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茜成長的奧秘/天天最勵志小說館

貝茜成長的奧秘/天天最勵志小說館

貝茜成長的奧秘(完全本)/天天最勵志小說館,作者:(美)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譯者:張樹娟

基本介紹

  • 出版社:外國文學 (2013年11月1日)
  • 譯者:張樹娟
  • 語種:簡體中文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頁數:197頁
  • 開本:32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文摘,媒體推薦,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內容

貝茜成長的奧秘(完全本)/天天最勵志小說館

編輯推薦

《貝茜成長的奧秘》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在文學界和教育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本書被教育界譽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用溫馨、感人的故事,將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娓娓道來,告訴父母該如何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自由的空間,如何引導孩子,如何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質,如何和孩子分享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正如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對本書的讚美之詞——是引導和分享,而不是指導。

文摘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兒,名叫伊莉莎白·安。她和哈麗雅特姑奶奶住在美國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裡,那個城市坐落在美國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州里;至於它具體是什麼地方,讀者朋友們就沒必要知道了,一來它在本故事中並不重要,二來它極為普通,跟你所生活的城市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哈麗雅特姑奶奶家境一般,她既不是很窮也不是很有錢。她有一個女兒,名叫弗朗西絲,是這一帶女孩子們的鋼琴課老師。一位名叫格雷絲的“姑娘”和她們住在一起。格雷絲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實際上,她已經年近五十了,早就不是什麼姑娘了。格雷絲咳得非常厲害,哪裡都去不了,心地善良的哈麗雅特姑奶奶便讓她住了下來。格雷絲咳嗽起來的時候,滿屋子的人都聽得見。
現在,這一家人都叫什麼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下面我們再看看她們的長相吧:哈麗雅特姑奶奶是一個又瘦又小的小老太太,格雷絲是一個又瘦又小的中年婦女,弗朗西絲姑媽(雖然伊莉莎白·安和弗朗西絲並不是近親,但伊莉莎白·安依然整天“姑媽”不離口)也長得又瘦又小,光線不太好的情況下去瞅她的話,她姑且還算是年輕吧,伊莉莎白·安同樣也是又瘦又小。吃穿她們從來都不用發愁,可不知是怎么搞的,她們卻都長得那么瘦小!
肯定不是因為她們的心地不夠善良,相反,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她們還要善良的人了。且不說哈麗雅特姑奶奶收留了患有哮喘病的格雷絲(先不管格雷絲她這個人是不是性格陰鬱),就說說伊莉莎白·安吧:她剛出生。嗷嗷待哺的時候,她的父母不幸撒手人寰,她的叔叔、姨媽們本可以做她的監護人,但還是讓哈麗雅特母女搶了個先,把她搶回家,精心照顧至今。
哈麗雅特母女對別人說,不能讓這個嬰兒落入她的其他親戚之手,這是她們必須完成的任務,因為在如何把一個敏感脆弱的小女孩兒養大成人這個問題上那些人根本一竅不通。哈麗雅特母女的目光異常敏銳,伊莉莎白·安還只有六個月大的時候,她們就已經看出來她是一個敏感脆弱的小生命。也許這個不大不小的城市和磚房子裡無聊單調的日子讓她們心生厭倦,她們需要一個孩子來給她們帶來歡笑和活力。
不過,哈麗雅特母女覺得她們的首要任務是要把親愛的愛德華的孩子從別人的手中搶過來,尤其不能讓她落入帕特尼一家人之手——他們來信說,他們願意把這個小女孩兒帶到他們位於佛蒙特州的農場養大。
哈麗雅特姑奶奶不止一次地說:“這孩子送給誰都行,就是不能送給帕特尼一家人。”哈麗雅特姑奶奶和他們只是姻親。在她的眼裡,他們固執,冷血,不善言辭,是典型的新英格蘭人。“弗朗西絲,你還是小孩兒的時候,一年夏天,我在他們家旁邊租了一間屋子住了下來,親眼見過他們是怎么對待那些到他們家串門的孩子們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喔,我要說的不是他們辱罵或者欺負那些孩子……他們只是缺少同情心,孩子們細膩敏感,而他們對此卻漠不關心,他們根本就不懂孩子們的心……不,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情景!他們總是支使那些孩子,讓他們做這做那……那些孩子和那些被雇來乾雜活兒的人沒什麼兩樣!”P1-3

