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內生性貨幣供給理論
內生性貨幣供給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貨幣名目主義者詹姆斯斯圖亞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的研究》一書中指出,一國
經濟活動水平使貨幣供給量與之相適應。這一原理後來被
亞當·斯密加以繼承,又被銀行學派加以發展。馬克思從
勞動價值論出發,認為在金屬貨幣時代是商品和黃金的內在價值決定了商品的價格,從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決定了社會的“必要貨幣量”,因此也持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觀點。
銀行學派的代表人物圖克和富拉頓認為,
通貨(銀行學派的通貨概念已包括了黃金、
銀行券、
支票存款、
匯票和賬簿信用等其他信用形態)數量的增減不是
物價變動的原因,而是其結果;通貨的增減不是先行於物價,而是追隨於物價。發行銀行處於被動的地位,既不能任意增加銀行券發行的數量,也不能任意減少。銀行學派區分了
貨幣流通的三種情形對此點加以論述。
(1)純粹金幣流通情況下,多餘的金幣可以通過其
貯藏手段的職能加以解決;
(2)銀行券和其他信用形態與金幣混合流通時,以
貼現放款方式發行的銀行券必因償付貸款而流回。又因各種
通貨之間存在代替性,由某種原因引起減少的
銀行券會被支票、
匯票、賬簿信用甚至相消結算法所代替,所以通貨的數量不能由銀行任意增減;
(3)
不兌現紙幣流通的情形下,若是紙幣由銀行以
票據貼現或短期放款的形式發行,則會象銀行券一樣,隨著貸款的償還而回流;即使是由政府發行,只要為之安排好確實可靠的還流渠道,其發行也不至於過多。
瑞典經濟學家米爾達爾打破了傳統貨幣數量說所堅持的
貨幣流通速度穩定的結論,將銀行學派的貨幣供給內生論進一步加以發展,從而把
紙幣本位制下M與P(或 PY)的單向前因後果重塑為雙向的相互作用。在1939年的《貨幣均衡》一書中指出,“
支付手段數量同
物價水平之間的頗為複雜的數量關係,決不是可稱為前者決定後者的關係,而寧可說是反其道而行的關係”,“因為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在動態過程中不能被看成是固定不變的”。
後凱恩斯主義者的內生性貨幣供給理論
後
凱恩斯貨幣經濟學家的代表人物
西德尼溫特勞布和
尼古拉斯卡爾多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內生貨幣理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論證的,即中央銀行不得不遷就市場的需要而使貨幣有所增加。
溫特勞布認為,商品價格是在勞動成本及勞動成本之上的某種加成決定的。假定勞動生產率隨時間的推移而提高的速度是相對穩定的,如果名義
工資率(w)的相對
增長率超過平均勞動生產率(A)的提高,物價(P)就會上升,從而社會
名義收入(Py)也就增加,
貨幣需求隨之增加。如果此時中央銀行拒不增加貨幣供給,就會導致利率上升,投資、真實收入以及就業量就要縮減,以使貨幣需求與供給在低收入水平上被迫相等。這當然是中央銀行,特別是政府當局所不願看到的。因此,只要
貨幣工資在談判桌上外生地決定,貨幣當局就最多只能保證貨幣的充分供給,以消除充分就業和增長的金融障礙。
卡爾多認為,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責是作為最後的貸款人,通過
貼現視窗,保證金融部門的償付能力。中央銀行為了防止
信貸緊縮導致災難性的債務緊縮,貨幣當局除了滿足“交易需求”之外,別無選擇,否則整個
金融系統都將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困難。該觀點表明,在中央銀行制定和維持的任何既定利率水平上,貨幣
供給曲線的彈性都無限大,即
貨幣需求創造自己的貨幣供給,供給因此而能滿足經濟對貨幣的需求,貨幣供給曲線呈水平。
80年代末,
莫爾又將上述理論進一步推向深化,對金融運行機制變化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莫爾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信用貨幣的供給內生。莫爾把貨幣分為三種,
