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王國美術

貝寧王國美術

貝寧美術的高峰是15~16世紀初,正值奧巴(國王)埃瓦雷和埃西吉統治時期。

貝寧青銅雕刻藝術是奧巴的宮廷藝術,它表現王宮貴族,頌揚國王權利,以及塑造他們的武士和盟友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寧王國美術
  • 位於:非洲奈及利亞
  • 高峰:15~16世紀初
  • 中期:長方形青銅飾板
簡介,早期,中期,晚期,海德堡畫派,美國繪畫,偶發藝術,

簡介

貝寧王國位於今非洲奈及利亞西南部的森林地帶,在伊費東南240公里處。14世紀以前由埃多人建立,15世紀已經相當強大,1897年併入英屬奈及利亞。
貝寧王國美術
貝寧城是王國的都城,也是善於鑄造銅器和製造木器的城市。貝寧王國美術,突出表現在雕刻方面。貝寧雕刻是世界藝術中的典範之一,可與希臘羅馬的雕刻媲美。
1280年,為了幫助貝寧用青銅鑄造雕刻品,伊費國王派鑄工專門傳授這種技術。貝寧王國從伊費獲得鑄造術之後,在貝寧城建立起青銅鑄造作坊。伊費雕刻對貝寧的影響頗大,甚至有些作品好象是直接仿真的。
13世紀以後,貝寧匠師承伊費衣缽,掌握了高度的藝術技巧,雕刻很快超過了伊費,並做出獨特的創造。

早期

貝寧美術的高峰是15~16世紀初,正值奧巴(國王)埃瓦雷和埃西吉統治時期。貝寧青銅雕刻藝術是奧巴的宮廷藝術,它表現王宮貴族,頌揚國王權利,以及塑造他們的武士和盟友形象。一些優秀的匠師被集中到宮廷里,有些名工巧匠還被國王封為貴族,因此他們創作的雕刻品都歸國王所有,成為王家珍寶。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是為宮廷鑄造的頭像﹑小雕像和浮雕。
16世紀,貝寧城已經成為人口稠密﹑經濟繁榮和文化發達的城市。當時,貝寧王宮建造十分宏偉﹑富麗堂皇。奧巴宮殿是貝寧城內的一座王城,建築規模宏大,裹面有很多大廣場,廣場四周圍築有壯麗雄偉的只廊,經過4個大廣場才能到達金碧輝煌的深宮內院,院內重重宮門,四通八達。
宮內柱廊和宮牆上,鑲嵌著表現王家題材的青銅浮雕。宮內寶塔林立,塔頂以展翅的朱鷺﹑頭部下垂的大蛇等動物雕刻作為裝飾。王宮內院的宮牆上,還裝有一排排供奉祖先和神靈的壁龕,裹邊安放早期國王的青銅像,兩旁佇立著侍從們小青銅像。在謁見宮門口,裝飾大的青銅豹,作為王權的象徵。
貝寧國王還特製一些小青銅豹作為王國使節身份的標誌。整個貝寧城也是十分壯觀,城牆高大,街道寬闊,兩旁住宅整齊,房頂還飾有動物雕刻的小尖塔。從這些房屋建築和裝飾,可以看到非洲人民精湛的建築和雕刻藝術。
此外,貝寧青銅雕刻作品主要有姿態自然的雕像,有紀念意義的頭像﹑裝飾浮雕﹑小型面具﹑動物雕刻﹑腰間佩帶的作為官職證物的小裝飾品以及各種祭祀器皿等。
雕像作品大多數是表現國王﹑王后﹑太子﹑顯貴﹑獵人﹑樂師和傳教士的,還有表現歷史人物,或為神造像的。國王雕像頭頂王冠,滿戴胸徽,有時還用鰻魚作腿——象徵他們是海神奧洛貢。武士雕像則是右手持矛﹑左手拿盾﹑全身披掛的立像。一般說來,青銅雕像是靜態的,講究勻稱協調,呎吋大小依被表現對象的身份地位而定。
青銅頭像是多種多樣的,所表現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一種風格極其優美,橢圓形面龐塑造得生動活潑,目光炯炯,嘴唇線條逼真,造型以寫實為基礎;而另一種風格則有象徵性特點,面部表情莊嚴肅穆,造型粗獷,簡樸美觀。
母后銅像母后銅像
16世紀初的早期貝寧美術,有10餘件母后頭像保存至今。其中著名的《母后銅像》是貝寧母后祭壇上的青銅紀念像。相傳這座祭壇是奧巴埃西吉為了紀念他的已故年輕母親第雅而設立的。感情的表達﹑鑄品的精緻及優美的串珠裝飾,說明這尊頭像是貝寧的早期作品。母后頭像表現出一種豪華威嚴之感,凝視的目光和緊閉的嘴唇揭示出豐富的精神世界。年輕婦女頭上,點綴著典型的尖頂帽形狀的網飾,是作為統治者權貴標誌的碧玉﹑珊瑚及瑪瑙串珠飾物的真實寫照。頸上飾有無數串珠子,也是作為高貴的象徵。
貝寧的青銅動物雕刻十分出色,其題材有豹﹑鱷﹑雞﹑蛇﹑鳥﹑魚﹑蟲等。貝寧雕刻家在創作動物形象時,有時竭力準確地表達可視的形體。有時則絕妙地塑造動物的特徵。圓雕《豹》就是後者的一個實例。
貝寧青銅雕刻的發展,對奈及利亞藝術有著很大影響。當時,貝寧的青銅圓雕和浮雕,在鑄造的技術上和雕刻的技巧上,已經超過同時期的歐洲雕刻水平。貝寧青銅雕刻的技藝十分精湛,但其藝術表現力不如伊費雕刻那樣強烈,有忽略寫實的傾向,並缺乏個性。
15~16世紀,貝寧的象牙雕刻已很發達。青銅頭像上鑲嵌的整根象牙雕刻,就說明了這一點。貝寧有一個專門從事象牙雕刻的家族,他們為奧巴和貴族刻制出大批的象牙藝術品。奧巴雕像和海神奧洛貢雕像是最常見的象牙雕刻品。此外,在宗教禮儀中也常常使用象牙雕刻。象牙雕刻品還有面具﹑動物形象﹑臂飾﹑手鐲和腳鐲等多種。
貝寧的象牙面具雕刻十分優美,靈巧精緻,這種面具是佩戴在胸前和腰間的。《象牙裝飾面具》是一件珍貴的貝寧鑲銅象牙藝術品。面具頭上的飾物是由一群有鬍鬚的葡萄牙人頭像和串珠組成的,這件作品是作為裝飾品佩戴在胸前的。它代表著16世紀貝寧王國鼎盛時期的藝術。
與宮廷流派的青銅雕刻發展的同時,民間木雕也繁榮起來了。在貴族和平民的家庭祭壇上,放置著祖先木雕頭像。一些圖騰社會祖先的造像--比尼族保護神木雕像流傳下來了。
在葡萄牙人來到貝寧之前,貝寧城周圍有許多鄉村,它們發展了各種民間藝術:織布手藝﹑陶器業和鍛鐵業。早在從伊費請來鑄工之前,一些民間匠師已經掌握了金屬加工手藝。

