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兒戲

貴兒戲

貴兒戲,廣東省懷集縣地方傳統戲劇,廣東省省級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貴兒戲是由清朝以來每逢春節,橋頭鎮當地盛行舞獅、舞馬、舞春牛、舞壽星公及舞龜鹿鶴,並演唱採茶曲,當地人也叫“舞春色”“耍年宵”,亦稱“舞貴兒”等民間歌舞逐漸演變過來。

2007年6月18日,貴兒戲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兒戲
  • 批准時間:2007年6月18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遺產編號:Ⅳ-36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肇慶市懷集縣
歷史淵源,劇種起源,發展歷程,名字來源,文化特徵,唱腔結構與特點,伴奏音樂,班設機構,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軼聞故事,

歷史淵源

劇種起源

貴兒戲起源於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境內,它是在當地民間歌舞和說唱音樂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小劇種。

發展歷程

清同治年間,在舞獅、舞馬等廣場道具舞表演完畢之後,一般都附加有一、兩個節目。這些節目有武術表演,也有說說唱唱之類的,說唱的節目大都是從外地傳入的,如《十二月採茶》、《車龍賣燈》、《阿爛賣豬》、《磨生鏡》、《補缸》等等,或者只說不唱,即興編造一些笑話逗觀眾一樂。登場的演員通常只有1至2人。
貴兒戲現場表演貴兒戲現場表演
清光緒年間,開始有人編排帶有故事情節及兩三個人物的雛形小戲,如《文公訓侄》、《賢妻諫賭》、《大木節開花》等,配上由外地傳入的〔採茶調〕或都用舞馬時唱的〔馬兒曲〕,以及類似粵謳的曲調演唱,這些依然是廣場道具舞表演結束後的附加節目。
清末(1908年)以後,粵劇影響日廣。橋頭鎮當地文人根據粵劇的劇目,或章回小說,或民間流傳的故事,編寫出人物角色眾多、故事情節較強的長劇,用〔採茶調〕或者用舞馬時的〔馬兒曲〕演變的曲調,加上鑼鼓伴奏進行演唱。
這種開展的演出,村民稱之為“舞人”或“舞古人”,由於“舞人”的興起,各種道具舞日漸式微,最後只剩下舞獅一種。到1937年以後,連舞獅也排除在“貴兒”之外,“貴兒”僅剩下“舞人”一種了,“貴兒”便宜成了戲曲的專用名稱。
20世紀40年代,貴兒戲演出初具規模,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旺盛期,其活動從橋頭鎮內各村演出到懷集縣其他鎮熱鬧地方演出,再到鄰縣封開等地演出。
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貴兒戲被禁止演出,期間轉入低潮。
1978年,隨著橋頭鎮當地文藝開始復甦,貴兒戲也迎來新的春天。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貴兒戲班多時30多個,演出活動也多,在場的觀眾水泄不通。
20世紀末之後,隨著青壯力大量外出,加之年輕人不願意學習,貴兒戲瀕臨失傳。

名字來源

至於“貴兒”一名的來歷,一說表演者新年之際光臨,是貴人及其兒女駕到之意;一說“貴兒”即“貴義”(當地土音“兒”與“義”同音不同聲),說是表演者遠道而來,情深義重,難能可貴之意;一說“貴兒”即“龜兒”,因當地舞龜而起。三種說法均缺乏依據,尚待考證。上述所云,各執一詞,但持第一種說法居多。

