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會議(Assembly of the Nobility)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族會議
- 外文名:Assembly of the Nobility
- 所屬學科:世界歷史
- 公布時間:2012年
貴族會議(Assembly of the Nobility)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貴族會議(Assembly of the Nobility)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定義1785-1917年俄羅斯帝國貴族階層的自治機構,有省、縣兩級,每3年召集一次,審理解決有關貴族的事務和一般地方性事務。18...
四百人會議由四個部落各選100人組成,但第四等級沒有當選資格,會議職能主要是為予審提案,準備議程。雖然第四等級的公民不能參加四百人會議獲得參政議政的機會,但它主要是提高了公民大會的地位,打破了貴族對國家權利的壟斷。為了進一步...
在經歷了25個動盪的革命和戰爭的年頭之後,歐洲的貴族們感到,威脅他們世界的危險終於過去。他們情不自禁地瘋狂歡慶。四強與五強 除了沙皇之外,在會議期間最具特色的人物可說是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本來這次會議的主角就...
在法國舊制度中,三級會議(法文:États généraux;英文:Estates-General 或 States-General)指的是法國全國人民的代表應國王的召集而舉行的會議。參加者有教士、貴族以及其他民眾(稱為第三等級)這三個等級的代表。會議通常是在國家...
即便著名國王的艾爾弗雷德也不得不經常召開賢人會議聽取貴族們的意見。諾曼征服後,威廉一世急切的舉行充滿君權神授色彩的塗油加冕典禮,以向世人表示“通過塗油加冕典禮,‘蠻族’政權的國王們不再僅僅是日耳曼原始部落的軍事首領,不再是...
貴族院(日本語:きぞくいん)根據《大日本帝國憲法》(日本語: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けんぽう)設立的兩院制帝國議會(ていこくぎかい)中的一院。貴族院議員則由不經選舉的皇族(こうぞく)、華族(かぞく)、敕任議員(須年...
各地先後建立新的地方政權洪達,中央洪達設在阿蘭胡埃斯,成立了以弗洛里達布蘭卡伯爵J.莫尼諾·伊·雷東多為首的資產階級和自由化貴族的軍政府,並與英國結成同盟。1810年西班牙議會在加的斯召開。1811年,A.威靈頓公爵率英軍在西班牙游擊隊...
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召集的貴族會議。為進行對外戰爭籌措戰費,亨利三世於1258年6月在牛津召集貴族會議。會議批准了一個由二十四人委員會起草的《牛津條例》,同意亨利三世的籌款要求。由於這次會議對王權作了較大限制,導致國王與貴族之間...
貴族會議是最高權力機關,其成員均出身於貴族,任職終身,決定國家大事,推薦和制裁執政官,審判刑事案件。公元前 6世紀初,平民與氏族貴族矛盾尖銳。公元前594年,首席執政官梭倫實行改革,除頒布“解負令”,取消債務抵押制度外,還規定:...
按照反對人士及其領袖庫特魯·阿斯蘭的觀點,喬治亞議會應分為兩室:一為達爾巴吉,為貴族和有影響力的市民大會,討論國家大事,並將討論結果交由王室執行;一為卡拉維,在達爾巴吉會議期間的一個常設會議。但是這種敵對狀態以王室力量的...
Comitia Centuriata 百人團大會 ; 百人會議 ; 百人團會議 ; 百人隊大會 comitia cenuriata 專屬百人團大會 Comitia Curiata 庫里亞大會 ; 區會議 ; 亞會議 ; 貴族大會 Comitia Calata 民眾大會 comitia curia 庫里亞大會 comitia populi...
這些改革剝奪由御任的執政官組成的貴族會議的權力,將其權力分別交給公民大會、民眾法庭和五百人議事會,從而使民主政治的發展上一個新台階。軍事殖民制度、各種社會公益捐獻和對公民發放津貼以及大興土木,使占公民多數的小生產者享有得到...
兩院制起源於歐洲封建時代的等級會議,當時的等級會議包括神職人員、貴族、平民等三到四級的成員,最為著名的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前的“三級會議”,來自不同等級的成員各自開會,共商國是,遂乃形成了多院制(包括三院制、四院制等)現多...
第三是維繫王室的司祭官,是主要的宗教官職,並在貴族會議承審殺人案件時擔任首席。最後還有6名民事法官,處理瑣細的司法問題。執政官原先只能由貴族出身的人擔任,而且是終身職。最後任期減為10年,又減為一年,任期結束不再當選,但...
在希波戰爭結束後約十七年,即公元前462年前後,戰神山議事會遭到500人議事會及平民會議的控告與聲討,於是,戰神山議事會對政事的監督權被剝奪。戰神山的法律職能則一直延續到羅馬時代。性質 雅典貴族的議會,通過集體決策、少數服從多數...
希臘城邦亦不例外,各邦最早都有傳說中的國王與王朝;另外還有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但在發展過程中,王權卻不象東方各國那樣日益強大,反而逐漸衰微;絕大多數城邦終於廢棄君主而實行共和;而後又限制貴族的權力,乃至在一些城邦中推翻貴族...
他特別指出,大憲章能否限制王權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國王與貴族之間政治勢力的實際對比”,二是“國王是否考慮培固其政治基礎而做出某種讓步”。(11)總體來說,這種觀點相比前一種更加體現了對當時歷史複雜性的關注與吸納,因而更為...
1258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爾男爵武裝闖宮,迫使亨利同意召開會議簽訂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根據牛津條例,國家權力由貴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員會掌握。為此引進了新名稱——Parliament,此詞出自法語,意為“商議”,後...
至天聰年間(1627~1636),除宗室貴族中被封為貝勒者充當議政的成員外,八旗固山額真也兼充議政。至此,在天命及天聰年間,這種由宗室貴族及八旗中的五大臣、固山額真等組成的議政制度,雖無議政王大臣會議之名,實際上是議政王大臣...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希臘地區出現了以城市為中心的諸多奴隸制小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和統治方式,國家設立執政官、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等機構,在人類歷史上初步形成了民主政治形式,這就是代議制的民主政治雛形。但準確的說,古希臘...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的議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上議院又稱貴族院,主要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抗訴法院法官和教會的重要人物組成。上議院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