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茜成長的奧秘

貝茜成長的奧秘

《貝茜成長的奧秘》是美國作家多蘿茜·費希爾創作的一部兒童成長小說,被成為“蒙氏教育法的生動文學指南”。

★ 引導您去“發現”孩子成長的奧秘,給您的孩子一個奇妙和美好的起點!

★ 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動腦,愛上學校。讓學校成為充滿快樂的“家”,讓家成為充滿快樂的“學校”。

★ 備受瑪麗婭·蒙台梭利博士、海倫·凱勒等教育家、作家推崇

★ 和《窗邊的小豆豆》傳達同一種精神、同一種教育方式和理念

★ 瑪麗婭·蒙台梭利博士:“在兒童的心靈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奧秘,隨著心靈的成長,會逐漸顯現出來,就像生殖細胞在發展中遵循某種模式一樣,這種深藏的秘密也只能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才能被發現。”

★ 《貝茜成長的奧秘》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生動地闡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關愛、快樂和責任,被教育家和文學界譽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

★ 海倫·凱勒:“是引導和分享,而不是指導。”

★ 《貝茜成長的奧秘》自一九一六年第一次出版以來,歷百年而暢銷不衰,受到無數孩子和家長的摯愛,很多父母將此書作為禮物送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 該書入選亞馬孫網站“20世紀50本最佳童書”名單。

★ 艾登·羅斯·利普森:“這是一本有關成長和轉變的小說,同時,它結出了一個寶貴的副產品——幸福。”

★ 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兒童文學獎是美國重要兒童文學獎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貝茜成長的奧秘
  • 又名:理解貝茜
  • 作者: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
  • 譯者:張樹娟
  • ISBN:978-7-5016-0787-7
  • 類別:兒童文學
  • 頁數:197
  • 定價:17.00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類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學指南
作品內容,評論,作者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內容

膽小怕事、敏感脆弱的小女孩兒伊莉莎白·安離開溺愛自己的親人,隻身一人來到帕特尼農場。在這裡,人們親昵地稱她為“貝茜”,但任何事情都得她去做,任何問題都得她去思考對策:自己穿衣,自己洗碗……獨自面對困境——把小莫莉從幽深的“狼坑”里救出來,想辦法賺錢買回家的火車票……衣食無憂、從不動腦筋的她,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極度不適應,感到無法承受,感到被漠視,委屈得痛哭起來。可即便再委屈,再怎么痛哭,她只能獨自面對。因為帕特尼一家人的一言一行都表明,她必須自己想辦法應對這一切。
奇妙的是,就在貝茜一次次發揮想像力、動腦筋想對策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覺醒了,“發現”了自己。從此,她愛上了動腦筋,懂得了欣賞自己,懂得了分享,懂得了快樂的含義……她變得獨立、自信、勇敢、決斷……
其實,大多數人都和貝茜一樣,在不斷地“發現”自己,從而逐漸成熟起來。我們不妨去看看,貝茜是如何“發現”自己的吧!她的那些“發現”是否具有永恆的價值呢?