文化特徵

唱腔結構與特點

懷集縣橋頭鎮的語言屬於廣州方言語系,但其語音、辭彙和語法等方面,與該縣其他鄉鎮相比又有差異。貴兒戲用當地方言唱,其道白、白欖(有節奏的念白)、詩白則用該地的廣州方言。
初期,唱腔是以外地傳入的〔採茶調〕、〔補缸調〕等為曲調,並用“官話”演唱。如橋頭鎮平崗村戲班上演的《山伯英台》的“十送”、“看花”兩個主要唱段,就是用兩種不同的〔採茶調〕以“官話”演唱,這樣的唱腔,觀眾不易接受;後來,有的戲班將本地舞馬所唱的〔馬兒曲〕變格,創造出一種曲調,用該地土話演唱,觀眾覺得親切好聽,易唱易懂,大受歡迎,這一曲調遂被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稱為〔貴兒調〕,並逐漸拋棄了外來的曲調,生、旦、淨、末、醜(貴兒戲稱“雜腳”)均唱同一個〔貴兒調〕,只是在唱的時候,演員根據自己的角色需要作適當處理曲調節奏和演唱方法,以適合人物性格。以媒婆為例,飾者為了刻畫這一人物花言巧語的特徵,把曲調的節奏加快或拉長唱得油腔滑調,這樣即使不報家門,觀眾一聽就知道是媒婆登場了,只是在情感處理上,喜則唱得歡快,怒則唱得激憤,悲則唱得低沉,樂則唱得舒暢,演員可以隨意發揮。
唱詞均為七字句,按當地話聲韻平仄,分上下句,四句為一組,第三、四句重複前兩句的曲調後,末句再重複一遍作為收句,唱腔結構比較簡單。〔貴兒調〕曲調低平,音域不寬,多是“5”、“6”音,配上唱詞,聽起來與當地人平時說話的語調較為接近,故老少鹹宜,人人會唱。由於唱音中有“哎”的襯詞,並在“5”音下面時有帶鼻音的字(按土語發音)出現,如紅、翁、洪、蒙、同、中、窮、黃、東、農、蟲、逢、龍、重、通、冬、松等字,唱出來稍帶“嗡嗡”的共鳴音,故當地鄉民稱此調為“哎嗡”,有時看貴兒戲也叫看“哎嗡”。演員用本嗓唱,只是在1949年以前,婦女不入戲班,其女角得由男子串演,唱、白才使用假嗓。新中國成立後,戲班有了女演員,但男女演員仍是同腔同調。
該劇種無幫腔和伴唱。只有2—4人的合唱,這種合唱一般用於“引唱”(即正戲開場前所唱,概括地介紹本劇內容和主要情節,引導觀眾看懂戲)和“拜別”(即戲演完之後向觀眾禮唱告別之詞)時才出現。當然也在戲中出現合唱,那是在表現劇中人物想法一致而異口同聲地唱同一唱詞時採用。

伴奏音樂

該劇種重在通過說唱鋪陳故事,演員在唱的時候,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即一律以“徒歌”形式演唱,伴奏音樂只在演唱前、後或中間進行。
伴奏樂器有嗩吶(又稱大笛)手1—2人,打擊樂(鼓、鑼、鈸)手3—4人,演出時坐於舞台左側(舊稱“出將”),但偶有坐於右側(舊稱“入相”)的。在演出中一般情況下不使用嗩吶,只有在表現大官出場、慶賀喜事場面,為了強化氣氛,才用單或雙嗩吶配合打擊樂伴奏。嗩吶的主要曲牌是〔文接駕〕,還有與粵劇曲牌相同的〔大開門〕、〔小開門〕等。除此之外,戲班出發、回程途中的“行路”和開場前的“鬧棚”,亦以嗩吶加打擊樂演奏。
打擊樂器有三類。鼓類:扁鼓、堂鼓、沙鼓、卜魚等。鑼類:高邊鑼、文鑼、大鑼、小鑼。鈸類:大鈸、京鈸。鑼鼓點主要有〔出場〕、〔入場〕、〔間唱〕、〔間白〕、〔白欖〕、〔探路〕、〔武打〕等。
出場鑼鼓,是演員踩著節拍出場時的鑼鼓點,但並非專用鑼鼓,因為有時也可以作入場鑼鼓使用。
入場鑼鼓,是演員入場用的鑼鼓點。
間唱鑼鼓,亦稱收唱鑼鼓、過位鑼鼓。是在演員每唱完一段,於最後一句(複句)唱完後使用的,還有演員之間如需要交換位置,即踏著鑼鼓點過位。
間白鑼鼓,用於念白(包括詩白)之間,每句一或二槌,結束句為三槌。
白欖鑼鼓,為念白敲擊節奏,分邊鼓(敲鼓邊或卜魚)和結束兩種。
探路鑼鼓,是配合演員有探(摸)路的舞蹈動作時用的。
慶賀鑼鼓,又稱喜慶鑼鼓(與嗩吶曲〔文接駕〕相同),用於喜慶如大官出場、金榜題名、新婚拜堂等隆重、熱烈場面。
武打鑼鼓,借用粵劇的武打鑼鼓。
鬧棚鑼鼓,亦作鬧台鑼鼓,是戲班在開場之前為了大張聲勢,招徠觀眾而敲打的,鑼鼓譜與粵劇的〔大開門〕基本相同。
行路鑼鼓,用於戲班出發或歸家路上,鑼鼓譜與當地的“八音”鑼鼓相同,反覆循環,配上單或雙嗩吶伴奏、間奏。

