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產犯罪
- 外文名:crime of property violation
- 目的:非法占有
- 簡稱:財產罪
- 行為方式:搶劫、盜竊、詐欺、敲詐勒索等。
- 性質:犯罪分類之一
財產犯罪,犯罪分類之一。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攫取公私財物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刑法上稱侵犯財產罪,有的簡稱為財產罪。以公私財產為目標,侵犯財產所有權...
侵犯財產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攫取公私財物,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犯罪行為。本罪的客體是社會主義財產關係,包括全民所有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財產...
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為懲罰內容的刑種,有沒收財產和罰金兩種。沒收財產是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強制沒收其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罰金是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強制...
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從犯罪的法律特徵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將犯罪表述為是觸犯刑律、具有刑事違法罰性處罰的行為。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形式與實質相...
財產犯罪心理(mind of crime again property),亦稱“物慾性犯罪”。出於貪利動機,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採取非法手段攫取公私財物和金錢,滿足個人享樂等私慾的犯罪人的...
被犯罪人非法攫取了財物,或所擁有的合法財產遭到了犯罪人故意毀壞,而承受了損失的人。該類被害人是依據犯罪人所侵害的對象而進行的劃分。被侵害的人可包括:公民...
侵犯財產罪的一類,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現規範簡稱為侵占罪。...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複雜客體。即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經2014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25次會議通過,2014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該《規定》共17...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依法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人員的財產或支出明顯超過其合法收入,差額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的行為。本罪...
《經濟、財產犯罪案例精選》是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方。...... 《經濟·財產犯罪案例精選》是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案論法”系列叢書之一...
犯罪類型是刑法學和犯罪學研究中對各種犯罪的分類。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而有所不同。如根據犯罪所侵犯的客體可分為財產犯罪(經濟犯罪)、性犯罪,職務犯罪等;根據...
《財產犯罪之間的界限與競合研究》講述了財產犯罪之間雖有明晰的界限,亦存在廣泛的競合;盜竊罪與侵占罪的區別在於對象是否為他人占有下的財物,但二罪構成要件在侵占...
《侵害人身財產犯罪案例》是2006年1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明。1本書主要對一些疑難案例進行敘述和評析,通過對案例的評析,引出對適用法律問題的研討。...
《侵犯財產犯罪知識問答》是2010年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紹彬。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許多相關的學術著作、文獻,以及中國法院網、央視“今日說法”...
《財產貪賄犯罪的疑難和辨症》是一本蔡興教編寫,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的書籍。 ...
犯罪行為,作為罪體構成要素的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基於其意志自由而實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體舉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是指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利用已有職權,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破壞國家對...
僅從犯罪構成的四個方面來看,故意毀壞財物罪和侵犯財產型的尋釁滋事罪之間幾乎沒有不同。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故意毀壞財物罪中數額大小和情節嚴重程度區分了兩個量刑檔...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侵占罪,其犯罪對象僅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與其他侵犯財產犯罪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