評論

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都應該讀一讀《貝茜成長的奧秘》。它有助於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它巧妙地告訴各位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們營造自由的成長空間;也告訴孩子們怎樣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快樂!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兒童的發現者” 瑪麗婭·蒙台梭利
這是一本生動而富有啟發意義的作品。有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怎么去愛自己的孩子,結果弄得兩代人之間關係緊張,父母痛心,孩子也不開心。貝茜的故事告訴您,不論是愛孩子,還是教育孩子都應該遵循正確的方法——您可以在這一本書中找得到這種方法!
——美國著名作家 海倫·凱勒
獨立自主、富有責任感、具備應對現實問題的能力,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這些更重要的了。《貝茜成長的奧秘》告訴您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一個在溺愛中被寵壞了的、什麼都不會做、懵懂無知的孤兒在一個新的環境裡變成了一個積極向上、有個性、有能力、獨立自強的女孩兒,貝茜的變化是如此地令人吃驚又是那么地真實可信,她的轉變啟發您重新審視“教育”的含義。
——《紐約時報》書評
《貝茜成長的奧秘》可以看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海倫·凱勒稱讚這種教育方法“是引導和分享,而不是指導。”書中的一些故事片段非常有說明力地抓住了學習的宗旨以及學習這一過程本身所具備的價值,而不是老生常談的說教。《貝茜成長的奧秘》是一本有關成長和轉變的小說,同時,它結出了一個寶貴的副產品——幸福。
——《紐約時報》著名兒童文學書評人 艾登·羅斯·利普森
費希爾是一位非常會講故事的作家,語言平實而又詼諧有趣……《貝茜成長的奧秘》肯定會讓那些迷失於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被山也似的家庭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下的孩子愛不釋手。同時,孩子們的父母也可以從這本書之中找到一個或兩個最好的親職教育方法。
——《紐約時報》書評
全新的環境促進了貝茜心智的成熟,在帕特尼農場,貝茜自己動手做家務,可以四處跑著玩,還可以和動物一起玩,這些讓她變成了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女孩兒。她的成長曆程洋溢著家的溫暖。
——《出版人周刊》
九歲的伊莉莎白·安來到佛蒙特州“冷血、粗鄙”的鄉下親戚家,接受新生活的考驗,最終見證了一段自我發現的奇妙心路歷程。
——《亞馬孫官網》官方評論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值得教師、家長、學生反覆品讀。看貝茜成長,分享貝茜成長的奧秘,感受那種遙遠而迫近的奇妙生活,你會有這樣的領悟:主動自由成長,敢於動手創造,幸福才會來到身邊。
作家、兒童教育閱讀推廣專家 邊存金

作者簡介

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1879—1958),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育改革家,社會活動家,20世紀美國暢銷書作家,20世紀美國最具獨立精神的女性之一及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女性之一。
1912年,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去義大利旅行,在那裡,她結識了著名教育家瑪麗婭·蒙台梭利博士,被蒙台梭利教育法折服,並把這一以兒童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理念介紹給美國人,並為改善美國鄉村教學環境而積極奔走,她將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兒童救助和兒童教育事業,她積極傳播關心、呵護、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獨立精神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贏得了世世代代人們的尊重。
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兒童文學作家她的巔峰作《貝茜成長的奧秘》被西方文學家和教育家稱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該書以文學的方式生動地闡釋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關愛、快樂和責任。該書被翻譯成法語、德語、義大利語、漢語、荷蘭語等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暢銷百年而不衰,併入選亞馬孫網站“20世紀50本最佳童書”名單。