班設機構

貴兒戲班以“堂”為單位,每“堂”為一班,或一團,或一隊。“堂”來歷於“橫彩”上標明的“某某堂”。自有貴兒戲班以來,曾出現下列諸“堂”:“慶春堂”、“耍春堂”、“玩春堂”、“聯春堂”、“迎春堂”、“遊春堂”、“賞春堂”、“樂春堂”、“新德堂”、“共和堂”、“和貴堂”等等。
“堂名”多數不是自封,為外班或外村有名望者所贈。亦有許多戲班未取“堂名”,則以村名稱呼。
如慶春堂,是當地較早組成的貴兒戲班之一。約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安洞村(今團結)孔萬珠(1835—1911年)牽頭組織的戲班。初為舞春牛唱採茶,孔萬珠扮車龍唱賣燈。後傳其子孔治煌,孔又邀謝如音等人加入,仍唱《車龍賣燈》。孔萬珠家中富有,鼎力組班並施教於子,鄉里廣為傳頌,人贈“慶春堂”之名,喚孔萬珠為“萬珠公”。解放後此例不復。但該戲班遺風尚存。

代表劇目

貴兒戲代表劇目有《阿爛賣豬》《文公訓侄》《仁貴征東》《乞丐與狀元》《避火珠》《燕岩傳》《羊倌駙馬》《山鄉風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貴兒戲形成於清朝中後期,流布於廣東省懷集縣橋頭鎮一帶,屬於廣東省珍稀劇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將近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貴兒戲在劇情表達、唱腔音樂、舞台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仍然保持著濃郁的戲劇原生態特質,被認為是研究民間地方小劇種形成和起源的“活化石”。

傳承現狀

自改革開放開始,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滿足農耕的生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青年農民也追求時尚的生活。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由於人多地少,除了部分農民種責任田以外剩餘勞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員中的青壯年減少能演戲的人才缺乏。
現代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一些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已逐步消失,如砍樵使用人力的船工已難以見到,自然、生活中的樵歌、漁歌就失去了生存的環境。農民的文化價值觀在悄悄發生變化。由於欣賞電視節目,已成為農民的主流文化生活,人們在電視上接受了太多的他文化,致使他們傳統的審美情趣發生了變化。甚至認為自己的文化太土,從而產生了對母文化價值的懷疑。

