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變動

匯率變動

匯率變動(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貨幣對外價值的上下波動,包括貨幣貶值貨幣升值。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是指匯率發生變化,或某貨幣相對於另一個貨幣價值的改變。引起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貿易、通貨膨脹等。

貨幣貶值是指一國貨幣對外價值的下降,或稱該國貨幣匯率下跌。匯率下跌的程度用貨幣貶值幅度來表示。

貨幣升值是指一國貨幣對外價值的上升,或稱該國貨幣匯率上漲。匯率上漲的程度用貨幣升值幅度來表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匯率變動
  • 外文名:fluctuations in exchange
  • 包括:貨幣貶值和貨幣升值
  • 貨幣貶值:貨幣對外價值的下降
  • 別名: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發展歷程,變動形式,影響因素,主要影響,

發展歷程

1948/12/1 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
[span]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確定了人民幣作為唯一法定貨幣的地位。因為人民幣並未規定金比價,最初與美元的匯率是根據“購買力平價”方式確定。但建國初期惡性通脹的蔓延,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一降再降,從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舊人民幣,調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元舊人民幣。從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隨著國內物價由上漲轉變為下降,以及韓戰造成美國及其盟國接連宣布一系列對中國的“封鎖禁運”的措施,中國為推動本國進口亟需的物資,逐步調高人民幣匯價,到1952年12月份,人民幣匯價已經調高至1美元=26,170元舊人民幣。
1955/3/1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新人民幣按照折合比率1:10,000兌換舊人民幣,人民幣匯率也隨著大幅調整至1美元=2.4618元新人民幣左右。
[span]1955-197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幣。
1962年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
在整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國經濟儘管曾出現過通脹等情況,但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直維持相對的穩定,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內是高度計畫的經濟體制,幾乎所有的物價都是受到嚴格計畫控制的,人民幣匯率也是如此。
1971/12/18布雷頓森里體系出現問題,美國不再追求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宣布美元兌黃金官價貶值7.89%,人民幣匯率相應上調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幣。
1972-1979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中國這一時期頻繁調整匯率,在確定匯率時,中國採取盯住加權的“一籃子”貨幣的方法。這一時期人民幣匯價政策的直接目標仍是維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針對美元危機不斷發生且匯率持續下浮的狀況,人民幣匯率變動較為頻繁,並呈逐漸升值之勢。1972年為 1美元=2.24元人民幣;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1977年為1美元=1.755元人民幣。
1978 中國開始市場經濟改革之路。
1979 作為經濟改革的一部分內容,並為了刺激出口,中國政府啟動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允許企業留有一定比例的外匯。
1981/1 由於中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畫控制,存在嚴重的價格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外貿企業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從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間,中國實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貿易外匯1 美元=2.80元人民幣;官方牌價即非貿易外匯1美元=1.50元人民幣。
1983/9 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執行央行的職責,剝離傳統商業銀行業務。
1985/1/1 中國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
1987 第四套人民幣發行
1991/4/9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於人民幣被嚴重高估,出口企業虧損嚴重。中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即外匯調劑價格)並存的多重匯率制度。
1994/1 中國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畫,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次匯率並軌後,中國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994/4 外匯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負責銀行間的外匯交易。
1996/4 中國消除了若干在經常帳戶下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7月,又消除了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了供匯範圍,提高了供匯標準,超過標準的購匯在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核起初後即可購匯;將外商投資企業也全面納入全國統一的銀行結售匯體系,從而取消了經常項目匯兌限制。
1996/11/27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致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從此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但此時中國對於資本項目仍加以限制。由於中國擔心金融危機可能引發資本外逃, 所以中國對資本流出的限制非常嚴格。
1999 第五套人民幣發行。
2001/12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3 美國參議員Schumer首次向國會提出人民幣匯率問題。
2004 中國銀行(2.62,0.04,1.55%)壟斷外匯業務的年代成為歷史,金融機構被允許從事外匯交易。
2005/7/21 中國啟動匯改,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立即升值2.1%。
2006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上升到創紀錄的2,330億美元,兩位美國參議員聯合向國會提交提案,若中國不允許人民幣升值,將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以重稅。
2007 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到0.5%。
2008 人民幣自2005年匯改以來已經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民幣停止了升值走勢。中國央行與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白俄羅斯和阿根廷簽署貨幣互換協定
2009 人民幣依然是只能在經常項目下自由兌換,由於中國擔心資本的跨國流動會衝擊到金融體系,資本項目下的兌換仍然受限,人民幣離完全的自由兌換的目標似乎還遙不可及。
2010 中國穩定人民幣幣值的策略,遭遇到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巨大壓力。

