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尜徵

豳 豳 拼音:bīn 部首:豕(shǐ),部外筆畫:10,總筆畫:17 五筆86:EEMK 五筆98:MGEE 倉頡:UMOO 筆順編號:13533342135333452 四角號碼:2277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C73

基本字義,康熙字典,基本字義,English,方言含義,

基本字義

◎ 豳 Bīn
〈名〉
同“邠”。古都邑名 [Bin city]。在今陝西彬縣。
豳州:州名。西魏時設定,隋廢,唐仍為州,開元間改稱邠州。即現陝西省彬縣
豳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有詩七篇,其中多描寫農家生活,辛勤力作的情景,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之一。
北魏皇興二年(公元四六八年),在趙興郡為華州,州郡同治定安縣(今甘肅寧縣縣城)。
太和十一年(公元四八七年),華州更名班州。
太和十四年,更班州為豳州。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五五三年),改豳州為寧州。
隋大業元年(公元六零五年),改寧州為北地郡。次年,改北地郡為豳州。大業八年,又改豳州為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改北地郡為寧州。
唐武德元年從寧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陝西省旬邑縣)。
唐開元年間改稱邠州。
現旬邑、彬縣、正寧、寧縣是被《詩經》所反覆吟唱過的古豳之地。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豕字部】 豳
--------------------------------------------------------------------------------
【唐韻】補巾切【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正韻】民切,音彬。【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本作邠,從邑分聲。亦作豳,美陽亭卽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詩·大雅】篤公劉,於豳斯館。【詩譜】豳者,后稷曾孫公劉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屬扶風栒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處。岐陽,今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漢為美陽縣。而公劉所居,乃今邠州,屬陝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為豳州,唐明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攺為邠。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逋閒切。與斒同。斒,爛色不純也。 又通作㻞。【前漢·司馬相如傳】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記】作璸㻞。【注】㻞音班。文理貌。 又通作斑。【史記·司馬相如傳】被豳文。【注】著斑衣也。【前漢書】作斑。【師古曰】貙豹之皮也。省作豳。或作㟗。豳字原所從的豕字無右邊的く。
拼音:gá
部首:小,部外筆畫:6,總筆畫:9
  
五筆86&98:IDIU 倉頡:FKF
筆順編號:234134234 四角號碼:90908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C1C

基本字義

--------------------------------------------------------------------------------
● 尜
gáㄍㄚˊ
◎ 〔~~〕a.一種兒童玩具,兩頭尖中間大。亦稱“~兒”;b.像尜尜的,如“~~棗”、“~~湯”(用玉米面等做的食品)(後一個“尜”均讀輕聲)。

English

--------------------------------------------------------------------------------
◎ a child toy
一種在東北的冬天,為孩子們所廣泛喜愛的遊戲玩具,又稱冰尜。煙臺地區稱“打家”,有的地方稱“打梭子”,
其形狀為兩頭小且尖,中間大。一般15--20CM長,直徑在5CM左右。
玩的時候,分成兩伙,每伙人數不限。先在地上劃一個直徑小於1M的圓圈,先由一夥的一個人將放在圈子內的尜用本板打出。一般在打的時候,應採取下面的姿勢:(以右手持板為便例)右腿前弓,右手持板從右腿下繞過。用力擊尜的尖部,尜會飛起。這時,此人迅速站直身體並用木板的打擊尜,使其飛出地上的圓圈圈。之後,由另外一夥人把尜向地面的圓圈內撇。如果沒有撇進圓圈,則先擊尜的一夥的另一個人可以繼續擊尜。如果撇入圓圈,側可以重複上述方法擊尜,讓對方往圓圈拋。遊戲重複進行。
近年來,由於場地及安全的考慮,此發遊戲已基本消失。

方言含義

陝西方言裡GA尜的意思是錢的意思。在古代我們使用的貨幣都是一些小東西,統稱尜!現在你在西安街頭經常可以聽見大家使用(尜)這個字。
沒尜了:沒錢了。
豳尜徵:熱血江湖遊戲裡·網通一區·天池·搶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