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司音柱

貝司音柱

貝司音柱爵士常用樂器--貝司貝司(Bass)貝司是樂隊中一般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它在爵士樂隊中主要擔任低音聲部,有時也作即興獨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司音柱
  • 分類:樂器
  • 製造者貝司
  • 輸入功率:35W55W75W
貝司簡介,基本參數,歷史改革,安裝,現代裝置,DIY製作,設定方法,調整技巧,圖片欣賞,

貝司簡介

貝司(Bass)貝司是樂隊中一般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它在爵士樂隊中主要擔任低音聲部,有時也作即興獨奏。傳統爵士樂一般都採用原聲貝司(即低音提琴)來體現它的原始風味。而在現代爵士樂(特別是融合爵士)中經常運用電貝司或電子合成器中的合成貝司音色來增加它的現代感。"行進貝司"(WalkingBass)是爵士樂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演奏方式,即在穩定的節奏基礎上作和弦分解進行。

基本參數

性能\型號HS1201HS1202HS1203
額定輸入功率20W40W60W
最大瞬時(輸入功率)35W55W75W
揚聲器單元2×4寸4×4寸6×4寸
靈敏度90DB91DB92DB
頻率回響200Hz-10KHz200Hz-10KHz200Hz-10KHz
體積(cm)120V/240V120V/240V120V/240V
體積(cm)310×250×160410×250×160510×250×160

歷史改革

十八世紀末期可算是改變整個貝司歷史的重要時刻,因為當時的貝司在結構上有幾項重大的改革
一般來說最初的吉他體積很細小,十八世紀的貝司琴身已逐漸增大,當然琴的音量也隨之增加。
另外一種改革,就是吉他面版下的音柱(Strutt)已發展至用扇形方法排列。早期橫跨於面版下面的著力音柱已全部放棄。因為扇形排列的音柱,一方面對吉他結構的堅固程度並無影響,另一方面,由於此種扇形音柱是儘量依著面版的木紋方向造成,這樣可使面版得到更大的楺性(Flexibility),對共鳴甚有幫助。這方面的改進可謂令吉他完全脫離了Lute和Vihuela的家族了。
還有另一更明顯的改變,就是六條單弦的貝司逐漸流行。將貝司由五條單弦改為六條單弦的發展可追溯至1788年,一個德國小提琴和吉他製造匠曾替HerrNaumanm造了第一隻六弦吉他,最後加上的一條弦是低音E弦。
以上種種的改進確實給予吉他一個很好的準備來迎接音樂史上的古典時期(ClassicalPeriod)和浪漫時期(RomanticPeriod)。

安裝

音柱的重要性是每個拉琴的人都知道的。但音柱到底裝在哪裡才是正確的?才能得到最佳音色呢?這就需要作仔細研究。音柱的作用主要有二個。一是起支撐面板的作用。弦的張力通過馬子壓在面板上,約有10kg左右。面板本身是一塊厚約3mm的松木板,這個壓力在低音弦一邊是通過低音梁來承擔的,而在高音弦一邊則由音柱來承擔。沒有音柱,面板本身是難於承受這么大的壓力的。第二是傳導振動,即把面板的振動。傳導到背板,使這二者的振動保持同步。
音柱的位置從琴的橫斷面看,是與低音梁相對應的。即低音梁位於琴馬低音弦一側的馬腳下面,而音柱位於琴馬高音弦一側馬腳下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音柱才能有效地支撐面板。如果音柱往外或往內側移動,馬腳的壓力(約5公斤)與音柱的支撐點就會錯開(不處於一條線上),就很容易使面板破裂。而一旦面板在這個部位破裂,是很難修復的。同時,很顯然,如果這二者錯位,也不利於振動的傳導,音色就要打折扣了。從縱剖面看,音柱應位於馬腳後面約2~3mm處,這個距離可根據琴的情況作適當調節。
一般說來。如果琴板較薄,可以稍靠近些,琴板稍厚,可稍離遠些。音柱本身為一圓柱形雲杉棍,直徑為6~6.5mm。琴板弧度高的可稍粗,弧度低的可稍細。加工音柱宜選年輪lmm寬,春、秋材軟硬差別不大的木材。對音柱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把它裝得符合要求。即從縱橫兩個方面看,都必須直立在我們前面所描述的位置上。由於面、背板都是有弧度的,所以音柱的兩個端面必須修削成相應的斜面,與之百分之百貼合。在實際操作上。有時要作多次反覆調整才能達到要求。

