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①可降低籌資成本
②滿足雙方意願
③避免
匯率風險,這是因為互換通過
遠期契約,使匯率固定下來。這個互換的缺點與利率互換一樣,也存在違約或不履行契約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另一方必然因利率、
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
這裡須注意的是,貨幣互換與
利率互換可以分別進行,同時也可結契約時進行。但操作原理與上述單個互換一樣。
互換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兩大形式外,還有其他許多形式,這裡介紹3種。
(2)
背對背貸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長期期匯預約(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交易機制
使用貨幣互換涉及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識別現存的現金流量。
互換交易的宗旨是
轉換風險,因此首要的是準確界定已存在的風險。
第二步是匹配現有
頭寸。只有明了現有頭寸地位,才可能進行第二步來匹配現有頭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則,即保值創造與現有頭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風險,這就是互換交易中所發生的。現有
頭寸被另一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頭寸相抵消。因而通過配對或保值消除了現有風險。
互換交易的第三步是創造所需的
現金流量。
保值者要想通過互換交易
轉換風險,在互換的前兩步中先抵消後創造就可以達到目的。與現有頭寸配對並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是互換交易本身,識別現有頭寸不屬於互換交易,而是保值過程的一部分。
報價
貨幣互換報價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
本金交換時,通常使用
即期匯率,而在期末交換本金時,則使用
遠期匯率。遠期匯率是根據
利率平價理論,計算出兩種貨幣的
利差,用
升水或貼水表示,與即期匯率相加減,得出遠期匯率。流行的另一種貨幣互換報價方式是:本金互換採用即期匯率,而不採用遠期匯率。貨幣互換的利息交換則參考
交叉貨幣利率互換報價。
功能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
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
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
平行貸款”、“
背對背貸款”就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無論是“平行貸款”還是“背對背貸款”仍然屬於貸款行為,在資產負債表上將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
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例如,公司有一筆日元貸款,金額為10億日元,期限7年,利率為
固定利率3.25%,付息日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96年12月20日提款,2003年12月20日到期歸還。
公司提款後,將日元買成美元,用於採購生產設備。產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沒有日元收入。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公司的日元貸款存在著
匯率風險。具體來看,公司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2003年12月20日時,公司需要將美元收入換成日元還款。那么到時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相對於期初
匯率),則公司要用更多的美元來買日元還款。這樣,由於公司的日元貸款在借、用、還上存在著貨幣不統一,就存在著匯率風險。
公司為控制匯率風險,決定與中行敘做一筆
貨幣互換交易。雙方規定,交易於96年12月20日生效,2003年12月20日到期,使用匯率為USD1=JPY113。這一貨幣互換,表示為:
1、在提款日(96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
本金:
公司從貸款行提取
貸款本金,同時支付給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按約定的匯率水平向公司支付相應的美元。
2、在付息日(每年6月20日和12月 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利息:
中國銀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將日元利息支付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美元利息。
3、在到期日(2003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再次互換本金:
中國銀行向公司支付日元本金,公司將日元本金歸還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
匯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相應的美元。
從以上可以看出,由於在期初與期末,公司與中行均按預先規定的同一匯率(USD1=JPY113)互換本金,且在貸款期間公司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於歸還原日元貸款利息,從而使公司完全避免了未來的
匯率變動風險。
關於貨幣互換,有幾點需加以說明:
貨幣互換的利率形式,可以是固定換浮動,也可以浮動換浮動,還可以是固定換固定。期限上主要
外幣一般可以做到10年。
貨幣互換中所規定的
匯率,可以用
即期匯率(Spot Rate),也可以用
遠期匯率(Forward Rate),還可以由雙方協定取其他任意水平,但對應於不同匯率水平的利率水平會有所不同。
在貨幣互換中,期初的
本金互換可以省略,即上例中的a)步驟可以沒有,但對應的美元利率水平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樣,對於那些已經提款使用的貸款,仍然可以使用貨幣互換業務來管理
匯率風險。
貨幣互換-產品特點
1、貨幣互換起點金額一般為等值500萬美元,也可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另定。
2、貨幣互換的交易幣種為:美元、日元、
歐元、英鎊、瑞士法郎、港幣、
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
丹麥克郎、瑞典克郎、
挪威克郎。
互換權
互換權是帶有一個
期權結構的
利率互換或
貨幣互換交易。具體地說,
期權交易雙方就一筆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交易的各項有關內容達成協定,但期權購買一方有權在未來某一日期(
歐式期權)或未來一段時間之內(
美式期權),決定上述互換交易是否生效。作為獲得這一權利的代價,期權購買方需要向期權出售方支付一定量的手續費。
利用這一產品,債務人可以在支付一定費用的前提下,獲得一個比較靈活的保護,即當市場向不利方向發展時,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水平令
互換交易生效,從而鎖定風險;而當市場條件向有利方向發展時,又可以選擇不執行期權,以便在更有利的時機鎖定風險。
定價
實例
綜合
1981 年,由於美元對瑞士法郎(SF)、聯邦
德國馬克(DM)急劇升值,貨幣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匯兌差額,
所羅門兄弟公司利用
外匯市場中的匯差以及世界銀行與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過協商達成互換協定。這是一項在
固定利率條件下進行的貨幣互換,而且在交易開始時沒有
本金的交換。
第一份互換契約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初,從那以後,互換市場有了飛速發展。這次著名的
互換交易發生在世界銀行與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間,它由所羅門兄弟公司於1981年8月安排成交。
世界銀行將它的 2.9億美元金額的固定利率債務與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的債務互換。互換雙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銀行希望籌集
固定利率的
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資金,但世界銀行無法通過直接
發行債券來籌集,而世界銀行具有AAA級的信譽,能夠從市場上籌措到最優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銀行希望通過籌集美元資金換取IBM公司的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債務;IBM公司需要籌集一筆美元資金,由於數額較大,集中於任何一個資本市場都不妥,於是採用多種貨幣籌資的方法,他們運用本身的優勢籌集了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然後通過互換,與世界銀行換到
優惠利率的美元。
中日
2018年10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定,協定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協定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