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

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黔西南州的貞豐、安龍、興仁三縣交界處,總面積為281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5.59%,主要保護對象為輻花巨苔、十萼花等珍稀野生植物和常綠闊葉林、天然杜鵑林以及水源涵養森林生態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
  • 建立時間::1997年
  • 所在地::貴州 貞豐、安龍、興仁三縣交界處
  • 保護物種::珍稀野生植物和常綠林
  • 特色景點::龐大的物種自然基因庫和風景名勝區
  • 等級::州級
簡介,資料,級別,批准檔案,管理機構,地址,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區建設,

簡介

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的貞豐、安龍、興仁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05°24′-105°36′,北緯25°19′-25°26′,絕大部分位於貞豐縣境內,總面積為281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5.59%,主要保護對象為輻花巨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十萼花(Dipentodon sinicus)等珍稀野生植物和常綠闊葉林、天然杜鵑林以及水源涵養森林生態系統。其被中外科學家稱為是“龐大的物種自然基因庫和風景名勝區”。
龍頭大山有林地1.65萬畝,草坡灌木15萬畝,主要植物有96種、211屬、366種以上,有速生用材、樹種、稀有珍貴庭園觀賞植物、古老孑遺植物、藥用植物以及栲膠植物等。奇異的是,在海拔1600—1930米的公龍嶺上,竟然生長著連片的1500餘畝原始矮林杜鵑,其林冠鬱閉度達80%以上,樹高約6—8米,樹徑一般10—15厘米,最大的約30厘米,樹齡多在百年以上,枝幹虬曲蒼勁,樹葉終年常綠。除常見的多花杜鵑外,還有少見的馬纓杜鵑、長蕊杜鵑、百合杜鵑、青蓮杜鵑、露珠杜鵑、蝴蝶杜鵑等12種。

資料

級別

州級

批准檔案

州發11號

管理機構

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

地址

黔西南州貞豐縣林業局內

生態環境資源

保護區內的出露地層為三迭系的砂岩和頁岩,海拔高度在1300—1966.4米之間。土壤以黃壤及黃棕壤為主。氣候為中亞熱帶氣候,年均溫為10.65℃—18.5℃,年積溫為4000—5500℃,年降雨量為1300—1500mm,相對濕度80—86%。保護區範圍內沒有固定住戶,多為臨時生產住戶,在冷水河一帶有造林戶15戶41人,別無村落,周邊居民有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
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是以常綠闊葉林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具有較豐富的生物資源,但由於歷史原因,植被覆蓋率較低。
保護區內,現已查明的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游隼(Falcoperegrinus)、白腹錦雞(Chrysolophusamherstiae)等。
保護區最具有特色的是植物資源,有珍貴稀有野生植物33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輻花苣苔等3種,二級保護植物有桫欏(Alsophilaspinulosa)、十萼花、香果樹(Emmenopteryshenryi)等30種。區內分布有維管植物123科298屬489種。
整個保護區按其功能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面積為223.6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9%,具體分為冷水河核心區和公龍山核心區。冷水河核心區面積為116.9公頃,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植物以輻花苣苔為最大特色(是地球上現知唯一分布點);公龍山核心區面積為106.7公頃,植被為常綠杜鵑林及常綠闊葉林,主要特色是杜鵑林。緩衝區和實驗區面積為2166.6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6.9%。

保護區建設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貞豐縣林業局領導,編制5人,經費列入黔西南州貞豐縣財政預算。
貞豐龍頭大山系黔西南州名山之一,毗鄰貞豐三岔河風景區,安龍招堤風景區、十八學士墓等。該保護區亟待加強物種保護和森林植被恢復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