中期

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末的中期貝寧美術,基本上是以長方形青銅飾板為代表。
貝寧青銅裝飾浮雕以其花紋圖案背景而著稱,這種花紋浮雕背景往往利用薔薇花圖案配置而成,前景上有大小不一的人物群像,有時人物多達9個。表現的內容主要是國王的豐功偉績﹑戰爭﹑狩獵﹑出遊﹑宮廷生活﹑外國人或動物等,各種人物的社會身份可以從服裝﹑頭飾﹑掛珠等鑑別出來。一些浮雕表現了葡萄牙人的社會風俗和服飾用品,這更能說明作品的創作時代。還有一種是表現風景的,這在西非造型藝術中是很獨特的。青銅飾板不僅是藝術史方面的可靠材料,而且是研究貝寧物質文明﹑意識形態和社會關係的珍貴資料。根據這些飾板上的圖像能夠研究貝寧王宮建築格局﹑宮廷生活,以及各階層人物的面貌特徵。
青銅飾板高45厘米,寬30~35厘米,主要是釘在宮殿木柱上,在國王舉行盛大典禮和上朝時作陪襯用。
青銅飾板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創作出來的。它們的發展過程至少與三代作者有聯繫。有一位英國考古學家不僅試圖按照風格特點劃分青銅飾板,而且試圖確定作者的個人風格。他認為,在英國陳列的200件青銅飾板的作者中間,可以看到有5種不同的創作個性。例如,有一種特點是,人體拉長,手臂下部分縮短;另一種稱作狩獵豹的匠師,創作了一組寫實的人物形象。在一塊浮雕飾板上,可以看到站在宮牆前的幾個武裝衛兵,宮殿屋頂蓋著銅瓦,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一條大蛇順牆而下,一隻朱鷺立在塔頂,兩隻豹守衛宮殿門口。這塊飾板真實地刻畫了當時宮殿情景。
在其它青銅飾板上,有的表現唱歌﹑演奏,有的描繪士兵槍殺不順從的奴隸。在士兵形象的表現上,人物的精神面貌也有所不同。一個留著漂亮小鬍鬚的青年士兵,他的整個形象著重表現矯健的姿勢。另一個年齡比較大的僱傭兵形象則不是這樣。一個手執拐杖的葡萄牙人形象表現得富有情趣,令人厭惡的目光,殘酷無情的面孔符合他的職業。
在中期貝寧雕刻中,還有一種用青銅薄葉壓製成的鏤空雕刻,這種作品細膩﹑美觀,飾有花紋,並能把人物形象與鏤空裝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諧調的裝飾美。
貝寧宮廷流派中期作品的規模比較龐大,在祖先紀念頭像上帶有2米長的象牙,整個象牙表面裝飾著淺浮雕。像在青銅飾板上一樣,在象牙上雕刻出貝寧國王形象,並把他們的形象與神話人物刻在一起。在象牙浮雕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奧巴﹑他的宮臣和士兵﹑葡萄牙人﹑神奇的動物和祭祀的動物形象等。
16世紀~18世紀初,中期的貝寧頭像和人像雕刻,雖然還保持著使人產生深刻印象的特點,但缺乏新鮮感受,落入陳規俗套。