現代裝置

連線並享受多種音源
USB直放,輕鬆播放USB快閃記憶體盤上的照片和音樂
MP3線路輸入,用於播放攜帶型媒體播放機中的音樂
身臨其境般的音頻和視頻效果
HDMI1080i,實現高清視頻像素提升
卡拉OK計分讓您在家就可舉辦充滿樂趣、激動人心的歌唱比賽
DTS、杜比數字和杜比定向邏輯II環繞聲
12位/108MHz視頻處理,成像清晰自然
支持各種影片和音樂
DivXUltra認證適合DivX視頻的高級播放
支持CD、(S)VCD、DVD、DVD+R/RW、DVD-R/RW和DVD+RDL
可播放DivX、MP3、WMA和JPEG數位相機照片
易於安裝和使用
立地式揚聲器,可自由擺放
D/A轉換器:12比特,108兆赫
調諧器/接收/傳送
調諧波段:FM,AM
預設音頻通道編號:40
連通性
前接/側接:USB,麥克風輸入3.5毫米插孔,MP3線路輸入
背面連線:HDMI輸出,S-Video輸出,複合視頻(CVBS)輸出,數字同軸輸入,AUX輸入,TV輸入(音頻、cinch插口),FM天線,AM/MW天線,Easy-Fit揚聲器連線器,分量視頻輸出

DIY製作

1、將高音安置於上下各兩個全頻中間,那就屬於傳統的點音源設計了(全頻單元數量太少);如全頻單元作緊密排列,而高音作為超高補償(不同於普通分頻)安放在側面甚至就放在上面,那么應該屬於類線音源,在小的聽音環境作近距離聽音時,聲音還是具有很多線音源特色的。
2、線聲源喇叭發出同樣的頻率會有聲干涉,主要是在6000HZ以上的高頻段,因為小全頻單元即使口徑再小,單元之間的距離加上單元半徑也一定不會小於20000HZ的可聞高頻段內的某一頻率的波長(在20攝氏度時,某一頻率的波長=340M即聲速/該頻率),其結果是一超過該頻率系統的頻響便急劇衰減,就是所謂的高頻梳狀效應。解決方法有兩種:使用EQ或加超高補償。
3、線音源最好選用口徑小、安裝面板儘可能狹窄的高音單元,以儘量推高出現高頻梳狀效應的頻率拐點,以便使採用超高音補償或使用EQ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對於小全頻也是如此,應當優先採用口徑小、面板窄、高頻延伸好的喇叭單元,在滿足這個基本條件的後才考慮F0低頻下限能儘量的低一些。
1、在我們一般20來平方米的聽音空間,線音源長度最好>自己的身高
2、無兄這些羅技間距太大,我估計4000HZ以上便出現衰減了,頻率越往上衰減幅度就越大;
3、這些羅技即使增加單元數量並且排列緊密,也還是需要對高頻上端作補償,因為就線音源而言,它們的口徑已經
4、線音源聽感與傳統點音源不同;傳統的點音源發出的是狀波,中高音離軸回響很不理想,聽音位置一偏離軸線這個點,高聲音壓就急劇衰減,並且整箇中高音聲壓還隨傳播距離而呈現“幾何數級”(2、4、16db......)衰減,從而造成最佳聽音區域十分狹小,這就是所謂“皇帝位”產生的根源,另外最為要命的是由於中高音波長遠小於天花、地板及四周牆壁到聽音位置的距離,從而使得六面牆壁對於中高音的反射影響很大,難以克服。而低音由於波長長,在一般的聽音空間條件下就不會象中高音那樣在傳播中出現如此大的、捉摸不定的變化;
而線音源發出的是柱狀波,聲壓只是隨傳播距離呈現“算數級”(1、2、3db......)衰減,在聽音距離不太過分大於線音源高度的情況下,無論遠近高低都能聽到很穩定、清晰且變化非常小的聲音,最佳聽音區域十分寬廣,不存在“皇帝位”,而且如果線音源高度夠高(一般不低於180CM)的話,六面牆壁對於中高音的反射在寬廣的聽音區域裡都構不成影響啦!