作品賞析

坐上貝茜的馬車
作家、兒童教育閱讀推廣專家 邊存金
熟悉我的人一定知道我正在讀著一本很好看的書,因為他們發現我關掉了電話,而且會想到我一定又找來了我最喜歡的淡黃色無格稿紙在做筆記——這是我閱讀好書時的習慣。當然,他們也許還會“聽見”我不住地發出讚嘆之聲,就像大多數人品嘗到好吃的水果或者是品味著好茶時發出的那一聲聲讚嘆一樣——是的,我的確被《貝茜成長的奧秘》中那個叫貝茜的小女孩兒的成長故事深深吸引了。
這個柔弱的小女孩兒貝茜從亨利姨姥爺手裡接過馬的韁繩那一刻,她的不一樣的生活就正式開始了,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說的那樣,是在用自己的雙手開始“工作”了,而不僅僅是在遊戲。她不僅學會了親手駕馭馬車,還很快學會了自己照料自己,學會了製作食物……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能夠獨自一人把小莫莉從幽深的“狼坑”里救出來,還能在集市上想辦法賺錢買火車票回家!從此,她的學習和生活不一樣了。在學校,她良好的閱讀能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在家裡,她自信到“我覺得我可以讀一些東西給你們聽”,主動給亨利姨姥爺繪聲繪色地朗讀《黃昏下的雄鹿》,還一邊讀一邊讓自己的想像力自由地馳騁;至於數學嘛,當她面對讓她有些頭疼的數學題目時,感謝老師沒有給她壓力,而是讓她有慢慢適應的時間,引導她學會了計算。貝茜這樣神奇地迅速成長,給閱讀這本書增加了極大的幸福指數。
在為貝茜的成長而欣喜的同時,你不可能不被該書的作者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的深厚的文字功底所吸引。在小說的開始部分,她作為一位講故事的高手,平靜地講述著一群“瘦人”平淡的故事。其實這是作者在試探你的耐心,如果你就此放棄閱讀,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作者一定對自己的故事包袱有著充分的自信,才敢於這樣平靜地慢慢講來——她在等著你的心靈安靜下來。還有,千萬別忽略了那些幽默的語言。那些鮮亮的語言閃爍其中,就像是坐在馬車上看到沿途的美麗風景一樣。比如,十月份剛摘下來的“可以穿透木地板的冬熟蘋果”;比如,亨利姨姥爺有關怎么鋪瀝青的追問;比如,你知道了狗笑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比如,小莫莉瞪大眼睛對小利亞斯“他後爹怎么能把襪子給喝掉了”的不解……都會讓人覺得是那么有味道!
我描繪不出在一百年以前,二十出頭的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遇見蒙台梭利博士是怎樣的一個場面,但是,我可以想像得出她遇到一種新教育思想後的那種激動。在這位年輕的女作家心中,用文學的形式來表現並傳播這種教育思想的想法是那樣的迫切,她一定是把完成這部小說作為了她的“工作”,所以才有了這個貝茜駕車來到農場的動人故事。
如果你現在已成為家長,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天空是那么重要;如果你是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你會體會到一個小小生命的自由成長是那么讓人心動;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你一定會意識到運用正確的“工作”方法讓更多的“貝茜”成長的這份責任是那么重大。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值得教師、家長、學生反覆品讀。看貝茜成長,分享貝茜成長的奧秘,感受那種遙遠而迫近的奇妙生活,你會有這樣的領悟:主動自由成長,敢於動手創造,幸福才會來到身邊。
現在,這本書就在你手上,快翻開看吧,我們一起感受書中那種“妙不可言的東西”吧!
教師讀後感
原先,我對《貝茜成長的秘密》聞所未聞。知道這是一本好書,只不過是剛剛的事情。
不過,我讀了以後,到是希望從來沒有見過它。
因為,這樣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美國。
貝茜是一個被寵到極致的孩子,她的一切事情都有弗朗西斯姑媽幫她打點。穿衣、吃飯、上學、玩耍,一切與成長有關的事情,她只需要木偶般地接收,不用思考,不管喜不喜歡,也不需要問個為什麼,執行就是,機械刻板。她害怕大狗,不敢獨自一個人去和老師交談,她的世界裡只有弗朗西斯姑媽和她的家人的濃濃的包裹式的愛。在弗朗西斯姑媽的意識里,一個小女孩不堪抵擋一切風雨,她將她抱在懷裡,捧在手心裡,她怕風雨來了,她無處躲藏。在完完滿滿的愛的包圍中,她成長得敏感脆弱,膽小謹慎,惶恐不安。她不會笑,也不會哭,她的世界沒有激情,沒有冒險,假平淡無奇。使不是弗朗西斯媽媽生病,弗朗西斯姑媽實在沒有精力照顧她,她或許一直會帶著愛的套子裡,沐浴著無風無火無浪無波的生活。不過事實是,她來到了帕特尼農場,加到了安姨媽和他的一家。他們可不在乎她是不是小姑娘,第一次見面,他的姨姥爺就讓她獨自趕駕馬車。她慌亂不堪,差點翻了車子,不過,讓她驚喜的是,自己居然知道讓馬向右走,就將馬韁繩向右拉,反之亦然。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要知道,在剛剛拉起馬韁的時候,她還惶恐得不知所措呢!再後來,她的學習也居然很有意思地學二年級的數學,七年級的語文,這樣的安排對小小的貝茜來說,簡直有些神奇的意味。再後來,讓她害怕的安姨媽家的大狗成了她的朋友,她還會照顧一個比她更小的姑娘,還會做雪塊糖漿,還能用一根粗壯的樹枝將掉進陷阱的小女孩救上來。更為神奇的是,在被拉到離家幾十里的地方,她居然會想辦法賺錢去買車票。這可是讓大家太過吃驚了。這時候的小貝茜,已經深深滴愛上她原先驚恐不已的帕特尼農場。以至於弗朗西斯姑媽來接她的時候,她會忍不住不想走,不過後來的事情是,她的姑媽由於要跟著丈夫四海為家,她終於可以選擇留下來而不至於傷害弗朗西斯姑媽了。在帕特尼農場,那個原先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去做的小姑娘,學會了做乳酪、榨果汁,學會了縫衣服,學會了照顧別人。她的成長太快了,變化太大了。