傳承人物

徐兆忠,男,1952年生,廣東省肇慶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貴兒戲)項目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84年—1991年,由原懷集縣文化局副局長等人撰稿和編纂的《貴兒戲志》《貴兒戲音樂》先後成書,期間分別被《中國戲劇志·廣東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收錄,至此貴兒戲成為廣東省13個戲劇劇種之一,中國300多個地方劇種之一。
2006年8月,貴兒戲被列為肇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13年8月,由懷集縣橋頭鎮文化站、橋頭鎮燕岩詩社編寫的《燕岩藝萃》正式面世,該書詳盡地介紹了貴兒戲,是研究和了解貴兒戲的珍貴資料。
2017年5月,懷集縣橋頭鎮在鎮府三樓會議室舉辦了特色文化傳統“貴兒戲”培訓班和“燕岩南歌”培訓班, 該培訓班讓民眾對“貴兒戲”等加深熱愛,弘揚鄉土傳統文化和傳承。
2019年5月,由中共懷集縣橋頭鎮委、橋頭鎮政府編寫的一本《大美燕鄉》也記錄了貴兒戲詳盡的內容,為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貴兒戲奠定基礎。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5年1月,懷集縣橋頭鎮“貴兒戲”參加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匯演,讓在場人員零距離了解貴兒戲提供條件。
2018年4月,由懷集縣文廣新局、懷集縣文化館組織“和貴堂”貴兒戲班到懷集縣橋頭鎮演出,為當地民眾送上文化大餐,也弘揚了“非遺”文化。
榮譽表彰
1996年,貴兒戲發源地橋頭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貴兒戲)”。

軼聞故事

“做賭鬼有熱粉食”
卻說大平村“玩春堂”貴兒戲班,民國初年演出《賢妻諫賭》,說的是一賭鬼執迷不悟,屢賭屢輸,衣服被人剝去,只余褲衩,回家後妻人苦心勸諫,叫他回頭是岸。飾賭鬼者高煥深(早卒),為了逼真,依戲所定,赤身上場。時值春寒,他強忍寒冷,將戲演完。為此,他成了班中的特殊人物,人們每晚都為他備熱粉一碗,一則犒勞,二則驅寒。賭鬼飾者詼詣地說“做賭鬼有熱粉食。”此語傳出,笑談一時。
“大鼻養”狂言出“傻子”
1951年春節時,保和村貴兒戲班派人到橋頭圩借氣燈以演出用,道及欲進橋頭圩演戲。圩上人見多識廣,看戲則諸多挑剔,街道一頭目外號“大鼻養”(早卒)聞說便口出狂言:“進圩演出可以,但得有好戲,演得好有厚待,放千頭炮。我諒你保和村無好戲,也不敢來。”
保和村人聞及大為氣憤。幾位戲班頭目連夜商議決定將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傻仔祝福》改編成戲。徐汝忠是一個編劇捷才,奮戰一夜便趕出台本,次日練排,演員們亦個個用功,當天就將戲排好。第三天前往橋頭圩發帖,大鼻養驚疑,一再問實,方允該戲班入圩演出。由於該戲班名醜符樹興扮相奇妙,演得靈活,戲剛開場便吸引觀眾,而且人越來越多。當晚有另外三個貴兒戲班在圩附近演出,觀眾大多爭看《傻仔祝福》,致使那三台戲場面寥落,草草收場後亦去一睹“傻仔”。大鼻養不敢食言,對保和村戲班刮目相看,予以熱情招待,並放千頭炮相送。保和村人即出了一口氣,也出了一好戲,四方爭請,恨無分身之術。於是,“大鼻養狂言出‘傻仔’”留下軼聞。
老符不去北京去“長安”
說是1958年秋冬,紅光社貴兒戲班正密鑼緊鼓排練《李旦鳳嬌》,原保和村貴兒戲班名醜符樹興(1927—1973年)已是國家幹部,被調到紅光社工作。他在戲中飾馬迪。恰巧此時上級叫他去北京參觀農業展覽會。符為了演他的角色,硬是請上級另外派人代表他上京。人笑他這回真正是傻仔,不去北京去“長安”(因《李旦鳳嬌》一戲取自《薛剛反唐》一書,唐都在長安)。此話流傳一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