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哈爾德

2000年在教授馬庫爾家做女僕。經教授指引鼓勵,開始進行創作。2002年,發表自傳小說《恆河的女兒》,又名〈未達成功的人生〉,隨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各國,受讀者歡迎,成為印度文壇的“女僕作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碧·哈爾德
  • 國籍印度
  • 出生日期:1974
  • 職業:女作家
個人簡介,詳細生平,

個人簡介

貝碧·哈爾德(1974-)印度當代新生女作家。1974年出生於印度查謨農村,隨父親過流浪生活,七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生活窮困,常受父親毒打。十二歲,嫁一大自己十四歲的丈夫,受盡虐待,自十三歲時,相繼生下三子。為了孩子,她帶孩子出走尋找新生活,2000年在教授馬庫爾家做女僕。經教授指引鼓勵,開始進行創作。2002年,發表自傳小說《恆河的女兒》,又名〈未達成功的人生〉,隨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各國,受讀者歡迎,成為印度文壇的“女僕作家”。
貝碧·哈爾德

詳細生平

哈爾德4歲的時候,其母因忍受不了不負責任的丈夫,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而哈爾德的父親則不斷地帶回一個又一個“新媽媽”,還不時為一點小事毆打哈爾德。哈爾德雖然也念過書,但因家中三餐不繼,學業也是斷斷續續。12歲那年,在父親的包辦下,哈爾德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年齡大一倍的男人,她原本以為結婚是好事,至少可以不為一日三餐發愁,婚禮前,她甚至又唱又跳,可婚姻的結果是逃離虎口又進狼窩。哈爾德13歲就當了媽媽,飽受了接生大夫的侮辱,接著又連續生了三個孩子。有一天丈夫看到她和另一名男子說話,就用石頭把她打得頭破血流,甚至差點擰斷她的脖子。到了25歲,哈爾德決定走出自己的婚姻,她逃了出去,並把三個孩子都帶在身邊。她乘火車到了首都新德里,以在有錢人家當女僕為生,遇到過各種尖酸刻薄的主人,有的甚至要求她在工作時間把孩子鎖在閣樓上。而最大的孩子又被送到一戶人家做童工,遭受打罵和凌辱。
哈爾德的灰姑娘傳奇要歸功於一位伯樂:她的僱主普拉博德·庫馬爾。庫馬爾是個退休的人類學教授,出身於印度文學世家。他發現哈爾德清理書房的時間總是特別久,後來果然“逮到”她工作時,會偷空閱讀書架上的孟加拉語著作,但庫馬爾並沒有責怪這個愛讀書的女僕,反而是送書給哈德爾,還鼓勵她嘗試寫作。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待她的孩子們睡著了,哈爾德就在僕人的房間裡,拿出庫馬爾教授送給她的書和筆記本,一字一字艱難地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竭力捕捉她年輕時代的每一個細節,儘管她的拼寫和語法錯誤百出,敘述粗糙,人物塑造也顯得雜亂無章,但不管怎么說,她提供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情節,尤其是對千百萬被壓迫的印度婦女來說,反映了印度社會的各個層面,而這些恰恰是許多小說家所忽略的。  庫納爾幫助她敘述著以往的悲慘遭遇,並專門為她進行了文字修改和潤色,後來,她拼寫錯誤越來越少,文字也越來越通順,最後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文學作品。  接著,庫馬爾教授把修改過的作品送給出版界的朋友出版,印度文壇的一塊玉就這樣被挖掘出來了,《未達平凡的人生》出版了。璞玉出土,立刻“洛陽紙貴”,小說一問世就成為暢銷書,且深得印度文學評論界肯定,這本孟加拉語小說今年終於翻譯成英文和多種印度方言文字。  哈爾德從來不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她的感受,很少指責她的父親、丈夫或僱主對她的殘忍,但事實已經闡明了他們是什麼人。她對其中一個她服務過的女主人是這樣描述的:只要女主人剛一坐下,你就必須馬上把沏好的茶擺放在她面前,女主人並不講話,而是用傲慢的頭和腳示意著你該乾什麼。所有描述,都是平鋪直敘,並未用文學技巧加以渲染。雖然哈爾德的人生遭遇十分悲慘,但其行文風格平淡、內斂,樸實無華,沒有一點自憐自艾的味道,也看不到過於憤怒和怨恨的情緒,如此,反而讓讀者感到震撼。她深入刻畫了許多印度貧困婦女的命運,展現了一般小說家忽略的社會層面,被印度文學評論界稱之為印度版本的《安琪拉的灰燼》(愛爾蘭作家法蘭克·麥考特的自傳小說,他是美國“普利茲獎”獲得者)。
儘管哈爾德已經成了作家,但她似乎無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她還準備繼續寫第二本書,將不同的女僕的故事描述出來。
最後,她滿懷深情地說,“我想成為作家,但我不想拋棄庫納爾教授,所以我還要繼續在這裡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