此時,當然該問個為什麼了。要是她一直呆在弗朗西斯姑媽身旁,她的皮膚還會曬黑嗎?她會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告誡自己要想想辦法嗎?帕特尼農場,這個天然的生活天堂,這個天然的散養樂園,置身其中,你想乾什麼就乾什麼,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沒有人會對你在水中的嬉戲大呼小叫,沒有誰會提醒你小心翼翼地走過獨木橋,一切都習以為常,一切都司空見慣。不過似乎也么沒有什麼意外發生,一切都不過是有驚無險的小插曲罷了。不過,你一定得知道,這散養可不是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管,而是孩子能做的事情絕不插手。愛依然存在,只不過它更加隱蔽罷了。在貝茜被落在外地,安姨媽的一家為此到處找她,見到她後流下喜極而泣的淚水裡,我們是不是聞到了愛的味道?
好一個貝茜成長的秘密,這秘密就是孩子能幹事情,我們不要去取而代之,孩子能想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要越俎代庖。讓他的手去做,眼去看,嘴去說,耳去聽,腦去想,讓他的一切感官動起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歷經百年穿暢銷不衰的原因吧。
讀《貝茜成長的秘密》,去除現有的教育頑疾,享受不一樣的成長!
用愛給孩子們的成長一個美好的起點
浙江大學教師 張樹娟
《貝茜成長的奧秘》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在文學界和教育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本書被教育界譽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用溫馨、感人的故事,將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娓娓道來,告訴父母該如何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自由的空間,如何引導孩子,如何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質,如何和孩子分享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正如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對本書的讚美之詞——是引導和分享,而不是指導。
書中講述了一個膽小怕事、敏感脆弱的九歲小女孩兒,伊莉莎白·安,離開自己生活的城市,離開溺愛自己的哈麗雅特姑姥姥、弗朗西絲姑媽,隻身一人來到位於鄉下的帕特尼農場的故事。帕特尼一家人對待孩子的方法在哈麗雅特姑奶奶她們看來,粗魯,冷漠,極其不近人情。在這裡,人們親切地稱伊莉莎白·安為“貝茜”,但任何事情都得她自己去做,任何問題都得她去思考對策:趕馬車,自己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碗,跟阿比蓋爾姨姥姥學做黃油,獨自面對困境——把小莫莉從幽深的“狼坑”里救出來,想辦法賺錢買回家的火車票……這些對一個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事事都被預先安排妥當的她來說,不僅是無法想像的,更是無法承受的。她感到被忽視、被漠視,感到委屈,禁不住痛哭起來。可即便她再委屈,再怎么痛哭,她不得不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一切,因為“冷血”的帕特尼一家人的一言一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貝茜,她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一切。就在貝茜一次次動腦筋想對策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她從此愛上了動腦筋,從此懂得了欣賞自己,從此懂得了分享,從此懂得了幫助人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從此,她變得獨立、自信、勇敢,並敢於自己做出決定。貝茜的這一轉變不僅讓同樣敏感脆弱的弗朗西絲姑媽吃驚不已,也讓千千萬萬個父母感動萬分。
