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肝丸(《備急千金要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豬肝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主治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

基本介紹

  • 名稱:豬肝丸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 組成:豬肝、黃連、烏梅肉、阿膠、胡粉
  • 主治: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各家論述,

組成

豬肝(熬令乾)一斤,黃連、烏梅肉、阿膠各二兩,胡粉七棋子。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每日三次。亦可為散,每服方寸匕。

主治

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

附方

名稱:豬肝丸
組成:雄豬肝1具,密蒙花、谷精草、蟬蛻(去翅足)、望月砂各30g
出處:《中國歷代名食薈賞》
功用:養肝明目,補虛健脾
製法:上品除豬肝外,其餘4味研為細末;豬肝用竹刀剖開,將藥末摻於其中,砂鍋蒸熟,共搗丸如梧桐子大
名稱:豬肝丸
組成:豬肝(切,去脂膜,用醋五升煮令盡,取出研如膏)一具,鱉甲(塗醋炙令黃焦,去裙襴)一兩半,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二兩,訶黎勒(煨,用皮)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三分,柴胡(去苗)一兩,桂心三分,蒼朮一兩,木香三分,桔梗(去蘆頭)三分,烏梅肉(微炒)三分,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紫菀(洗,去苗土)一兩,乾薑(炮裂,銼)三分,蕪荑(微炒)三分,當歸三分
用法:每服三十丸,食前粥飲送下
主治:冷勞,肌體羸瘦,或時腹痛,食飲不消,日漸尪羸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製法:上為末,入豬肝膏內,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名稱:豬肝丸
組成:豶豬肝四兩,柴胡(去苗)二兩,黃連(去須)二兩,訶黎勒皮二兩半,甘草(炙微赤,銼)一兩,鱉甲(徐醋,炙令黃去裙襴)二兩
用法:每服三十丸,空腹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
主治:急勞瘦病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製法:上藥先將肝用童便五升煮,以小便盡為度,取出薄切焙乾,與諸藥同搗羅為末,用醋豬膽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論述


方論選錄

《千金方衍義》:“豬肉補陽而肝藏淫火,食之能令病發,惟血病用為嚮導。此治下痢腸滑,必是瘀血積阻,脾失健運,所以藥食完出。故用豬肝熬枯以攻滯血,黃連以堅腸胃,阿膠以滋營血,烏梅以斂津液,胡粉以鎮濁惡,同豬肝速趨下行,而脾胃康復,運化不失其常矣。學者不可以豬肝敗血之品反為治痢之用而致諤諤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