晚期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貝寧國勢日衰。隨著殖民者的野蠻掠奪,民族手工業遭受摧殘,傳統的鑄造技術漸被遺棄,雕刻造型日益笨拙龐大,風格呆板,製作日益粗糙了。通常,把18世紀~19世紀末衰落的晚期宮廷流派稱為頹廢時期。在這一時期,統治者力圖用以鞏固權勢的宗教象徵意義複雜起來了。這一點在雕刻藝術中是以別具風采的巴洛克式--複雜的象徵意義來表現的。底座上雕有寓意象徵形象的奧巴青銅頭像,多人物構圖的青銅禮器,以及刻滿類人和野獸情節的象牙製品屬於這類作品。
19世紀中期,在奧巴奧申文德時期,出現了新的藝術繁榮時期。一個才能出眾的宮廷流派匠師嘗試使構圖均衡起來,在頭像上採用帶有象徵性形象和兩翼頭飾的圓筒底座。在底座上還有石斧﹑公牛頭等形象。雖然頭像的基本造型沒有改變,但這些象徵性形象是由各種造型配合而成的。因為每件作品都經過周密思考,所以構圖十分具體,寓意深刻。
除這種龐大笨重的飾有鳥翼狀串珠飾物的青銅頭像外,還有一種原大的奧巴頭像,頭頂上鑲嵌著整根象牙,象牙上雕有各種浮雕人像,有的多達10餘人。
貝寧木雕雖不像青銅雕刻留下那樣多的作品,但可能也有過繁榮時期。1897年,英國殖民者侵占了尼日河西部一些地區,但在貝寧王國卻遭到頑強的反抗。貝寧王國禁止英國殖民者入境,英國軍艦私自開進尼日河口,炮轟貝寧城。貝寧王宮遭炮擊失火,木雕藝術品幾乎全被焚毀,其它藝術品則被搶劫一空。英國殖民者搶走了2400多件青銅雕刻品和象牙雕刻品。其中有幾百塊鑄造極其精緻的青銅飾板和精細的象牙製品。後來,在王宮廢墟里祗發現500多件青銅雕刻品。這可能是貝寧木雕現在極其罕見的主要原因。
一些保存至今的祭祀木雕是值得研究的,不過它們的創作年限很難確定。但是,可以肯定,在宮廷藝術發展的同時,還盛行一種刀法細膩﹑別具風格的民間木雕藝術。貝寧藝術家們為居民的家庭祭壇雕刻出一些很精美的木雕頭像,在頭像頂部有時也裝飾著象牙雕刻和其它飾物。

海德堡畫派

澳大利亞的畫派。1886~1893年出現於南部小鎮海德堡,發起人與代表人物是T.羅伯茨。1886年,羅伯茨與他的同學F.麥卡賓一起到海德堡附近豎起帳篷,開始畫外光寫生。A.斯特里頓﹑C.康德爾等人也參加了他們的活動。1890年,W.威瑟斯建立了另一個畫家營地,P.福克斯﹑G.塔克在那裹建立起夏季美術學校。人們將這些人稱為海德堡畫派。海德堡畫派主要受法國印象主義的影響。1889年8月17日,他們在墨爾本參加了澳大利亞第1次印象主義畫展。他們的活動在青年藝術家中產生很大影響。