媒體推薦

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都應該讀一讀《貝茜成長的奧秘》。它有助於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它巧妙地告訴各位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們營造自由的成長空間;也告訴孩子們怎樣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快樂!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兒童的發現者”
瑪麗婭·蒙台梭利
這是一本生動而富有啟發意義的作品。有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怎么去愛自己的孩子,結果弄得兩代人之間關係緊張,父母痛心,孩子也不開心。貝茜的故事告訴您,不論是愛孩子,還是教育孩子都應該遵循正確的方法——您可以在這一本書中找得到這種方法!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值得教師、家長、學生反覆品讀。看貝茜成長,分享貝茜成長的奧秘,感受那種遙遠而迫近的奇妙生活,你會有這樣的領悟:主動自由成長,敢於動手創造,幸福才會來到身邊。
——作家、兒童教育閱讀推廣專家邊存金

目錄

第一章 哈麗雅特姑奶奶的咳嗽病犯了
第二章 伊莉莎白·安趕馬車
第三章 一個短暫的早晨
第四章 伊莉莎白·安去上學
第五章 伊莉莎白·安上幾年級?
第六章 如果你不喜歡對話,你可以跳過這一章!
第七章 伊莉莎白·安考試不及格
第八章 貝茜牽頭給小利亞斯做新衣服
第九章 新衣服被搶走了
第十章 貝茜過生日
第十一章 明白弗朗西絲姑媽的心
坐上貝茜的馬車

作者簡介

作者:(美)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 譯者:張樹娟
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1879~1958),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育改革家、社會活動家、20世紀美國暢銷書作家、20世紀美國最具獨立精神的女性之一及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女性之一。1879年,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勞倫斯市,後移居至佛蒙特州①。

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的父親名叫詹姆斯·坎菲爾德,是一位教育家、大學教授、大學校長、美術家和作家,對她的成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序言

