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納·庫什內

貝爾納·庫什內,1939年11月1日生於法國沃克呂茲省(Vaucluse)省會阿維尼翁(Avign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貝爾納·庫什內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1813年7月12日
  • 出生日期:法國維勒弗朗什
  • 職業:醫生
  • 畢業院校:巴黎法蘭西學院醫學院
  • 教學職稱:教授
簡介,個人履歷,職業生涯,

簡介

醫學博士、胃腸病學醫生、政治家、外交家。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和世界醫生(Médecins du Monde)組織創始人之一。人民運動聯盟成員,曾任法國衛生部部長,現任法蘭西共和國外交與歐洲事務部部長(Minist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et européennes)。
貝爾納·庫什內貝爾納·庫什內

個人履歷

1975-1987 巴黎Cochin醫院(the Hôpital Cochin)胃腸科醫生
1971-1979 無國界醫生組織創始人之一,一度出任主席
1980-1984 創立世界醫生組織,並任主席;1984-1988任榮譽主席
1988-1992 於1988年短暫就任社會一體化事務國務秘書(Minister of State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Social Integration)
旋轉任人道主義行動事務國務秘書(Minister of State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Humanitarian Action)
1992-1993 擔任皮埃爾·貝格伯(Pierre Bérégovoy)內閣衛生部部長。
1994-1997 當選歐洲議會議員(MEP)
1997-1999 擔任利昂內爾·若斯潘(Lionel Jospin)內閣衛生部長。
1999-2001 被任命為首任聯合國科索沃問題特別代表。
2001-2002 擔任利昂內爾·若斯潘(Lionel Jospin)內閣代理衛生部長(Minister Delegate for Health)。
2007年5月至今 任弗朗索瓦·菲永(François Fillon)內閣外交部長。

職業生涯

1813年 7月12日生於法國維勒弗朗什,1878年 2月10日卒於巴黎。1834年到巴黎法蘭西學院醫學院學醫。1839年作實習醫生時期即到生理學教授F.馬讓迪實驗室幫助工作。1843年醫學院畢業。1847年底成為馬讓迪的正式助手。1852年馬讓迪退休後,他接替馬讓迪成為法蘭西學院生理學教授和生理實驗室主任。1853年 3月取得巴黎大學動物學博士學位。1854年被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854~1868年任巴黎大學理學院生理學教授,1868年轉任自然博物館的生理學教授1869年任法蘭西科學院院長。
他在與馬讓迪長期合作中學會用活體解剖作為生理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他在實驗技術的創造、科學事實的發現和新概念的建立等方面都超過了他的老師,而成為現代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發現:肝臟有生成糖元的功能、血管舒縮受神經控制、胰液能消化脂肪、美洲箭毒的性質和作用,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等。他摒棄了當時公認的動物血中的糖直接來源於食物以及動物不能合成多糖的認識,用大量實驗事實表明:血中的糖不是直接來自食物而是來自肝臟,肝臟能把葡萄糖合成糖元儲存起來,肝糖元又可分解成葡萄糖送回血液,供機體所需。他對A.L.拉瓦錫的“呼吸是緩慢的燃燒 (即氧化作用)”的見解作了重要補充,認為生物體內的氧化過程不是氧和碳的直接燃燒,而是通過酵素作用發生的間接氧化。氧化的地點不僅是肺,並且是身體的全部組織。他不同意當時流行的“活力論”,而堅信生命力就是化學力貝爾納從1851年起開始探索,並在1857年正式提出生物“內環境”的重要概念。認為生物生存在它所習慣的外環境中,而生物體內的各種組織卻生活於生物的“內環境”里。內環境的穩定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內環境要經常同外環境保持平衡,否則生命現象就要發生紊亂。他在這方面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影響。1865年出版的他的《實驗醫學導論》一書被認為是生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逝世時,法國舉行了國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