《貝茜成長的奧秘》自一九一六年出版以來,歷百年而暢銷不衰,是無數孩子和家長的摯愛,很多父母將此書作為禮物送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貝茜成長的奧秘》生動地闡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孩子天生具有強大的生命發展欲望,但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他們個性的發展都受到限制。這一觀點在本書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證:
她已經九歲了,已經讀過三年的書了,但這還是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在家裡的時候,弗朗西絲姑媽對她的所思所想一清二楚,總是幫她渡過難關,有些時候甚至早就為她想好對策了;學校里的老師訓練有素,反應比學者還要快。因此,總會有人給她把所有的事情解釋得清清楚楚,她從來就沒有認真地探求過任何一件事情的緣由、始末……
以前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是為了什麼。她一直以為她到那裡就是一級一級地從低年級升到高年級……
毫無疑問,這種溺愛的做法對貝茜心智的成熟是起著反作用的。但是,貝茜來到帕特尼農場以後,一切都變了,獨立、自強的帕特尼一家人通過言傳身教,讓貝茜“第一次對一件事有了一點模模糊糊的認識”,接下來她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貝茜在簡陋的鄉村國小里受到的教育也給了她充分的自由。這裡的教育方法完全以兒童為中心,而不是以老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並承認兒童的權利,滿足兒童的需求,給貝茜以及她的同學創造了一個不受約束的環境——在這裡,沒有刻板的班級界限,貝茜可以上二年級的算術、七年級的閱讀、三年級的拼寫;在這裡,她不但可以享受閱讀課文不受打擾的幸福,而且還可以過一把當“小老師”的癮;在這裡,她算術不好,老師不但不懲罰她,反而陪她一起從2×2開始背起,讓她從懼怕算術變得愛上了算術;在這裡,沒有權威,老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在這裡,沒有各種條條框框,孩子們可以帶著自己的洋娃娃到學校;在這裡,老師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著想,給孩子們提供各種生活上的便利……
蒙台梭利博士還認為想像力在兒童時期有著重要的價值。她說:“我們總是忘記想像力就是發現真理的力量。思想不是一個被動的東西,它充滿了靈感的火花,永遠也不知道疲倦。教師和父母們應該具有足夠的智慧,滿足兒童的想像力。大腦的想像力和抽象能力能夠發掘事物背後的東西。它們對心理的成熟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帕特尼一家人為貝茜想像力的發掘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貝茜讀《黃昏下的雄鹿》的時候,“她在字裡行間逃亡,在生詞中拚命掙扎,恍惚之中,文中的亡命追捕讓她產生了身臨其境的幻覺。”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貝茜的想像力。
敏感脆弱的伊莉莎白·安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個兩眼清澈有神、健康結實、獨立自強的女孩兒。貝茜的這一成長曆程充分印證了蒙台梭利博士的話:“兒童的心靈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奧秘,隨著心靈的成長,會逐漸顯現出來。就像生殖細胞在發展中遵循某種模式一樣,這些深藏的奧秘也只能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才會被發現。”
總而言之,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認為的那樣,孩子們天生天真純潔、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總是自卑於成人。所以作為給予孩子關愛最多、影響最深的第一任教師的父母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但是不要溺愛,不要總用成人的思維來思考孩子。父母教給孩子們勇敢、堅強、獨立,他們就會變得勇敢、堅強、獨立。因此,正確的教育思想、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孩子的人格的完善,並促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只有發現孩子,我們才能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一個美好的起點!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好好珍藏這本書,它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開啟了一扇通向關愛、幸福、快樂以及責任的門。
夏山學校、巴學園和《貝茜成長的奧秘》
——給孩子的成長一個美好的起點
標籤:教育 雜談
作者:姜郁蔥蔥