商品貨幣、政府貨幣和信用貨幣。商品貨幣是從各種實物演變而來,最後體現在黃金上的貨幣;政府貨幣是由政府
發行債券而沉澱在流通中的貨幣,這兩種貨幣都是外生的;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發行的各種流通和存款憑證,它們形成於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而這又取決於公眾對貸款的需求和貸款的期限,因而信用貨幣的供給並不脫離於其需求,具有內生性。
(2)
基礎貨幣內生。中央銀行買賣
有價證券的對象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它們通常已經將其資產用於有價證券或者
商業貸款,一般不會有閒置的資金參與公開市場買賣。商業貸款在發放之前就有規定的償還日期,企業的生產周期也限制它們
提前還貸,因此商業銀行很難提前收回貸款。商業銀行是否出售手頭持有的有價證券也取決於其自身的成本收益比較,只有
政府證券的價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從而使其
收益率超過、或至少是相當於商業銀行現有的有價證券,才會吸引商業銀行購買,而這時利率之高又是政府所不能承擔的。所以,中央銀行不能順利地通過
公開市場操作決定
基礎貨幣量。在
再貼現的運用上,中央銀行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提高
再貼現率雖可遏制商業銀行的貸款需求,但它卻不能阻止商業銀行向
貼現視窗尋求基礎貨幣的補充。中央銀行從理論上講,擁有拒絕提供貼現的權力,但這種拒絕不僅會形成沉重的政治壓力,甚至可能危及銀行系統的
流動性。
(3) 負債管理使基礎貨幣自給。
莫爾指出,60年代開始的金融創新,使商業銀行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而無需等待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注入。商業銀行已由原來的資產管理轉向負債管理,其主要資金來源已由原來的吸引存款為主轉變為直接在金融市場上發行
融資工具,
歐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更加方便了商業銀行從國際市場上籌集所需的資金。由於一家企業往往與多家銀行建立業務關係,這樣,處於激烈競爭環境下的商業銀行,為保持與客戶的穩定關係,只能隨時發行可上市的存款憑證來滿足企業的
貨幣需求。由於所有可上市的金融工具幾乎都不受中央銀行直接控制,這就使商業銀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依賴中央銀行。
(4) 銀行角色轉換傳導的內生性。
莫爾把金融市場分成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前者是商業銀行籌集資金的市場,後者是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市場。在批發市場上,商業銀行是貸款條件的接受者和貸款數量的決定者,而在零售市場上,商業銀行則是貸款條件的決定者和貸款數量的接受者。這就是說,公眾在零售市場上對於資金的需求將通過商業銀行直接傳導至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批發市場予以滿足,貨幣供給因而由
貨幣需求決定。
此外,莫爾還否定貨幣
乘數的意義,認為它不能解釋創造貨幣過程中的因素及其創造的過程,以往的貨幣供給等於
基礎貨幣乘以乘數的等式僅僅是對現象的描述,而不是對現象的解釋。政府無法控制
信用貨幣的供給。
貨幣供給外生性與內生性理論差異
| 貨幣供給外生性理論 | 貨幣供給內生性理論 |
理論假說 | 交換的貨幣經濟 | 生產的貨幣經濟 |
貨幣概念 | 存量 | 存量和流量的統一 |
考察角度 | 貨幣的使用 | 貨幣的使用和創造 |
貨幣需求 | 靈活偏好 | 信貸需求 |
銀行作用 | 不重視 | 重視 |
創造過程 | 儲蓄決定信貸 儲蓄決定準備金 供給決定需求 | 準備金決定儲蓄 信貸決定儲蓄 需求決定供給 |
利率決定 | 利率與貨幣供給負 相關 | 利率與貨幣供給 正相關 |
政策取向 | 貨幣數量控制 | 綜合貨幣、財政和收入政策 |
政策操作 | 主動隨機, 直接影響供給 | 被動適應, 通過利率間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