熊令》(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87年))
明萬曆十五年(1583):湯顯祖帶“貴生”到徐聞
明代臨川大才子,戲劇家、教育家湯顯祖為何對徐聞如此情有獨鐘?這要從明萬曆十五年(1583)說起。那一年在京述職的湯顯祖,目睹全國性的災荒和邊防洮州失事,他對現實極為憂慮與不滿。萬曆十九年(1591)閏三月,慧星出現被當時視為“不祥之兆”,神宗藉此責備言官,湯顯祖覺得時機到了,上疏彈劾那些無行的輔臣科臣,並語犯神宗,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
“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天下之生皆當富貴”,湯顯祖推崇“貴生”,這與他戲劇思想中主張的“至情”是一致的,他在《牡丹亭》題詞中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尊重生命,崇尚感情,這種思想不但是其戲劇之魂,更是其教育之旨。這種教育思想是明代反理學的代表——理學禁錮人性與人慾,湯顯祖倡導至愛,提倡“貴生”。
湯顯祖的“貴生”思想,具有三方面特徵:一是一切以人為中心,以民為本;二是質疑輕生,反思人性;三是以書院為平台,用教育手段實現“貴生”主張。這些思想都集中體現在他在徐聞寫的《貴生書院說》與《明復說》中。
明萬曆十九年(1591):以“貴生”創書院啟民智
湯顯祖在朝時是執掌過皇太子的輔政(太常寺博士),他不管是在朝還是在野,都能秉正直之氣,當時從六品降至無品(典史添注),是從中央官員到地方小吏的升降。作為教育家的湯顯祖,其教育主張除了體現在對皇太子的輔導上,還體現在他在地方大辦教育事業的實踐上。
明萬曆十九年(1591),湯顯祖因上疏得罪皇帝顯要,被貶到了離京千里之外的嶺南荒蠻之地(南蠻)徐聞,他“深感此地人輕生,不知禮儀”,便夥同同鄉知縣熊敏,共同創辦貴生書院,並對“貴生”教育主張加以闡發。
與湯顯祖同時代的探花劉應秋在《貴生書院記》中肯定了他以“貴生”創辦書院的思想與追求:“義仍自為說,訓諸弟子”。清乾隆進士蔡士銓在《玉茗堂先生傳》中更稱湯顯祖在書院中“立貴生書院講學,士氣頓移”。
湯顯祖倡導的“貴生”思想影響了十幾代徐聞人,從明代至清代,不少學子追隨先賢,奮力讀書,讀書上進者大有增加。據不完全統計,自明洪武初至萬曆十九年(即湯顯祖被貶徐聞前)的223年間,徐聞僅出舉人14人,而明萬曆十九年至崇禎末年的53年間,就出舉人13名。
自湯顯祖開創了徐聞大地教育新局面後,徐聞重視教育,同時代出現學宮多處,除建於弘治年間的文廟外,夢溪書院及明善、崇德、廣業復社等禮學和義學機構相繼成立,從此,徐聞形成賓興制度,以此教化鄉梓,開啟民智。
如今《五夫子賓興條例芳名碑》仍存在書院內,延續至今。現狀
文化發掘與振興 再圓湯顯祖的教育夢
如今,湯顯祖在徐聞的影響力仍隨處可見,徐聞縣紀委在貴生書院舉辦了廉政教育基地,弘揚貴生思想;徐聞縣教育局在這裡舉辦貴生學堂,延續湯顯祖教育理念;民間成立貴生學會,深入研究湯顯祖思想與創作。
在徐聞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徐聞正積極打造一種貴生文化。貴生書院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再修繕重建,煥然如昨,既保存了明代的辦學規格,又恢復了清代重修後的規模。目前,還將展區與活動區擴展到縣博物館與貴生公園,全面展示湯顯祖思想影響與辦學價值。規劃
前不久,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組織專家考察貴生書院這一文化遺址時作出批示,要將其作為全省文化重點保護單位加以研究開發,這將成為全省文化教育基地。於是,當地文史文化教育部門在此指示要求下,進行多方面的文化發掘,致力打造新的文化景點,並結合教育強縣目標,努力實現文化振興,再圓湯顯祖上百年的教育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