孩子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在夏山學校里,孩子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甚至可以不上課。只要是在安全範圍允許之內,你甚至可以每天在校園裡遊蕩。巴學園裡的孩子們在同一間教室里可以同時進行不同的學習或者活動,還能保證互不干擾,這樣的課堂培養了孩子的自主選擇能力,鍛鍊了孩子對紀律規則的遵守能力,潛移默化地教會了他們尊重他人。小女孩兒貝茜告別一個對她寵溺到病態的姑媽,來到了一個健康完整、積極樂觀的大家庭,從第一次自己駕駛馬車開始,貝茜就開始接受獨立生存能力與思考能力的鍛鍊。亨利姨姥爺、阿比蓋爾姨姥姥、安姨媽對貝茜的“放縱”與“不管不顧”成就了她積極思考、自己動手的好習慣。從這個角度看,姨姥爺一家簡直就是一個教育世家。
快樂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這三本書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快樂”兩個字——即使夏山學校是在電腦上用PDF翻看的,這樣的快樂輕鬆的愉悅之情也讓我動容——這裡也有競爭,但孩子懂得更多的是幫助而非搶掠;這裡也有困惑,但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是探索而非告知;這裡也有課程,但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是自由而非約束;這裡也有規矩,但孩子們享受更多的是平等而非尊卑;在這裡孩子們也會犯錯,但孩子們得到更多的是理解而非懲罰。總之,在這三本書里,每一個孩子都在張揚自己的本色,他們活潑機靈,他們積極上進,他們平等互助,他們自信自尊,他們獨立自主。而這些,正是我們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所缺失的。
民主平等的生存方式。
在夏山學校和巴學園,孩子們有著和老師甚至校長相同的權利和地位,沒有高低之分。和成人一樣,對學校規章制度制定孩子們擁有商討權和表決權,因為有了共同的參與,孩子們才會更自覺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規矩。在這裡,孩子們懂得尊重他人,因為他們懂得這是得到尊重的前提。他們已經養成這樣一個自覺意識:未經他人允許,他們不會去動用別人的東西;未經自己允許,他們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物品會丟失。貝茜的遠房親戚也有著這樣先進的教育理念,他們不把貝茜當成寵物,而是把她看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她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培養自信。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亨利姨姥爺、阿比蓋爾姨姥姥、安姨媽給了貝茜自由的成長空間,讓貝茜和他們一起參勞動、一起享受勞動成果。在這裡,她是一個和長輩們有著同等地位的“家人”,而不是一個需要憐憫的孤兒。公正、民主、平等的教育有著春風化雨的魔力,讓這些看似難以養成的習慣和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讓每一位家長、每一位老師、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讀者感到驚奇,也感到欣慰。
從某種意義上講,順應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沒有自由的孩子會有更多的侵略性,因為他們要用自己的反抗來表示對約束者的憎恨與厭惡。”
在夏山學校、巴學園和可愛的姨姥爺家這三個地方,孩子們可以自由活動,孩子們無拘無束,沒有人會介意他們只顧玩遊戲而忽略學習,孩子們不會擔心因為自己擺弄電器而招來別人的阻止,他們也不用因顧慮自己一無所知而羞於嘗試。孩子們從小就能得到來自成人足夠的寬容與默默的支持時,他們就會形成健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定一個美好的起點。這樣的孩子能與世界更好地融合;他們會在合理的制度之內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臻於“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他們會在完整的活動過程當中體驗生活的美好;他們會在健全的保護措施之內探索看似危險實則意義無窮的活動,而探索精神正是人類不斷前進的車輪。說到探索精神,我想說一說《火箭小子》這本書:和所有孩子一樣,六個科爾伍德鎮男孩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一開始他們只能瞎子摸象般用廢料來做試驗、求數據、改進設計,但他們堅持了下來,最終設計出了精密、複雜、合乎科學原理而非運氣使然的火箭模型,榮膺全美科技博覽會金牌,助他們走出了貧窮落後的科爾伍德鎮。正是探索精神和永不服輸的犟勁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
言歸正傳,這些正是這三本書里最打動人心的共同之處,也是每個孩子所嚮往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