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流通速度論是中國古代也曾出現認為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可以減少貨幣發行量,從而彌補流通中貨幣數量之不足的認識。唐朝通貨短缺,錢重物輕,貨幣思想家們一直多方探究原因,以求解決的辦法。中唐時,就有人提出,貨幣之義貴在流通,反對壅塞、積滯,他們主張鼓勵貨幣流通,禁止 “蓄錢”,以此解決物輕錢重的問題。這反映出他們已認識到儲藏中的貨幣同流通中的貨幣其作用是不同的。宋朝,出現“錢荒”,同樣是通貨不足。神宗時的參知政事張方平 (公元10071091年) 在論述解決“錢荒” 問題時,已隱約觸及到貨幣流通速度同貨幣數量的關係問題。他說: “臣向者再總邦計,見諸爐歲課上下百萬緡,天下歲入茶鹽酒稅雜利僅五千萬緡,公私流布,日用而不息。……凡百用度斯焉取給。” (《樂全集》卷二五) 意思是現有錢爐鑄錢大約100萬緡,每年的財政收入有大約500萬緡 (支出亦有500萬緡) 已能滿足需要。這意味著100萬緡的錢幣滿足了500萬緡財政收入支出的周轉。張方平雖然沒有明確地講出貨幣流通速度的概念,但已觸及到了這一概念的現象。準確提出這一概念的是同張方平同時代的沈括。
沈括 (公元1031~1095年) 字存中,宋代大科學家、政治家。博學多能,官至翰林學士、三司使、龍圖閣待制等職,曾執掌中央財政事務。他分析通貨短缺的原因之一是窖藏阻礙了貨幣的流通,認為加速貨幣流通就等於增加了貨幣量。他說:“錢利於流借。十室之邑,有錢十萬而聚於一人之家,雖百歲故十萬也。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今至小之邑,平常之蓄,不減萬緡,使流轉於天下,何患錢之不多也!”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三八,熙寧十年六月壬寅條) 這裡明確地提出了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可以減少貨幣數量,足見他對貨幣流通速度同貨幣數量的關係有十分明確的認識。沈括的這一理論,比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貨幣流通速度論早6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