《貝茜成長的奧秘》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在文學界和教育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本書被教育界譽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動指南”,多蘿茜·坎菲爾德·費希爾用溫馨、感人的故事,將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娓娓道來,告訴父母該如何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自由的空間,如何引導孩子,如何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質,如何和孩子分享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正如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對本書的讚美之詞——是引導和分享,而不是指導。
書中講述了一個膽小怕事、敏感脆弱的九歲小女孩兒,伊莉莎白·安,離開自己生活的城市,離開溺愛自己的哈麗雅特姑奶奶、弗朗西絲姑媽,隻身一人來到位於鄉下的帕特尼農場的故事。帕特尼一家人對待孩子的方法在哈麗雅特姑奶奶她們看來,粗魯,冷漠,極其不近人情。在這裡,人們親切地稱伊莉莎白·安為“貝茜”,但任何事情都得她自己去做,任何問題都得她去思考對策:趕馬車,自己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碗,跟阿比蓋爾姨姥姥學做黃油,獨自面對困境——把小莫莉從幽深的“狼坑”里救出來,想辦法賺錢買回家的火車票……這些對一個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事事都被預先安排妥當的她來說,不僅是無法想像的,更是無法承受的。她感到被忽視、被漠視,感到委屈,禁不住痛哭起來。可即便她再委屈,再怎么痛哭,她不得不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一切,因為“冷血”的帕特尼一家人的一言一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貝茜,她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一切。就在貝茜一次次動腦筋想對策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她從此愛上了動腦筋,從此懂得了欣賞自己,從此懂得了分享,從此懂得了幫助人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從此,她變得獨立、自信、勇敢,並敢於自己做出決定。貝茜的這一轉變不僅讓同樣敏感脆弱的弗朗西絲姑媽吃驚不已,也讓千千萬萬個父母感動萬分。
《貝茜成長的奧秘》自一九一六年出版以來,歷百年而暢銷不衰,是無數孩子和家長的摯愛,很多父母將此書作為禮物送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貝茜成長的奧秘》生動地闡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孩子天生具有強大的生命發展欲望,但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他們個性的發展都受到限制。這一觀點在本書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證:
她已經九歲了,已經讀過三年的書了,但這還是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在家裡的時候,弗朗西絲姑媽對她的所思所想一清二楚,總是幫她渡過難關,有些時候甚至早就為她想好對策了;學校里的老師訓練有素,反應比學者還要快。因此,總會有人給她把所有的事情解釋得清清楚楚,她從來就沒有認真地探求過任何一件事情的緣由、始末……
以前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是為了什麼。她一直以為她到那裡就是一級一級地從低年級升到高年級……
毫無疑問,這種溺愛的做法對貝茜心智的成熟是起著反作用的。但是,貝茜來到帕特尼農場以後,一切都變了,獨立、自強的帕特尼一家人通過言傳身教,讓貝茜“第一次對一件事有了一點模模糊糊的認識”,接下來她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貝茜在簡陋的鄉村國小里受到的教育也給了她充分的自由。這裡的教育方法完全以兒童為中心,而不是以老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並承認兒童的權利,滿足兒童的需求,給貝茜以及她的同學創造了一個不受約束的環境——在這裡,沒有刻板的班級界限,貝茜可以上二年級的算術、七年級的閱讀、三年級的拼寫;在這裡,她不但可以享受閱讀課文不受打擾的幸福,而且還可以過一把當“小老師”的癮;在這裡,她算術不好,老師不但不懲罰她,反而陪她一起從2×2開始背起,讓她從懼怕算術變得愛上了算術;在這裡,沒有權威,老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在這裡,沒有各種條條框框,孩子們可以帶著自己的洋娃娃到學校里;在這裡,老師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著想,給孩子們提供各種生活上的便利……
蒙台梭利博士還認為想像力在兒童時期有著重要的價值。她說:“我們總是忘記想像力就是發現真理的力量。思想不是一個被動的東西,它充滿了靈感的火花,永遠也不知道疲倦。教師和父母們應該具有足夠的智慧,滿足兒童的想像力。大腦的想像力和抽象能力能夠發掘事物背後的東西。它們對心理的成熟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帕特尼一家人為貝茜想像力的發掘提供了充足的空問。貝茜讀《黃昏下的雄鹿》的時候,“她在字裡行間逃亡,在生詞中拚命掙扎,恍惚之中,文中的亡命追捕讓她產生了身臨其境的幻覺”。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貝茜的想像力。
敏感脆弱的伊莉莎白·安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個兩眼清澈有神、健康結實、獨立自強的女孩兒。貝茜的這一成長曆程充分印證了蒙台梭利博士的話:“兒童的心靈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奧秘,隨著心靈的成長,會逐漸顯現出來。就像生殖細胞在發展中遵循某種模式一樣,這些深藏的奧秘也只能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才會被發現。”
總而言之,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認為的那樣,孩子們天生天真純潔、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總是自卑於成人。所以作為給予孩子關愛最多、影響最深的第一任教師的父母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但是不要溺愛,不要總用成人的思維來思考孩子。父母教給孩子們勇敢、堅強、獨立,他們就會變得勇敢、堅強、獨立。因此,正確的教育思想、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孩子的人格的完善,並促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只有“發現”孩子,我們才能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一個美好的起點!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好好珍藏這本書,它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開啟了一扇通向關愛、幸福、快樂以及責任的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