美國繪畫

1620年第一批到北美大陸永久定居的歐洲移民乘坐“五月花”號船到了波士頓附近定居之後,就有了零星的美術活動。到1670年前後,已經有了正規的肖像畫家,其風格大都是在英國學的荷蘭畫派的手法,由一些末流或業餘畫家帶到了殖民地。在早期的肖像畫家中最有名的是約翰·斯米伯特(JohoSmib—en,1688—1751)。他出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早年曾跟一個招牌畫家當學徒,也遊歷過義大利,親自臨摹了古典大師的原作,他的臨本後來對新大陸的肖像畫家有所影響。他於1728年到達美國,兩年後定居波士頓,他後來主要是通過經營自己的畫店進行藝術活動。現在留存下來的斯米伯特的肖像畫畫的都是當地名人的肖像。
18世紀的美國人大部分時間都忙於在荒野奮鬥以圖生存。到了19世紀,他們在這些鬥爭中獲得了勝利,於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懷舊和浪漫的情緒便油然而生,這樣,風景畫開始在美國流行。一批經常以哈得遜河沿岸風光為題材的風景畫家被稱為“哈得遜河畫派”,這標誌著美國美術開始擺脫歐洲的影響,逐步顯露出自己的品格了,因此哈得遜河畫派也稱為美國風景畫派。
以美國南北戰爭為界線,標誌著美國藝術開始走向全面成熟的時期,無論是在風景畫、肖像畫還是在風俗畫方面都出現了一批掌握了純熟繪畫技巧,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並且能深刻反映美國人民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家。
重要畫家:庚斯博羅卡薩特康斯坦布爾羅塞逖惠斯勒沃特豪斯透納薩金特霍默阿爾瑪
美國風景畫派。以紐約為基地,活躍於1820~1880年間。畫派名稱源於評論家T.W.惠特里奇為《紐約論壇報》所寫的文章。他們的先驅J.特朗布爾﹑R.厄爾﹑W.奧爾斯頓和S.F.B.莫爾斯,為這一風景畫派打下了基礎。這個畫派始於1820年。T.道蒂﹑A.費希爾﹑T.科爾﹑H.英曼﹑C.科德曼是哈得遜河畫派的第1代。1848年科爾去世後,在40年代開始畫畫的第2代畫家A.B.杜蘭德,J.F.肯塞特和F.E.丘奇在50~60年代形成自己的風格。該派的理論家是杜蘭德。肯塞特規定該派的基本畫題是哈得遜河全景﹑山景﹑湖景﹑森林內部景﹑簡單的海岸景。該派另一領袖丘奇則認為肯塞特畫的東部風景太樸素,而注重對光的描繪,他專畫世界奇景,如安第斯山﹑北極﹑近東﹑尼亞加拉瀑布等。第3代畫家在70年代成熟。他們是G.英尼斯﹑A.H.懷安特﹑H.D.馬丁﹑R.A.布萊克洛克。這一代畫家用印象主義畫法作畫,作品富有詩意。

偶發藝術

流行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術流派。以表現偶發性的事件或不期而致的機遇為手段,重現人的行為過程,昭示人的本能反應。Happening一詞原是美國拉特格大學《人類學家》雜誌的一個欄目標題,1959年A.卡普羅遂用來描述一種藝術創作狀態,60年代則用來專指這一美術現象。卡普羅認為,偶發藝術的概念是與傳統藝術的技巧性和永久性原則相悖的新藝術形式,是拼帖藝術和環境藝術的繼續和發展。所不同的是拼貼藝術和環境藝術都與物質形態和作品陳列方式相關,而偶發藝術重活動的機遇性,藝術的創造活動在於即興發揮,表現方式主要是自發的無具體情節和環境的戲劇性事件。
偶發藝術首先發生在美國,代表人物是作曲家J.凱奇和卡普羅,在他們的周圍,主要的偶發藝術家有J.戴恩﹑C.奧爾登伯格﹑R.勞森伯格﹑R.利希滕斯坦﹑R.格魯姆斯﹑R.惠特曼﹑G.喬治。這些藝術家或者以音樂伴奏形式進行表演,或者以情景對話的方式完成作品。
繼美國偶發藝術之後,歐洲和日本也出現了偶發藝術運動,日本以Gutai社為代表,歐洲有Fluxus派等組織,J.博伊於斯是歐洲偶發藝術的代表。對於偶發藝術,西方評論界褒貶不一,公眾大多表示不理解,用漢堡非規範美學家B.布羅克的話說,偶發藝術僅是一台製造各種矛盾衝突的機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