變動形式

(一)升值(revaluation)與貶值(devaluation)
固定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動的兩種形式。
在這個制度下,政府以法定的含金量來規定貨幣的價值,稱為法定平價。增值就是政府以法令形式提高本國貨幣的含金量,降低外匯匯率。因此也稱法定升值;貶值是政府以法令形式降低本國貨幣含金量,提高外匯匯率,因此亦稱法定貶值
(二)上浮(appreciation)與下浮(depreciation)
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化的兩種形式,在該制度下貨幣匯率隨時常供求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當外匯求過於供時,其匯率會由下往上升高,稱為上浮,意味著該國貨幣升值
當外匯供過於求時,其匯率就會由上往下降低,稱為下浮,意味著該國貨幣貶值。如果中國貨幣持續上漲就會影響匯率上浮的下浮
(三)高估(overvalution)與低估(undervaluation)
是指貨幣的匯率高於或低於其均衡匯率
高估:假定在固定匯率制下,國際交易按官方匯率保持在Eo水平上(Eo以直接標價法表示)。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其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就會發生變化,(見上圖)外匯供給曲線左移至S'(外匯供給相對減少),或外匯需求曲線D右移至D'(外匯需求相對增加),外匯供小於求部分為OG,供求均衡點從O升到O',新的均衡匯率是E1。如果官方匯率仍保持不變,便是本國貨幣高估,或本國貨幣價值應下調而沒有下調。
匯率變動
低估: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其外匯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見下圖,外匯需求曲線D向左移到D'(外匯需求相對減少),或外匯供給曲線S向右移到S'(外匯供給相對增加),外匯供大於求部分為OG,供求均衡點從O降至O',新的均衡點是E1。如果官方匯率仍然固定在Eo,則表明本國貨幣低估,或本國貨幣應上升而沒有上升。

影響因素

(一)國際收支狀況。在間接標價法下: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二)通貨膨脹率的差異。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三)利率差異。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四)財政、貨幣政策。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五)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六)外匯投機力量。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七)政府的市場干預
(八)經濟成長率。一般來講,高經濟成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九)巨觀經濟政策。各國巨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主要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折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五)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六)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已開發國家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
經濟和股市
在理想狀態下,不同國家的貨幣比值反映的是購買力的差異。然而現實中,匯率既可以是國家信用水平的標誌、政府調節經濟的工具和貿易戰的武器,也是技術層面上交易商之間博弈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在制度上走過了政府絕對管制、官方和民間渠道的雙軌制、有控制的市場化等階段,正朝著完全自由兌換的方向逐步邁進。
從趨勢上看,1981年至1995年,人民幣兌美元官方匯率由1.55比1一路下行至8.46比1;隨後的十年間,匯率就穩定在8.3比1的水平上。自2005年起,市場化進程啟動,人民幣在經濟基本面和各種外部因素推動下開始走強,累計升值26%。按照資產價格的長期波動周期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景來判斷,升值的趨勢很可能要延續至2015年,屆時可能5.3元人民幣就兌換1美元。如果考慮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導致的需求上升,那么2015年到2025年這十年可能又是一個升值周期。在本幣牛市的前景下,經濟和股市會作何表現呢?
日本的歷史經驗表明,上漲的匯率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階段性或局部消極影響,但整體而言利大於弊,對於股市來說利好的幾率更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堅挺的日元提升了日本在海外的資產購買力,增強了企業跨國經營併購的實力,加快了日元國際化進程,推動東京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日元持續走高,實際有效匯率分別累計上漲了28.6%、26.3%和31.7%;雖然2000年以來回落了34.8%,仍有39.5%的累計漲幅。自70年代以來,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由18%降至不足1%的水平。在匯率加速上漲的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日元指數分別由95點和105點漲至123點和148點,GDP增速由6.7%和8.7%降至2.2%和-0.9%。這其中既有出口因匯率走強而放緩的因素,更多的是房地產泡沫破裂、金融機構流動性緊張造成的危害,長期而言是日本經濟結構老化的結果。
觀察GNP(國民生產總值)和海外淨收入數據可以發現,日本經濟的擴張腳步並未停歇,匯率在這裡發揮了積極作用。1994年,日本GDP的季度均值為123.94萬億日元,而GNP則為460萬億日元;2012年分別為118.95萬億日元和520萬億日元,相當於在境外“再造”了兩三個日本。同期日本貿易順差在GDP中的占比由4%降至-1%,而海外淨收入占比則由1%升至4%。日本股市在1970年至1989年間漲幅驚人,日經225指數由2402點漲至38915點,年均複合收益率高達14.5%;在80個季度中,只有11個出現調整,幅度顯著的只有1987年第四季度(主要受累於華爾街的短暫“股災”)。上市公司市值總額占比GDP最高達到145.5%。當然這其中地產泡沫發揮了主要作用,但匯率走強導致熱錢流入也是重要因素。後來泡沫破裂,股指在過去20多年來累計下跌了66%,基本上穩定在8400點至21500點的區間內,相當於歷史高位的22%至56%。但投資並未遠離股市,入市資金不減反增,在鼎盛時期的1989年,證券投資組合的資金淨流入額為69.5億美元,2010年時增至403億美元(數據來源於World Bank)。
雖然我國正處於調整轉型的困難時期,本幣升值積壓了出口企業的盈利和市場,但過去幾年來政府推出的幾項重要調控措施有望幫助經濟趨利避害。一是抑制房地產泡沫,二是促進國內消費需求,三是大力促進產業創新升級,而逐步展開的改革也將釋放中長期制度紅利。因此有理由期待,在低估值的市場環境下,在強勢人民幣的帶動下,A股有望走出一波2年至3年的慢牛行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