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的女兒

恆河的女兒

《恆河的女兒》是印度女作家貝碧·哈爾德創作的自傳體小說,首次發表於2002年。

這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貝碧悲慘的命運與痛苦的經歷,是當今千萬印度女性生活現狀的縮影。面對苦難的人生,她沒有放棄,以勇敢的態度與堅定的信念頑強抗爭著,最終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完成了質樸自然卻感人肺腑的傳世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小說反映了印度女性面對毫無希望的慘澹人生,卻勇於反抗的無畏精神。飽嘗生活的屈辱與艱辛之後,貝碧從一個命運多舛、地位低下的女僕蛻變成了藉助語言文字的力量,積極與生活抗爭的偉大女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恆河的女兒
  • 外文名稱:A life less ordinary
  • 文學體裁:自傳體小說
  • 作者:貝碧·哈爾德
  • 字數:150000
  • 首版時間:2002年
  • 價格:45
  • 譯者:蘇寧玉,張麗君
  • 包裝:平裝-膠訂
  • 出版日期:2008-07-01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恆河的女兒》從貝碧的童年講到她在十二歲零十一個月時結婚,猝不及防地步入成人的生活,徒勞地掙扎著,與大字不識、性情冷淡的丈夫勉強維持生活,獨自一人拉扯著三個孩子,直到最終踏上火車,來到了德里附近的法里達巴德。故事最後講述了她尋找生計的艱辛和意外發現自己寫作天分的過程。

創作背景

由於貝碧的母親無法容忍丈夫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於是決定帶著小兒子離家出走。父親與繼母的暴力又讓她不堪忍受。12歲那年,貝碧步入成年人的生活,不得不在父親的包辦下,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14歲,性情冷漠殘忍的丈夫。結婚後一年,貝碧卻因難產而受盡折磨。面對親人的離散,父親的冷漠和丈夫的殘酷,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溫暖的貝碧終於帶著三個孩子踏上前往德里的火車,她和全國成千上萬的逃離貧困與痛苦的家庭生活的女性一樣,飽嘗人間苦楚。經人介紹,貝碧到人類學教授普拉勃德·庫瑪爾家中做僕人。正是教授對貝碧的同情與關心,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庫瑪爾和朋友們的鼓勵下,女僕貝碧拿起了筆,以原始的敘述聲音,開始寫下自己的生活。

作品鑑賞

這部自傳體小說主要採用了第一人稱,但是每寫到辛酸痛苦的時候,貝碧就會轉為採用第三人稱敘述,表達強烈的情感。故事情節的發展,正如貝碧記憶中的一樣,未經粉飾,渾然天成。隨意而平淡的記敘,似乎是對生活的默默抗爭,表明貝碧試圖忘懷童年的一切遭遇,卻揮之不去。對痛苦的冷靜記錄,反而彰顯其內心的矛盾與恐懼。隨著敘述的進行,貝碧的寫作風格也有著顯著的變化。開始對事情細緻的描述,而不再是簡單的一帶而過,貝碧欲通過文字來抒發內心的痛苦,撫平精神的創傷,敞開封閉的心靈,不再受困於倍感壓抑的往事。通過對故事背景與不斷變化的寫作風格的分析,以貝碧的性格特點為契機,剖析印度女性為提高社會地位而做出抗爭的進步思想。
多年以來,受到印度社會、政治、經濟、傳統文化等原因的影響,印度女性始終面臨著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角色的種種問題,處境極其複雜。她們既背負著來自外部種族歧視的壓力,又要承受婚後家庭帶來的內部矛盾與痛苦。惡劣的生存環境與社會氛圍甚至允許女性被任意處置,就像幼年時期的貝碧,她的生活里充滿了虐待與暴力,父親對一家人的置之不理,母親不願接受施捨卻把對生活的無奈與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拋棄了貝碧和她的姐姐,帶著弟弟離開了家。在貝碧12歲零11個月的時候,不得不嫁給比她大14歲的目不識丁又冷酷無情的丈夫,並在痛苦中生下孩子們。精神的扭曲,自由的淪喪,悲劇的降臨,使得女性不得不在男權社會的夾縫之中逆來順受,苟延殘喘。

作品影響

最初《恆河的女兒》用孟加拉語寫成,以印地語和英語出版後,立刻震驚了世界,迅速被譯介到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出版信息

書名譯者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恆河的女兒
蘇寧玉,張麗君 譯
9787544240598
2008-7-1

作者簡介

貝碧·哈爾德(1974-),印度當代新生女作家。1974年出生於印度查謨農村,隨父親過流浪生活,七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生活窮困,常受父親毒打。十二歲,嫁一大自己十四歲的丈夫,受盡虐待,自十三歲時,相繼生下三子。為了孩子,她帶孩子出走尋找新生活,2000年在教授馬庫爾家做女僕。經教授指引鼓勵,開始進行創作。2002年,發表自傳小說《恆河的女兒》,又名〈未達成功的人生〉,隨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各國,受讀者歡迎,成為印度文壇的“女僕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