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縣大硐喇錄礦田礦床基本地質特徵研究

《貴州省銅仁縣大硐喇錄礦田礦床基本地質特徵研究》是由貴州省地質礦產一○三地質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文炎、傅建平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銅仁縣大硐喇錄礦田礦床基本地質特徵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00611[04303]
  • 第一完成單位:貴州省地質礦產一○三地質大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00611[04303]
項目名稱
貴州省銅仁縣大硐喇錄礦田礦床基本地質特徵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貴州省地質礦產一○三地質大隊
主要完成人
李文炎、傅建平
主題詞
汞礦田;礦床地質學;礦源層;成礦機制;成礦模式

成果摘要

經對已有資料整理分析,提出了銅仁—鳳凰汞礦帶的礦床大部分產於台地前緣斜坡位的汞礦產出論點,且提出震旦系—中寒武統是汞和某些元素(鋅)的礦源層和礦田東、西兩區汞的同源性。中寒武統是大碉喇汞礦的聚礦岩系,並分析了岩性的聚礦條件。通過構造分算論述了礦田弧形構造型式及其形成機制,提出了構造逐級控礦的論點分、共生組合、結構構造等研究以及圍岩蝕變研究等,探討了礦石含礦率低於5%,測不見礦化的礦化界限,指出礦田記憶體在汞鋅分帶現象。研究,提出了兩次成礦認識和黔東、湘西汞礦成礦模式和找礦標誌。此有關大硐喇礦田的普查勘探方法及其改進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