設定方法

首先打開播放器=>選項=>音頻設定。分別有均衡器平衡、立體聲擴展、響亮幾個檔案.均衡器先不要理,平衡設定為默認中間位置,立體聲選擇關閉,響亮選擇開,.之後再打開均衡器.建立一個新預設名稱,打開預設里編輯的選項後自左而右的順序可以看到五根音頻柱:1是調節高音(如果聽搖滾音樂的話那個要調高一點,非常震撼)2是強化弱音(弱音是一種吉他技巧,一般不用調太高3格就夠了)3是調節中音(不需要調太高2格就夠了)4是調節高音量(應該調高一點貝司和小提琴類的高音樂器表現得很明顯)5是強化高音(這個就不用調太高了2格就夠調多了高音就變了)每個音柱上自下而上分別為11個波點。
現在簡單附上以下幾種常見的均衡設定:
一、HS-20模式(也是外放最理想的模式):HS-20的作為一款SONY早年內置耳機仿製品,個人認為,聽節奏感強的舞曲效果頗佳,只是在低音的表現形式上較悶,高音存在破音,缺乏層次感.為了彌補以上不足,建議仍在使用HS-20的機友,從左到右、自下而上第一柱調到第5波點,第二柱調到第6波點,第三柱調到第5波點,第四柱調到第3波點,第五柱調到第5波點.之後返回啟動,這時聽起來HS-20就舒服多了.另外值得澄清的一點是,原裝耳機設計的並非,廣大機友也不必著急去買配高檔耳機,用HS-20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耳朵洞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橡皮套,這樣才能發揮出原裝耳機的最大潛能
二、低音強化模式:從左到右、自下而上第一柱調到第四波點,第二,三,四柱調到第二波點,第五柱調到第四波點,好了之後按右邊返回健,然後啟動,這時聽起來低音效果強化了.
三、天籟之音模式:前面操作同二,第一根柱子調到第六波點,第二柱調到第四波,第三柱調到第二波點,第四柱調到第四波點。第五柱調到第六波點。好了之後也按右健返回後啟動即可.
四、雙重低音模式:前面操作同上,第一根柱調到第6波點,第二根柱調到第5波點,第三根柱調到第4波點,第四根柱調到第3波點,第五根柱調到第2波點,確認後按右健返回後啟動。
五、適合通用類型的音樂播放:前面操作同上,第一根柱調到第9波點,第二根柱調到第8波點,第三根柱調到第6波點,第四根柱調到第2波點,第五根柱調到第7波點,確認後按右健返回後啟動.
六、3250模式:前面操作同上,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第一根柱調第7波點再加一格。第二根柱調到第7波點,第三根柱調到第6波點,第四跟柱調到第4波點,第五根柱調到第6波點再加一格。一般來說,外放時“HS-20音頻”或者“雙重低音”音質較好。

調整技巧

很多人都了解一些調整音柱的常識,這是吉他上最容易進行調整操作同時也很見效的地方。經過一段時期的使用,音柱會離開原來所處的位置,另外一把吉他的聲音本身也有季節性的變化,這都要求音柱要不斷調整。
在修理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貝司的音柱很細,木材也沒有經過精心挑選,看起來是外行人幹的活兒。這樣一來原有的貝司聲會受到明顯損壞。
很多人都遇到過換弦時音柱倒了的麻煩事。新貝司的音柱是在未裝弦時修驗的,裝弦以後,琴板在弦拉力和音柱頂力作用下開始正常的變形,在音柱位置處的面板和背板都會緩慢地鼓起來,所以原來的音柱就會顯得短了。解決方法是換一個長點的音柱。音柱立在正確位置上的理想長度應該比此處面板至背板的距離略長一點,安裝者會感覺音柱對兩塊音板產生柔和的壓力,音柱對音板壓力過大會抑制振動
吉他的音孔裡邊緣高於外邊緣,背板音柱處略高於周圍就是這種形變長期積累的結果。
換音柱是個簡單的工作,但給一把好琴換上精確的音柱也不是個輕鬆的工作。首先要選合適的木料,用作音柱的木材要求有很高的密度,這樣發音明亮。一根音柱上至少要有六條年輪線,如果你的琴聲音需要再硬實些,你就選硬些的木料。其次是尺寸,粗音柱抑制振動,細音柱使振動自由,音柱的粗細也是一項調節手段。音柱一般六毫米粗,如果需要,再粗一點可使聲音更堅實些,但會損失一些共鳴效果。音柱端面要和面背板非常密和,以後用音柱鉤可以很隨意地拖動和停止。否則會很難拖動,還會劃傷音板的內部。
實際上調整音柱的位置是在調整琴碼,音柱和低音梁之間的關係,你需要用一個專門量音柱位置的,如果沒有,鋼板尺也能代替,小提琴音柱在碼腳外邊緣里側1。5毫米,在碼腳後方2到2。5毫米,音梁的位置也是相對於左碼腳的外邊緣向里同樣的距離,這是提琴高低音均衡的基礎。這些尺寸不是絕對的,要根據具體的琴做適當的調整。音柱向低音梁方向移動可以補救低音虛弱,反方向移動可以加強高音。音柱與琴碼間的距離決定了聲音的彈性,調整這個距離可以改變聲音的自由度和凝聚感。
最後請注意調節音柱位置時要先放鬆琴弦,尤其是高音弦,否則可能發生面板內部損傷或音柱劈裂。這個工作最好由制琴師來做,演奏者自己判斷琴聲還需要怎樣改變,這樣反覆幾次,音柱就立在公認的最佳位置上了。

圖片欣賞

2、
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