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菇(豹皮菇)

豹皮菇(豹皮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豹皮菇生於針葉樹的腐木上,夏、秋季近叢生。主治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疲乏無力;失眠心悸。為白蘑科一植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豹皮菇
  • 拉丁學名:Fructificatio Lentini Lpidei
  • 別稱:豹皮香菇、白香菇
  • :植物界
  • :白蘑科
  • 漢語拼音:bao pi xiang gu
  • 藥用價值:補氣血;益心肝
基本信息,生境分布,植物形態,

基本信息

【藥材基源】 為白蘑科真菌潔麗香菇的子實體。
豹皮菇豹皮菇
【化學成份】培養物中含半萜類化合物,主要為δ蓽澄茄烯。
【性味】甘;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
【歸經】心;脾經
【主治】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疲乏無力;失眠心悸
【生態環境】生於針葉樹的腐木上,夏、秋季近叢生。
豹皮菇類型豹皮菇類型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
【功效分類】補氣血藥;益心肝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
【出處】《中華本草》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針葉樹的腐木上,夏、秋季近叢生。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福建, 台灣,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植物形態

菌蓋寬5-16cm,半球形,後扁平;蓋面乾,白色或淡黃色,有紅褐色平伏的斑狀鱗片,稍呈同心環狀排列;蓋緣多數波狀。菌肉厚,肉質,白色,強韌,味柔和,有樹脂氣味。菌褶彎生,稍稀,幅寬,不等長,白色,後淡黃色;褶緣鋸齒狀,常裂開。菌柄偏生或中生,長2-10cm,粗0.7-2.5cm,圓柱形,與蓋面同色,基部黑褐色,常有鱗片或纖毛,往往成假根狀,中實。孢子印白色,橢圓形至長方形,光滑,無色,(8-13)μm×(4-4.5)μm。
豹皮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